同事联手逼我离职,我在交接会上公布真实身份,老板当场腿软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2 00:16 1

摘要:2024年春,杭州的西湖还飘着零星的柳絮,钱江新城的“恒信科技”分公司里,我正对着电脑屏幕核对一份营销方案的预算表。我叫林舟,28岁,应聘的是市场部的“营销专员”岗,入职刚满三个月。

第一章 隐姓埋名的基层岗,办公室里的“透明人”

2024年春,杭州的西湖还飘着零星的柳絮,钱江新城的“恒信科技”分公司里,我正对着电脑屏幕核对一份营销方案的预算表。我叫林舟,28岁,应聘的是市场部的“营销专员”岗,入职刚满三个月。

没人知道,我其实是恒信科技集团总部董事长林正宏的独子。这次来分公司,不是来“镀金”,而是按父亲的要求,隐藏身份从基层做起,摸清分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父亲总说,分公司这两年业绩下滑得蹊跷,表面上是市场竞争激烈,背地里可能藏着管理漏洞,甚至有人中饱私囊。

我特意选了最不起眼的市场部专员岗,穿着平价的衬衫西裤,每天挤地铁上班,跟普通员工没两样。部门主管叫赵凯,35岁,留着油亮的背头,说话总带着官腔;同组的还有两个人,张莉和王浩,都是入职两年的老员工,平时抱团取暖,对我这个“新人”带着明显的疏离。

“林舟,这份预算表怎么回事?”赵凯把一叠文件甩在我桌上,声音带着不耐烦,“客户要求的活动物料预算明明是5万,你写成3万,要是按这个报上去,到时候钱不够,你负责?”

我拿起文件,仔细看了一眼——这是张莉昨天交给我的初稿,她当时说“预算已经核对好了,你整理成正式版就行”。我指着文件上的修改痕迹:“赵主管,这处是张莉姐改的,我以为她跟客户确认过了。”

赵凯没看文件,反而皱起眉:“张莉是老员工,怎么会犯这种错?肯定是你整理的时候不小心改了!赶紧重新做,下午下班前给我,耽误了客户的事,你承担不起!”

张莉坐在旁边,低着头假装看电脑,嘴角却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王浩则凑过来,假惺惺地说:“林舟,新人难免出错,赶紧改吧,别让赵主管为难。”

我心里清楚,这是张莉故意甩锅给我——她上周因为漏报了一个活动档期,被赵凯骂了一顿,估计是想找个由头把气撒在我身上。我没争辩,点点头:“好,我现在就改。”

重新核对预算表花了我一下午时间,不仅要跟客户那边重新确认金额,还要调整其他物料的分配比例。下班时,我把改好的表格交给赵凯,他扫了一眼,没说话,直接扔进了抽屉。

“林舟,今晚部门聚餐,一起去啊?”王浩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

我刚想答应,张莉突然开口:“王浩,你忘了?今晚聚餐是庆祝赵主管谈成了那个大客户,都是核心成员参加,林舟刚来,好多事还不熟,就别叫他了吧,免得他尴尬。”

赵凯也附和:“是啊,林舟,你先把基础工作做好,等以后熟悉了,再一起参加聚餐。”

我看着他们三人说说笑笑地走出办公室,心里没什么波澜——从入职第一天起,他们就没把我当成“自己人”。第一次部门会议,我提出的活动创意被张莉抢去说成是她的;第二次跟进客户,王浩故意把客户的联系方式写错,让我白跑了一趟;赵凯更是对我处处刁难,明明是张莉和王浩的错,最后总能算到我头上。

我没戳破,也没抱怨——父亲教过我,要想看清真相,就得先沉住气,藏在暗处观察。

接下来的一个月,类似的事情越来越多。张莉经常把自己没做完的工作推给我,美其名曰“带新人”;王浩则在背后散布谣言,说我“能力不行,靠关系进来的”;赵凯更是变本加厉,把一个濒临黄掉的客户交给我,说“要是能挽回这个客户,就给你转正”。

那个客户是做建材生意的,之前跟恒信合作过一次,但因为活动效果不好,一直不愿意续约。我花了一周时间,重新做了一份营销方案,针对客户的痛点,设计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推广活动,还亲自去客户公司跑了三趟,详细讲解方案。最后,客户不仅同意续约,还把预算增加了一倍。

我以为这事能让赵凯对我改观,没想到在部门会议上,赵凯却当着所有人的面说:“这个客户能续约,主要是张莉前期打下了基础,王浩帮忙对接了资源,林舟作为新人,也做了点辅助工作,值得鼓励。”

张莉立刻笑着说:“谢谢赵主管,我以后会更努力的!”

王浩也跟着附和:“是啊,主要是赵主管指导得好。”

我坐在角落里,看着他们互相吹捧,手指轻轻敲着桌子——这不是简单的抢功劳,而是他们故意联合起来,不让我做出成绩,想把我逼走。

晚上回家,我给父亲打了个电话,简单说了一下分公司的情况。父亲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别急,继续观察,看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要是实在撑不下去,就回来。”

“我没事,爸,”我笑了笑,“这点小事还难不倒我。”

挂了电话,我打开电脑,把这几个月收集到的证据——张莉甩锅的聊天记录、王浩写错的客户联系方式、赵凯抢功劳的会议录音,还有分公司一些异常的财务报销记录,都整理成了文件夹,加密保存。我知道,这些东西,迟早会派上用场。

第二章 联手设局,步步紧逼的“离职陷阱”

赵凯、张莉和王浩似乎察觉到我没那么容易被打垮,开始变本加厉地设局。

那天早上,我刚到公司,就发现自己的电脑被人动过——桌面上的客户资料文件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份被篡改过的活动执行方案。我心里一沉,赶紧检查电脑日志,发现凌晨两点有人用我的账号登录过电脑。

没等我查出是谁干的,赵凯就急匆匆地冲进办公室,手里拿着一份客户投诉邮件:“林舟!你怎么回事?昨天发给客户的执行方案,活动时间和场地都写错了!客户现在很生气,说要取消合作!”

我拿起邮件里的方案——活动时间写成了“5月1日”(实际是5月10日),场地写成了“杭州国际会展中心”(实际是“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这些都是我昨晚确认过没问题的,明显是被人篡改了。

“赵主管,这份方案不是我发的,我昨晚发的版本是正确的,而且我的账号凌晨被人登录过,可能是有人篡改了方案。”我冷静地说。

“账号被人登录?谁会登录你的账号?”赵凯皱着眉,语气带着怀疑,“你的电脑密码只有你自己知道吧?别找借口了,肯定是你自己不小心写错了,还想赖别人!”

张莉和王浩也围了过来,张莉说:“林舟,你要是不确定,可以再检查一下你的草稿箱啊,说不定是你自己改了忘了。”

王浩则附和:“是啊,客户都投诉到总部了,你赶紧跟客户道歉,看看能不能挽回。”

我打开邮箱的草稿箱,里面果然有一份被篡改的方案草稿,发件人显示是我。我心里清楚,这是他们设的局——有人趁我昨晚加班离开办公室时,偷看了我的电脑密码(我之前输密码时,张莉总故意站在我身后),凌晨登录我的账号,篡改了方案,还发了投诉邮件给赵凯。

“我没改方案,也没发投诉邮件。”我看着赵凯,“我要求查公司的监控,看看凌晨是谁进了办公室。”

“查监控?”赵凯的脸色变了一下,很快又恢复正常,“公司的监控昨晚坏了,查不了。林舟,现在不是纠结是谁干的时候,赶紧跟客户道歉,挽回损失!要是客户真的取消合作,这个责任你承担不起,只能离职!”

我看着赵凯紧张的表情,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肯定是他默许张莉和王浩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我背锅,逼我离职。

我没跟他们争辩,拿起手机,给客户打了个电话。客户一开始很生气,我耐心地解释了情况,然后把正确的执行方案重新发给他,还承诺额外赠送一次线上推广活动。客户犹豫了一下,最终同意再给我们一次机会。

挂了电话,我松了口气。赵凯的脸色却很难看,他没说话,转身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第二天,公司的公告栏上贴了一张“警告通知”,上面写着:“市场部员工林舟,因工作失误导致客户投诉,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现给予警告处分,扣除当月绩效奖金。”

同事们路过公告栏,都对着通知指指点点,有人还故意大声说:“听说他之前就是靠关系进来的,能力不行,迟早要被开除。”

张莉和王浩站在不远处,看着我,眼里带着得意的笑。

我走到公告栏前,撕下通知,直接去找分公司的老板周涛。周涛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平时很少管部门的事,只关心业绩。他看到我手里的通知,皱起眉:“林舟,你怎么回事?赵凯都跟我说了,你这次失误很严重,给你警告处分已经是轻的了。”

“周总,这次的事不是我的错,是有人故意篡改我的方案,还发了投诉邮件,我有证据。”我把电脑日志和邮箱草稿箱的截图递给周涛。

周涛扫了一眼,没仔细看,就把截图推了回来:“林舟,职场上别总找别人的问题,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赵凯是部门主管,他不会骗我。你要是再出这种事,我也保不住你。”

我看着周涛敷衍的态度,心里明白了——他要么是被赵凯蒙在鼓里,要么就是懒得管这些“小事”,只要不影响业绩,谁对谁错都无所谓。

从周涛的办公室出来,我知道,他们不会善罢甘休。果然,接下来的一周,他们又开始了新的“攻势”。

张莉把一份重要的合同交给我,让我去给客户签字,却故意把客户的地址写错,让我跑了三个地方才找到客户;王浩则在跟客户对接时,故意说错活动流程,让客户以为是我安排错了,打电话来骂我;赵凯更是直接把我的工作分给了张莉和王浩,让我“没事干就多学习,别给部门添乱”。

我每天坐在工位上,看着张莉和王浩忙忙碌碌地做着本该属于我的工作,听着他们在背后说我的坏话,心里却越来越平静——他们越是急着逼我走,说明他们心里越有鬼,可能分公司的财务问题,跟赵凯脱不了关系。

有一次,我在茶水间听到赵凯和张莉的对话。赵凯说:“那个林舟怎么还不走?再这样下去,要是被他发现了咱们报销的事,就麻烦了。”

张莉说:“别急,我已经跟财务说了,下次报销的时候,把他的名字加进去,到时候就算出了问题,也能让他背锅。”

我心里一凛——果然,他们在财务上有问题。我悄悄拿出手机,录下了他们的对话。

没过多久,财务部的李姐来找我,手里拿着一张报销单:“林舟,这是你上个月的报销单,你签个字吧。”

我接过报销单,上面写着“招待客户费用,金额8000元”,但我上个月根本没有招待过客户。我看着李姐,笑着说:“李姐,这不是我的报销单,我没招待过客户,不能签字。”

李姐的脸色变了一下,支支吾吾地说:“这……这是赵主管让我拿给你的,他说……他说你忘了。”

“我没忘,是赵主管记错了。”我把报销单还给李姐,“你还是拿给赵主管吧,让他确认清楚。”

李姐拿着报销单,匆匆忙忙地走了。我知道,他们开始用财务问题来设计我了,要是我签了字,以后一旦查账,这笔钱就会算在我头上,到时候我就算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

晚上回家,我把录下的对话和报销单的照片整理好,发给了父亲的助理。助理很快回复:“林总让你注意安全,别打草惊蛇,他会安排人暗中调查分公司的财务情况。”

我回复“好”,然后关掉手机,躺在床上——我知道,离真相大白的日子不远了。

第三章 提交辞呈,步步为营的“交接准备”

赵凯他们见财务的法子没奏效,终于露出了最后的底牌。

那天下午,公司突然召开全员大会,周涛站在台上,脸色严肃:“最近有员工反映,市场部存在泄露公司机密的情况——我们的核心营销方案,被竞争对手拿到了,导致我们损失了一个重要的客户。经过调查,发现泄露方案的人,是市场部的林舟!”

台下瞬间炸开了锅,同事们都转过头,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张莉站在人群里,假装很惊讶地说:“怎么会是林舟?他平时看着挺老实的啊。”

王浩则附和:“说不定是他为了跳槽,故意把方案卖给竞争对手的!”

我坐在角落里,看着他们一唱一和,心里很平静。我知道,这是他们最后的手段——伪造我泄露机密的证据,逼我不得不离职。

周涛拿出一份“证据”——一份打印出来的聊天记录,上面显示“林舟”把公司的营销方案发给了竞争对手的员工。“林舟,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周涛的语气带着愤怒。

我站起身,走到台上,拿过那份聊天记录,仔细看了一眼——聊天记录是伪造的,虽然头像和昵称是我的,但聊天时间是我上周请假去医院的时间,而且对方的账号,我根本不认识。

“周总,这份聊天记录是伪造的。”我语气平静,“上周三我因为急性肠胃炎去医院,有医院的诊断证明,根本不可能在那个时间发消息。而且,我从来没有加过竞争对手的员工为好友,你可以查我的微信和QQ好友列表。”

周涛愣了一下,他显然没料到我会这么冷静,还能拿出证据。他转头看向赵凯,赵凯赶紧说:“周总,说不定是他用别的账号发的!不管怎么说,方案泄露肯定跟他有关,他必须承担责任!”

“对!必须让他离职!”张莉和王浩跟着喊起来,其他不明真相的同事也开始附和。

周涛的脸色很难看,他看着我,语气生硬:“林舟,不管是不是你做的,现在公司上下都认为是你泄露了机密,你要是还想留点面子,就主动提交辞呈吧。”

我看着周涛,又看了看台下得意的赵凯、张莉和王浩,心里清楚,现在是时候“顺理成章”地离职了——只有离职,才能在交接会上,给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好,我离职。”我点点头,“但我要求做工作交接,把我手里的客户资料、项目进度都交接清楚,避免给公司造成损失。”

周涛没想到我这么干脆,愣了一下,然后说:“可以,明天下午召开交接会,你把所有工作都交接给张莉和王浩。”

“没问题。”我走下台,回到自己的工位。

张莉和王浩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赵凯则走到我身边,拍了拍我的肩膀,假惺惺地说:“林舟,别怪我,要怪就怪你自己不懂事。以后找工作,记得多学学怎么做人。”

我没理他,开始整理交接资料。我没有把所有的资料都整理出来,而是把一些普通的客户资料和不重要的项目进度整理成了一份“公开交接表”,把那些能证明赵凯、张莉和王浩犯错的证据——抢功劳的录音、篡改方案的电脑日志、财务报销的问题、伪造聊天记录的漏洞,还有我这几个月收集到的分公司财务异常数据,都整理成了一份“秘密文件”,准备在交接会上公布。

晚上,我给父亲的助理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我明天要在交接会上公布身份,让他安排集团的审计部门明天下午派人过来——我要一次性解决分公司的问题,不能再让赵凯他们继续胡作非为。

助理说:“林总已经安排好了,审计部的王经理会带着人过去,明天下午两点准时到分公司。”

挂了电话,我看着桌上的交接资料,嘴角勾起一抹笑容——明天,就是他们的“末日”。

第二天上午,我正常来公司上班。张莉和王浩已经开始收拾我的工位,把我的东西往纸箱里扔,嘴里还说着:“终于要走了,以后再也不用跟这种人一起工作了。”

赵凯则在办公室里跟其他同事吹嘘:“我早就说林舟不行,现在好了,终于把他赶走了,以后咱们部门的业绩肯定能上去。”

我没理会他们,坐在工位上,最后一次检查“秘密文件”——里面有赵凯虚报招待费的报销单(金额高达5万)、张莉挪用活动经费买化妆品的转账记录、王浩把公司客户介绍给竞争对手的聊天记录,还有分公司近一年的财务异常数据(总金额超过20万)。这些证据,足够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下午两点,交接会准时开始。周涛坐在主位,赵凯、张莉、王浩坐在他旁边,其他部门的主管也来了。我拿着两份资料,走到会议桌前。

“林舟,赶紧开始交接吧,别浪费大家的时间。”赵凯不耐烦地说。

“好。”我点点头,先把“公开交接表”递给张莉和王浩,“这是我手里的普通客户资料和项目进度,你们先看看,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

张莉和王浩接过交接表,草草翻了几页,就放在一边:“行了,这些我们都知道,赶紧交接完吧。”

周涛也催促:“林舟,要是没别的事,交接完你就可以走了。”

我看着他们急于让我离开的样子,笑了笑:“周总,赵主管,别急,我还有一份‘特殊资料’要交接。”

说完,我拿出那份“秘密文件”,打开投影仪,把里面的内容一页页投在屏幕上。

第四章 交接会上的身份曝光,老板当场腿软

投影仪的光线打在墙上,第一页就是赵凯虚报招待费的报销单——日期、金额、消费地点,还有他伪造的客户签字,一目了然。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赵凯的脸色“唰”地一下变白了,他猛地站起来:“林舟!你伪造证据!这不是我的报销单!”

“是不是你的,你自己心里清楚。”我平静地说,“这份报销单上的消费地点是‘杭州某某会所’,消费时间是上周三晚上,但那天晚上你根本没招待客户,而是带着你老婆去那里吃饭了,我这里有会所的监控截图,需要我放出来吗?”

赵凯的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冷汗顺着他的额头往下流。

我继续翻页,第二页是张莉挪用活动经费的转账记录——她把客户的活动经费转到了自己的银行卡里,然后用这笔钱买了一套高档化妆品,转账记录和购物小票都清清楚楚。

张莉尖叫起来:“你怎么会有这些?你侵犯我的隐私!”

“这不是隐私,是你挪用公司公款的证据。”我看着她,“你上个月负责的那个建材客户活动,本来预算是10万,你只花了6万,剩下的4万都转到了自己的卡里,对吧?”

张莉的脸涨得通红,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她看向赵凯,想要求救,可赵凯自己都自身难保,根本没心思管她。

第三页是王浩把公司客户介绍给竞争对手的聊天记录——他不仅把客户的联系方式和需求告诉了竞争对手,还帮竞争对手出主意,怎么抢我们的客户,最后从竞争对手那里拿了5000块钱的“好处费”。

王浩的脸色惨白,他想伸手去关投影仪,却被旁边的技术部主管拦住了。技术部主管皱着眉:“王浩,你这是背叛公司啊!”

其他部门的主管也开始议论纷纷,有人拿出手机,拍照取证;有人对着赵凯、张莉、王浩指指点点,眼里带着愤怒。

周涛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猛地拍了一下桌子:“你们三个!到底怎么回事?!”

赵凯、张莉、王浩低着头,没人说话。

我没停,继续翻页,后面的内容是分公司近一年的财务异常数据——虚报的招待费、挪用的活动经费、虚假的采购报销,总金额超过20万,每一笔都能对应到具体的人。

“周总,这些财务异常,你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吗?”我看着周涛,“还是说,你早就知道,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周涛的额头也开始冒汗,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一群穿着西装的人走了进来,为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周总,我们是集团审计部的,我是王经理,奉命来调查分公司的财务问题。”

周涛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站起身,腿一软,差点摔倒,旁边的行政部主管赶紧扶住他。“王……王经理,怎么突然来调查?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王经理没理他,径直走到我身边,恭敬地说:“林先生,我们按林董的吩咐,准时到了。”

“林先生?”周涛愣了一下,他看着我,又看着王经理,眼里充满了疑惑,“王经理,你说的‘林先生’是……”

王经理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周涛:“这是集团总部的任命文件,林舟先生是林正宏董事长的独子,这次来分公司,是受林董委托,调研分公司的运营情况和财务问题。”

周涛手里的文件“啪”地掉在地上,他瞪大了眼睛,看着我,嘴里喃喃自语:“你……你是林董的儿子?我……我怎么不知道……”

他的腿又开始发抖,这次没人扶他,他直接瘫坐在椅子上,脸色白得像纸,双手不停地哆嗦,连话都说不完整了:“林……林先生,对……对不起,我……我真的不知道是您……之前的事,都是赵凯他们干的,跟我没关系……”

赵凯、张莉、王浩更是吓得魂飞魄散,张莉直接哭了出来,王浩则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林先生,我错了!我不该逼您离职,不该抢您的功劳,您饶了我吧!”

赵凯也跟着跪下来,脸色惨白:“林先生,我错了!虚报招待费、挪用公款都是我的错,跟张莉和王浩没关系,您别追究他们,追究我一个人就行!”

看着他们丑态百出的样子,我心里没有一丝痛快,只有厌恶。“现在知道错了?当初你们逼我离职、抢我功劳、伪造证据的时候,怎么没想过今天?”

王经理走过来,对我点了点头:“林先生,接下来的事就交给我们吧,我们会按照集团的规定,严肃处理。”

“好。”我点点头,“赵凯、张莉、王浩三人,涉嫌虚报费用、挪用公款、泄露公司机密,立刻停职接受调查;分公司的财务部门,全面配合审计,把所有异常账目都查清楚;周涛作为分公司负责人,监管不力,玩忽职守,等待集团的进一步处理。”

王经理立刻安排审计部的人行动——有人去控制赵凯、张莉、王浩,有人去财务部门查账,有人去收集相关证据。

会议室里一片混乱,周涛瘫坐在椅子上,嘴里还在不停地说:“对不起……我错了……”

我没再看他们,拿起自己的东西,转身走出了会议室。

走廊里,同事们都用惊讶的眼神看着我,有人想跟我打招呼,却又不敢。我没理会,径直走出了恒信科技分公司的大门。

外面的阳光很好,柳絮飘落在地上,像一层薄薄的雪。我拿出手机,给父亲打了个电话:“爸,分公司的事解决了,审计部已经开始调查了。”

父亲在电话那头笑了:“好,做得不错。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回来吧,总部这边有个重要的项目,需要你负责。”

“好,我明天就回去。”我挂了电话,深吸一口气——这段隐姓埋名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第五章 风波过后的清理与重建

离开分公司的第二天,我回到了集团总部。父亲在他的办公室里等着我,他看着我,笑着说:“坐吧,说说分公司的事,你怎么想到在交接会上公布身份的?”

“我要是提前公布身份,就查不到他们的真实情况了。”我坐在他对面,“只有沉在基层,才能看清他们的小动作,收集到确凿的证据。”

父亲点点头:“你说得对,职场上最忌讳的就是眼高手低,只有亲自体验过,才能明白问题所在。这次分公司的事,你处理得很好,既收集了证据,又没打草惊蛇,最后还能一次性解决问题。”

“主要是审计部的王经理来得及时,不然周涛他们可能会耍赖。”我笑了笑。

“王经理是我特意安排的,就是为了帮你镇住场面。”父亲喝了口茶,“分公司的调查结果已经出来了,赵凯虚报招待费5万,挪用活动经费8万,总共13万;张莉挪用活动经费4万;王浩泄露公司机密,收受竞争对手好处费5000元。三人都已经被开除,并且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周涛作为分公司负责人,监管不力,被降职为部门主管,调到偏远地区的分公司。”

“嗯,这样处理很合理。”我点点头。

“接下来,分公司需要重新整顿,你想不想回去负责?”父亲看着我。

我想了想,摇摇头:“不了,分公司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派个有经验的人过去就行。我想留在总部,从基层做起,熟悉集团的业务,以后才能帮您分担更多。”

父亲笑了:“好,我就知道你不会想走捷径。总部的市场部正好有个项目主管的空缺,你明天就去报到,跟着市场部总监学习。”

“谢谢爸。”我心里很开心——这不是靠父亲的关系得到的职位,而是我靠自己的能力挣来的。

第二天,我去总部市场部报到。市场部总监叫李敏,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做事雷厉风行,之前跟我父亲一起打拼过。她看到我,笑着说:“林舟,早就听说你在分公司的事了,做得不错,有你父亲的风范。”

“李总监,您别夸我了,我还有很多要学的。”我不好意思地说。

“放心,我会好好教你。”李敏递给我一份项目资料,“这是我们正在跟进的一个大项目,跟腾讯合作推广一款新的办公软件,你先熟悉一下资料,下午跟我一起去见客户。”

“好。”我接过资料,认真地看了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我跟着李敏学习项目管理、客户对接、团队协作,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我没告诉同事们我的真实身份,只是以一个普通的项目主管的身份,跟他们一起工作。同事们都很友好,没人排挤我,也没人抢我的功劳,遇到问题大家一起商量,有了成绩一起庆祝。

有一次,我们跟腾讯的客户开会,客户对我们的推广方案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要求我们在三天内拿出新的方案。团队里的同事都很着急,我带头加班,每天只睡四个小时,跟大家一起讨论修改方案,最后按时拿出了新的方案,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项目成功后,李敏在部门会议上表扬了我:“林舟这次表现得很好,不仅带头加班,还提出了很多好的创意,这个项目能成功,他功不可没。”

同事们都鼓起掌来,有人说:“林主管,你太厉害了,以后得多带带我们!”

我笑着说:“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我们继续加油!”

看着同事们真诚的笑容,我心里很温暖——这才是真正的职场,不是尔虞我诈,而是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三个月后,我因为表现突出,被提升为市场部副总监。父亲在家庭聚餐时,笑着说:“不错,进步很快,继续努力。”

“放心吧,爸,我不会让你失望的。”我举起酒杯,跟父亲碰了一下。

就在我以为日子会这样一直顺利下去的时候,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是周涛打来的。他在电话里哭着说:“林先生,我知道错了,我在偏远地区的分公司过得很不好,您能不能帮我说说情,让我回杭州?我以后一定好好工作,再也不敢玩忽职守了。”

我沉默了一会儿,说:“周总,当初你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今天的后果。集团有集团的规定,我不能因为私人关系破坏规定。你要是真的想改变,就好好在那边工作,用成绩证明自己,说不定以后还有机会回来。”

挂了电话,我心里很平静——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周涛是这样,赵凯、张莉、王浩也是这样。职场上没有后悔药,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走得长远。

第六章 职场浮沉中的初心与成长

成为市场部副总监后,我的工作更忙了,不仅要负责项目管理,还要参与部门的战略规划。李敏很信任我,把很多重要的项目都交给我负责,我也没辜负她的信任,每个项目都做得很成功。

有一次,我们接到了一个难度很大的项目——为一家刚成立的互联网公司做品牌推广,预算有限,但要求很高。团队里的同事都有点犯怵,有人说:“预算这么少,要求又这么高,根本做不了啊。”

我召集大家开会,说:“预算少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找到性价比最高的推广方式。我们可以先做市场调研,了解目标用户的喜好,然后针对性地做线上推广,比如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这些平台的推广成本低,效果又好。”

同事们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开始分工合作——有人做市场调研,有人策划短视频内容,有人对接社交媒体平台。我则每天跟大家一起加班,指导他们修改方案,解决遇到的问题。

就在项目快要完成的时候,负责对接短视频平台的同事突然告诉我,平台那边临时涨价,之前谈好的价格不能用了。大家都很着急,有人说:“要是涨价,我们的预算就不够了,怎么办?”

我冷静地说:“别慌,我跟平台那边谈谈。”

我给平台的负责人打了个电话,没有跟他谈价格,而是跟他分析了我们这个项目的潜力——这家互联网公司虽然刚成立,但产品很有特色,目标用户跟平台的用户高度重合,要是推广得好,不仅能帮平台吸引更多用户,还能提升平台的口碑。

平台负责人被我说动了,最后不仅没涨价,还同意给我们额外的推广资源。项目顺利完成后,这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大大提升,客户很满意,还跟我们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李敏在部门会议上,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林舟不仅有能力,还很有魄力,这个项目能成功,全靠他。以后大家要多向林舟学习。”

同事们都用敬佩的眼神看着我,我心里很开心——不是因为得到了表扬,而是因为我用自己的能力,带领团队解决了问题,实现了价值。

那天晚上,我跟父亲一起吃饭,跟他说了这个项目的事。父亲笑着说:“不错,越来越有领导风范了。不过你要记住,不管以后职位多高,都不能骄傲,要始终保持初心,尊重每一个同事,才能走得更远。”

“我知道,爸。”我点点头,“我不会忘记在分公司的经历,也不会忘记那些排挤我的人,是他们让我明白,职场上不仅要有能力,还要有底线,不能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父亲满意地笑了:“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以后集团的担子,迟早要交给你,你要做好准备。”

我看着父亲,心里充满了信心——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我会一直保持初心,脚踏实地,用自己的能力和担当,做好每一件事,不辜负父亲的期望,也不辜负自己的努力。

又过了一年,我被提升为集团市场部总监,成为集团最年轻的中层管理者之一。在我的带领下,市场部的业绩越来越好,不仅完成了集团的考核目标,还开拓了很多新的客户和市场。

有一次,集团组织优秀员工表彰大会,我作为优秀管理者代表发言。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的同事们,我说:“我曾经在分公司做过基层员工,被同事排挤,被逼离职,但那段经历让我明白,职场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同时,我也想告诉大家,不管你现在处于什么职位,都要保持初心,尊重他人,坚守底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职业生涯中走得更远、更稳。”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父亲坐在第一排,眼里带着欣慰的笑容。

表彰大会结束后,一个年轻的员工过来找我,说:“林总监,你的发言让我很感动。我刚入职不久,经常犯错,很担心被开除,但听了你的话,我知道只要努力,就能做好。”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担心,谁都会犯错,重要的是要从错误中学习。以后要是遇到问题,随时来找我。”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我心里很满足——我不仅自己实现了成长,还能帮助更多的年轻人,这就是我想要的职场生活。

晚上回家,我站在阳台上,看着杭州的夜景,心里很平静。从隐姓埋名的基层员工,到集团市场部总监,这段经历让我明白,职场浮沉,起起落落都是常态,但只要保持初心,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会继续努力,带着自己的初心和担当,在职业生涯中走得更远、更稳。

来源:天哥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