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工人运动先锋,破路烧桥断敌交通,却被叛徒设计灌醉被捕牺牲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2 10:56 1

摘要:1922年,司文德担任工务处192棚副棚长,负责车站的铁路维修工作。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项德龙(项英)、李震瀛等深入到京汉、陇海铁路交通中枢的郑州,开办夜校,向铁路工人传播马列主义。司文德是早期工人夜校的学员,通过夜校学习,逐渐提高了阶级觉悟

司文德

司文德,1896出生,河南汤阴县人小朵庄(现城关镇西关村),贫苦农民家庭出身。因家境贫寒,他未能就学。

父司存孝早年在郑州做小生意为生。1918年母亡,司文德来到郑州,经在郑州铁路工务段当棚首(工长)的叔叔介绍,进入工务段129棚做工。

1922年,司文德担任工务处192棚副棚长,负责车站的铁路维修工作。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项德龙(项英)、李震瀛等深入到京汉、陇海铁路交通中枢的郑州,开办夜校,向铁路工人传播马列主义。司文德是早期工人夜校的学员,通过夜校学习,逐渐提高了阶级觉悟,并加入了共产党,并被推举为工务段总代表。

他经常把学到的道理在沙口村--工务段驻地向工人群众进行宣传,帮助大家提高阶级觉悟。9月,京汉铁路郑州工人俱乐部成立,司文德不仅是养路工人中最早参加俱乐部的积极分子,而且还动员了200多名养路工人加入俱乐部。

1922年,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争人权,争自由”的口号下,京汉铁路长辛店、郑州、江岸等地先后成立了工人俱乐部。4月,各地代表在长辛店集会准备筹建京汉铁路总工会,各地俱乐部改组为分工会。

1923年l月,各地代表在郑州分会举行最后一次筹备会议,决定2月1日在郑州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司文德积极参与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的筹备工作,帮助郑州铁路分工会组织训练工人纠察队。

盘踞河南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开始还打着“保护劳工”的幌子,表示支持工人运动。但当京汉铁路线各地代表如期举行总工会成立大会时,吴却命令河南督军张福来、郑州警备司令靳云鹗派兵封锁路口和会场,禁止开会。

代表们没有被军阀的威胁所吓倒,决定冲破武装阻拦,准时开会。司文德作为郑州分会工务段总代表,和参加大会的人们一道,高举“劳工神圣”、“赤焰神州”的匾额,冲破军阀的封锁,胜利到达普乐园会场,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会上高呼“京汉铁路总工会万岁”、“劳动阶级胜利万岁”的口号。

会后,军阀当局派军警捣毁并封闭了总工会,总工会被迫迁往汉口江岸。

当晚总工会紧急召开各分会负责人秘密会议,一致决定向反动当局提出撤革带人破坏大会的军警头目赵继闲、黄殿辰及赔偿损失等五项要求,并严正表示,如两天内不答应,将举行全路总同盟罢工。

敌人根本不把总工会放在眼里,对五项要求不理不睬。工人们十分气愤,总工会发出按计划实施罢工的命令。

4日,郑州铁路分工会根据总工会命令于上午9时整拉响了罢工的汽笛,工人停止工作,客货车一律停开。第二天,军阀靳云鹏就断绝了对工人的生活供应,并挨家挨户强迫工人复工。

罢工坚持4天,面对军阀的威胁利诱,司文德坚定地表示,没有总工会命令,决不复工!他冒着被抓危险,积极在工人中活动,散发《郑州分工会告诫工友传单》,坚定工人罢工斗争的决心。他串联罢工工人互相帮助,组织他们到郊区暂时疏散。因而罢工期间,工务段无一人上工。

得到帝国主义支持的反动军阀吴佩孚,于2月7日派两个营的兵力包围了工会会所,数百名赤手空拳的工人纠察队遭到了袭击,当场死了30余人,伤200余人。接着,军阀率兵搜查了工人区,数千名工人被捕。

2月13日,司文德也不幸被捕,关押在郑州京汉铁路第二警务总段。26日下午,敌人将他和被捕的工人一起,解往保定的直豫巡阅使署军政执法处。

被关押期间,司文德受尽了折磨和摧残。七八斤重的脚镣,边缘好像利刃一般磨破皮肉,双脚鲜血直流,但他仍昂头挺胸地面对敌人的酷刑。敌人见他不屈服,又用两米多长、八九斤重的大铁链锁住司文德的脖颈。残无人道的折磨,丝毫动摇不了他对敌斗争的勇气。

无可奈何的敌人又在每天下午6点钟,再给他拷上手铐。敌人酷刑用尽,司文德却坚贞不屈,敌人没有得到半点口供。

5月1日,党领导的京汉铁路工人在长辛店、郑州等地秘密散发“五一”劳动节传单,要求释放被捕工人。8月间,郑州铁路工人凑钱,由司文德的父亲到保定将他“赎”了出来。

1925年8月7日,郑州豫丰纱厂爆发了工人罢工斗争,司文德等受工会组织委派,带领铁路工人前往郑州豫丰纱厂,支援该厂工人的罢工斗争。

当司文德率领工人队伍走到豫丰纱厂门口时,遭到厂丁和厂主在外地雇用的打手突然袭击,司文德勇敢地进行搏斗。事后,坚决要求厂主对伤亡工人给予治疗和抚恤,并亲手料理了在斗争中牺牲的工友王同山、韩玉山的后事,随后仍坚持支援该厂工人的罢工斗争,直至取得胜利。

1926年吴佩孚再次统治河南。是年夏,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郑州是北伐的重要目标之一。

司文德和汪胜友等组织郑州铁路工人秘密工会,经常带人夜间到郑州至新郑方向的铁路线上,卸掉连接钢轨的夹板,使军阀吴佩孚的军列多次脱轨,军运陷于瘫痪。他们还割断电线,造成铁路指挥失灵,使敌人陷于一片混乱之中。

一次,司文德得到消息,吴佩孚的一列军车要通过一座铁路桥。他就秘密组织工友,赶到军列到达之前烧毁了桥梁,呼啸而至的军列栽到河里。郑州铁路秘密工会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使吴佩孚部腹背受敌,有力配合了北伐军。但司文德的活动不意被叛徒乔金生等发现。

8月26日汀泗桥一战,吴佩孚战败,于9月17日逃到郑州,住进陇海铁路局行辕。当晚,恼羞成怒的吴佩孚,接连发出了6道严查赤化的布告。由于叛徒乔金生的出卖,工贼张世荣、贾鸿顺等人于1926年10月6日晚,用酒灌醉司文德,反动当局趁机逮捕了他。

敌警卫司令杨清臣亲自审讯司文德。敌人一连抽打他500皮鞭,直打得皮绽肉烂,但他仍坚贞不屈。敌人用尽各种酷刑,也没有得到一句口供。无计可施,只好以“破坏黄河铁桥嫌疑”的罪名,上报吴佩孚批准,于1926年10月15日早晨,将司文德和汪胜友一起押解到郑州西销门外的原长春桥口(今郑州二七广场)杀害。

司文德牺性后,残暴的敌人又将其头颅砍下,悬挂在附近的电线杆上示众达7天之久。工友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凑钱买旧道木做成棺材,将司文德埋葬在郑州车站他生前做工时的工区旁边。

1927年6月1日,北伐军占领郑州,京汉铁路郑州分工会恢复活动。不久,由工会组织出面,为烈士举行隆重的迁葬仪式和追悼活动,司文德的遗体被重新入棺,运回河南汤阴县故乡安葬。

新中国建立后,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在司文德和汪胜友就义的地方,修建了二七纪念塔,陈列司文德等人的斗争事迹。1952年,司文德被追认为“二七烈士”。

来源:晚上没下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