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是腹胀不消化,好多患者就养成了习惯:有事没事就把手搭在肚子上打圈揉按,希望能把肚子里的气赶紧排出去,让吃进去的食物赶紧消化,但往往没什么效果,说白了,如果脾虚了,常规的养生方法真的不好使。
总是腹胀不消化,好多患者就养成了习惯:有事没事就把手搭在肚子上打圈揉按,希望能把肚子里的气赶紧排出去,让吃进去的食物赶紧消化,但往往没什么效果,说白了,如果脾虚了,常规的养生方法真的不好使。
脾主要掌管2件事:一个是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再供给全身能量;另一个是把代谢产生的水湿排出体外。
这两个任务任何一个没做好,气都会堆积在肚子里,让胃一直撑的难受,越积越胀,越胀越不想吃,就这么形成了恶性循环。
如果你也腹胀不消化,可以试试张仲景留下的“枳术汤”。
原方很简单:枳实、白术。
枳实能帮助清理肠胃里堆积的气体、痰湿和食积。简单来说,它就是帮助肠胃把积压的废气和废水排出去,让肠胃恢复正常的蠕动。
白术能帮脾打造一个干燥的环境,调整脾的工作状态,消化吸收也就跟着恢复正常。
但是现代人的体质,相比过去要更加复杂,单用这两个药材,是不够的,通常我在治疗时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辩证加减。
有个32岁的患者,自打走进诊室,就不停的来回踱步,手一直在肚子上打圈按摩,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胃胀,总觉得没消化,坐着不舒服,必须得站起来扭扭。”说话间他又打了好几个响嗝。
他尴尬的顿了顿,接着说:“中午吃的饭到下午还胀着,现在晚上一般能不吃就不吃了,否则晚上睡不着。”
我让他躺下来,手指往他上腹部按了按,鼓鼓的,手感像是按水球,肚子上的肉松松软软的,往下按时患者明显不舒服。再问大便,他说这两天有点稀,一天拉两三次,吃饭也没胃口,浑身没什么力气。
辩证后,我告诉他:“你这就是典型的脾虚问题。脾没劲儿了,食物堆在胃里下不去,就胀得难受。”这个情况,用枳术汤这张方子就很合适,白术负责补脾,让消化功能恢复;枳实负责疏通,把胃里堵着的积滞散开。
单纯用枳术汤不够,考虑到患者痰湿问题也比较明显,我在方中加入陈皮,既能帮白术增强健脾效果,又能理气化痰;又配了3克炒麦芽,消食导滞的同时不伤胃气。
脾能正常工作了,胃里不堵了,胀气和消化不良的问题自然就能解决。
现在门诊上很多常见的脾胃问题都能参考这个治疗思路:比如慢性胃炎患者总觉得胃里发胀、有下坠感,胃下垂的患者吃完饭症状更明显,还有单纯消化不良、经常打嗝放屁的情况,只要符合这个思路,枳术汤基本都适用。
当然具体用药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调整——比如胃下垂明显的患者,我通常会加柴胡、佛手来帮助提升胃的位置;慢性胃炎伴有胃胀反酸的,会加点香附、扁豆来调和。
但如果本身就是阴虚体质,则千万不能自己随便用药。如果你拿不准自己的情况,建议找专业中医帮忙。
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健康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文中的方子不一定适合每个人,需要在专业中医辨证下遵医嘱调理,不可盲目用药。
来源:中医杨小平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