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今年北京香山的黄栌偏不,11月中旬又红了一遍,像回光返照,也像翻旧账——把已经落地的面子,重新捡回枝头。
叶子一黄,我妈就催我加秋裤,说“别学那棵树,硬扛到秃”。
可今年北京香山的黄栌偏不,11月中旬又红了一遍,像回光返照,也像翻旧账——把已经落地的面子,重新捡回枝头。
我上周去踩落叶,听见旁边小孩问爸爸:叶子不是死了吗?
爸爸卡壳。
我替他答:它们在群里约好,再蹦一次迪。
别笑,剑桥刚发论文,说一棵树变黄,隔壁树48小时内全跟着换头像,靠地底下真菌微信通知,比小区群还快。
更离谱的是德国马普所拍的视频,草种子能算湿度,挑角度自爆,最远蹦18米七,比我立定跳远多两倍。
小时候课本写“风吹种子跑”,现在看,人家自己就是发射器,风只是顺风车。
中科院九月还从枫叶里扒出新颜料Rubescenin,防晒值爆表,实验室正拿它涂航天玻璃。
原来红叶不是摆烂,是给自己上护甲,人类顺手薅走当黑科技。
所以什么“悲秋”都是人类自嗨。
国家气象中心说,今年华北秋天被夏天挤得迟到9天,但降温猛,叶子12天全掉光,像被按了快进键。
树没空伤感,它们得抢在冬天前把营养撤回根里,连色素都打包回收,精打细算到最后一滴血。
城里人也学会不扫落叶,北京37条街让它铺着,最长45天不碰,踩上去嚓嚓响,像给城市加了一层ASMR。
我下班故意绕路,听耳机里歌和脚底叶子一起碎,压力瞬间掉三成——心理学说这叫“秋收疗愈”,比撸猫便宜。
最魔幻的是奥森湿地,芦苇种子今年疯产41%,风一吹,白毛毛追着跑步的人喂,像集体撒糖。
监测员说,水质好了,它们就敢生,跟二胎政策放开一个理。
我把这些八卦攒成朋友圈,结果前任留言:树都懂二次翻红,你呢?
我秒回:明天就去辞职,学种子弹射,跳远一点。
屏幕暗下去,香山那抹回马枪的红仍在脑里闪——它都不服老,我凭什么服。
秋天从没打算收场,它只是把舞台灯调暗,让下一个节目悄悄走位。
叶子可以死两次,人至少得活一次,而且要亮着来。
来源:上进的云朵xEm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