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加强农文旅融合要用好“三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20:20 2

摘要:近日,“奔赴山海前程‘是’锦 义邀天下共享未来”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交流活动暨锦州义县推介会在京举办。推介会上,与会嘉宾深入探讨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全面展示了锦州和义县在农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与发展潜力。

转自:经济日报

近日,“奔赴山海前程‘是’锦 义邀天下共享未来”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交流活动暨锦州义县推介会在京举办。推介会上,与会嘉宾深入探讨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全面展示了锦州和义县在农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与发展潜力。

文旅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说,在当前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浪潮中,农文旅融合无疑是最亮眼的板块。中国自古是“乡土中国”,乡土文化不仅是各地文化的根基与底色,更是发展文旅产业时“压箱底”的宝贵资源。

推动农文旅融合落地见效,需讲究策略方法。孙若风认为,关键在于用好“三针”。第一针是“见缝插针”做项目,结合乡村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布局,比如利用闲置农房改造特色民宿,依托田间地头打造小微景观,借助村口古树、老井设计打卡点,让项目与乡村生态、生活场景自然相融,避免“违和感”。第二针是“针灸之术”激活资源,不搞“撒胡椒面”式的投入,而是聚焦乡村的核心亮点精准发力,比如围绕一项非遗技艺打造体验工坊,针对一片特色果园开发采摘研学线路,以点带面唤醒乡村的整体活力。第三针是“绣花针”办法对接市场,不凭经验盲目开发,而是细致调研游客的消费偏好、需求痛点,从服务细节(如增设母婴室、优化导览标识)、产品设计(如推出亲子套餐、老年康养线路)到宣传推广(如利用短视频、直播讲好乡村故事)都精雕细琢,确保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避免“叫好不叫座”。

“农文旅融合,作为连接农业、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创新纽带,是激活乡村资源、传承乡土文化、促进产业升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路径。”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副会长郑忠林表示,农文旅融合发展,义县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文化底蕴深厚,农业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美。需要注意的是,农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1+1+1”,而是要基于各地的资源禀赋、文化特质和市场需求,进行科学规划,避免同质化竞争。要深入挖掘地方独有的历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不可复制性的农文旅产品和品牌。

在华高莱斯董事合伙人覃文奕看来,促进乡村振兴要转变思维——不是“把产品卖出去”,而是“把人请进来”。如何请进来?年轻人是文旅消费的主力军,要学会给年轻人“种草”。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锦州市委、市政府和义县县委、县政府主办,瞭望时代传媒、瞭望财经提供智力支持。与会嘉宾围绕农文旅融合这一主题,借助精彩的宣传片、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从不同维度为推动义县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并共同探讨了如何通过融合发展激活县域经济活力。活动上,义县被授牌“瞭望国情观察点”,还举行了企业支持地方发展签约仪式和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行动启动仪式。(经济日报记者 沈慧)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