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0日,A股半导体板块掀起涨停潮,存储芯片细分领域12只龙头个股集体封板,兆易创新、北京君正、国科微、朗科科技等标的全线飘红,板块整体成交额突破500亿元,较前一日放量超30%。从龙虎榜数据来看,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净买入超20亿元,多家一线游资营业部也现身涨
9月30日,A股半导体板块掀起涨停潮,存储芯片细分领域12只龙头个股集体封板,兆易创新、北京君正、国科微、朗科科技等标的全线飘红,板块整体成交额突破500亿元,较前一日放量超30%。从龙虎榜数据来看,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净买入超20亿元,多家一线游资营业部也现身涨停个股买入榜,这场资金“集体狂欢”绝非偶然。
当日存储芯片板块整体换手率达8.2%,超半导体行业平均换手率3.5个百分点,量价齐升的背后是市场对“涨价周期开启”的强烈预期。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不是简单的涨停潮,而是产业周期、资金周期、政策周期共振下的“趋势信号”——当你还在犹豫AI算力、半导体设备哪个方向更具确定性时,大资金已用真金白银投票,押注存储芯片的“春天”。
存储芯片爆发是“四大利好”形成的“组合拳”驱动,逐一拆解如下:
其一,行业周期见底,供需格局逆转
全球存储芯片市场经2023-2024年持续去库存,DRAM和NAND Flash库存水平已降至近三年低位。TrendForce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Q3全球DRAM出货量环比增长5.2%,而三星、SK海力士主动减产使供给增速仅3.1%,供需缺口初现。价格端,Q3 DRAM均价环比上涨8.3%,NAND Flash均价环比上涨6.7%,连续两个季度价格上行,标志行业从“去库存”进入“补库存+涨价”周期。
其二,AI算力爆发,存储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大模型工业化应用推动服务器存储需求爆发式增长。以HBM(高带宽内存)为例,其作为AI服务器“刚需组件”,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150%。国内企业中,兆易创新在HBM2e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北京君正存储控制芯片在AI边缘计算场景市占率提升至12%,技术迭代带来的增量需求,成为“量价齐升”核心动力之一。
其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国产替代加速
国内对半导体产业扶持力度加码,大基金三期重点布局存储芯片领域,2025年上半年超500亿元资金投向存储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环节。地方层面,长三角、珠三角出台专项政策,对存储芯片企业研发、产能建设给予补贴。“自主可控”背景下,国内存储芯片企业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5%提升至2025年的18%,国产替代“戴维斯双击”(市占率+利润率提升)逻辑愈发清晰。
其四,国际竞争格局重塑,国内企业弯道超车
美光在华产品因“安全审查”受限,其国内服务器存储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15%降至2025年的8%,空缺由国内企业填补。同时,三星、海力士因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放缓先进制程存储芯片扩产,给兆易创新、长江存储等国内企业“追赶时间窗口”。据Omdia统计,2025年Q3国内存储芯片企业全球市场份额已提升至22%,DRAM领域进步尤为显著。
机构对存储芯片涨价周期观点高度一致且乐观。中信证券最新研报指出,本轮存储芯片涨价周期至少持续至2026年Q2,核心逻辑是“AI需求爆发+传统消费电子补库存”双重驱动。具体到价格涨幅,该行预测DRAM均价2025年全年涨幅将达35%-40%,NAND Flash涨幅达25%-30%。
中金公司从历史周期对比分析,2016-2017年存储芯片周期中,DRAM价格最大涨幅超80%,NAND Flash超60%,当前AI需求弹性远超彼时消费电子周期,本轮涨幅或不逊于历史峰值。机构对龙头个股目标价频频上调,兆易创新被多家机构给出“目标价150元”(当前价85元),国科微目标价涨幅空间也超60%,机构“看多底气”可见一斑。
面对12只涨停的存储芯片龙头,从三个维度拆解帮你分辨“真核心”与“跟风者”:
维度一:技术壁垒——“有无自主可控的存储芯片技术”
兆易创新:国内NOR Flash绝对龙头,市占率全球第三,DRAM领域实现“0到1”突破,DDR4芯片进入国内服务器厂商供应链,技术壁垒深厚。
长江存储(未上市,关注相关概念股):NAND Flash领域“国家队”,TLC、QLC闪存芯片在消费电子、数据中心市场份额快速提升,是国内存储芯片“硬实力”代表。
北京君正:存储控制芯片隐形冠军,芯片在车载存储、AIoT场景应用广泛,技术护城河在于“存储控制+处理器”一体化解决方案。
维度二:业绩弹性——“涨价周期中业绩反转的幅度”
朗科科技:以闪存存储产品为主,业绩受存储芯片价格影响极大,2024年因行业下行亏损,2025年Q3预告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涨幅超200%,属“强周期弹性”标的。
国科微:主营存储主控芯片及固态存储设备,产品毛利率与存储芯片价格高度正相关,2025年Q3毛利率预计从上年同期的28%提升至45%,业绩弹性显著。
维度三:机构持仓——“是否获得大资金的长期认可”
兆易创新:截至2025年Q3,公募基金持仓占流通股比例达15.2%,北向资金持仓占比8.7%,是机构“标配”存储芯片标的。
北方华创(存储设备关联股):虽非存储芯片设计企业,但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其存储芯片制造设备在长江存储、长鑫存储产线采购占比超30%,获机构重仓。
对于普通投资者,面对存储芯片“涨价周期”,可从以下角度规划“参与姿势”:
首先,把握板块轮动节奏
存储芯片属半导体细分领域,与AI算力、半导体设备板块存在“联动性”。可关注“先涨后调”的低吸机会,如板块因短期获利盘回吐出现10%-15%调整时,结合量能和消息面判断是否入场。
其次,警惕潜在风险
周期反转不及预期: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存储芯片涨价周期可能“戛然而止”;
技术迭代风险:HBM、存算一体等新技术若快速普及,可能对传统存储芯片形成替代;
国际巨头反击:三星、海力士若重启扩产计划,将加剧供给端压力。
建议将存储芯片板块仓位控制在整体投资组合的15%以内,标的选择优先考虑“技术壁垒高+机构持仓稳”的龙头,如兆易创新、北京君正等,避免盲目追逐“纯概念”涨停股。
来源:星愈情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