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同致敬英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4-09-30 18:01 1

摘要:这个从苦难中崛起的国家,从未忘记那些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身影,英烈的功勋彪炳史册。2014年,我国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以国之名,向烈士致敬!

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中国已有约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放眼望去,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这个从苦难中崛起的国家,从未忘记那些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身影,英烈的功勋彪炳史册。2014年,我国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以国之名,向烈士致敬!

今天是第十一个国家烈士纪念日,在这个值得铭记于心的日子里,我们一同致敬英烈,以英烈之精神,指引前行。

人民英雄纪念碑

设立烈士纪念日、红色旅游兴起、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近些年,“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日益成为全民共识和社会风尚。

然而,美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们的图谋从未停止,企图通过鼓动个别不明是非的网民污蔑、丑化、诋毁英烈等,消解我们对英雄英烈的尊崇,摧毁我们的精神脊梁。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维护英烈权益、捍卫英烈荣光,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不管什么人,胆敢亵渎英烈,我们绝不答应!

近年来,我国保护英雄烈士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善。在法律的威慑与保障下,明目张胆颠覆、解构英烈的言论和行径变少了,但网络空间仍有一些人心存侥幸,向英烈泼污水的行径还没有彻底根除。还有一些人,一朝吃上了“甜水”就忘了“挖井人”,对于曾经的伤痛,“选择性失忆”,进而失去了对英烈应有的敬畏与尊崇。

比如,亵渎烈士陵园和墓碑。全国多地的烈士陵园都发生过跳广场舞、演奏消遣等不妥行为。更过分的是,2021年7月,网络旅游博主“小贤Jayson”在康西瓦烈士陵园公然侮辱陈祥榕烈士墓碑,并在社交媒体传播相关照片,引发公众强烈愤慨。

每一次走进烈士陵园,我们都应该心怀崇敬,烈士陵园不容许任何形式的亵渎。

驻守西陲的新疆军区某团官兵来到康西瓦烈士陵园祭奠英烈

又如,在互联网上诋毁英烈。网民蒋某在网上侮辱诋毁董存瑞、黄继光烈士;罗某平在网上发帖侮辱抗美援朝的“冰雕连”英烈;“辣笔小球”歪曲5位卫国戍边战士的英雄事迹和英雄精神……他们以为躲在网络后面就不会受到处罚,最后都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再如,以学术之名抹黑英烈。一些人打着学者旗号,以学术研究为名质疑烈士事迹。还有人抛出所谓的“常识”论,认为邱少云被火烧身纹丝不动不符合“生理常识”,靠所谓“常识”臆想英烈,极为荒诞不经。

这些人被敌对势力利用、中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毒还不自知。自认为多有见识,实际上愚蠢可笑!

一边享受着英烈用生命铺就的幸福生活,一边有意无意地亵渎、侮辱烈士,他们为何如此颠倒?

居安未曾思危,社会责任感缺失。一些人远离了战火硝烟、过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就忘乎所以,以至于民族身份认知错乱、价值观扭曲,“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等根本问题忘得一干二净。加之思想不成熟,过于追求个人利益,忽视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从而做出伤害英烈的行为。例如,有些人通过贬低、侮辱英烈来寻求心理安慰或发泄情绪,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极端且不负责任的表达方式。

相关历史知识普及和教育不足。峥嵘岁月是今日中国的来时路,正是无数英烈的鲜血铺就了这条路。有的人缺乏足够的对红色历史的认识,对英雄人物的牺牲和奉献缺乏了解,导致自身无法充分理解并尊重烈士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加之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对革命英雄、先烈参与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有认识偏差,进而对英烈产生误解。

观众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方志敏烈士纪念园参观

从众心理和“网络温室”的纵容。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监管难度大,而人类又普遍有猎奇、从众心理,如果某些不良言论或观点溢出,就可能会大范围误导公众,甚至引发群体性不理智行为。此前,有自媒体博主为了吸引眼球,公然发布歪曲历史、抹黑英雄的言论,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快速聚集流量而引发他人效仿,导致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

企图解构我们的英烈,模糊我们的历史记忆,这类行径背后,多有敌对势力的挑唆和支持。对于这种危险倾向,我们务必高度警惕。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英烈的奉献,竭尽全力捍卫他们的名誉,像英烈那样去奋斗。

在国家层面,捍卫英烈荣光要不遗余力。英雄英烈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我国一直在努力构建保护英烈的全方位体系,捍卫英烈荣光。

2018年5月1日,《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生效,明确对英雄烈士的保护措施;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明确将侮辱、诽谤英雄烈士的行为定为犯罪。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中国烈士纪念日。从那一年起,天安门广场每年都要隆重举行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出席仪式,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

我国还建立了烈士褒扬金制度,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并不断加大对烈士遗属医疗、住房、养老、教育等方面的优待力度。

在社会层面,崇尚英烈的浓烈氛围要加快形成。营造崇尚英烈的良好社会氛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创新英烈纪念形式、加强相关设施建设和保护以及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等多种措施共同来营造。

例如,可通过新媒体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区活动等,普及英雄英烈的事迹和精神内涵。转变话语方式,用生动的故事讲述、情景再现等方式,让英雄英烈的形象更加鲜活,增强公众对英雄人物的认识和了解。

青岛举行“英雄在我心中”烈士纪念日活动,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讲解员在《铭记》抗战主题展上讲解

在个人层面,尊崇英烈、传承英烈精神要成为自觉。英雄英烈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意志和勇气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带着镣铐的方志敏,写下“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敌人将竹签钉进江竹筠的十指,她淡淡地说 “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携带“两弹一星”重要研究数据的科学家郭永怀遭遇飞机失事,遗体被烧焦,但他与警卫员用紧紧抱在一起保护的绝密文件完好无损;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林俊德,戴着氧气面罩还要下床争分夺秒整理国防科研项目文件资料……

尊崇英烈、传承英烈精神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主动学习历史、学习英烈品质,铭记牺牲、传承英烈精神。可以为英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为埋骨他乡的烈士寻找亲人、为无名烈士寻找身份信息、祭扫烈士陵园等,更要把英烈的优秀品质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争做“英雄”,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出口处,解说语令人泪目: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别忘记,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仇家恨!

来时路,先烈已替我们走过蹚平;当下,我们正在先烈们的庇护下安稳度日;未来的路,我们也会带着先烈们的精神一步一步开拓成光明大道!

英灵不朽,山河永念,人民永记。来源:山东宣传

来源:爱历城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