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21岁的大学生通过AI工具组合,制作了一条2小时的历史科普视频,在YouTube获得388万次播放,并实现单月收入4.8万美元。
AI视频创作成为内容创业新趋势,其低门槛与高效益正吸引众多年轻人尝试。
一位21岁的大学生通过AI工具组合,制作了一条2小时的历史科普视频,在YouTube获得388万次播放,并实现单月收入4.8万美元。
这一案例展示了AI技术如何降低视频制作成本,同时通过平台分成机制创造可观收益。
十年前想做视频?得扛摄像机、打灯光、学剪辑,没个团队根本玩不转。
现在可好,一台电脑加几个AI软件,就能捣鼓出播放量几百万的爆款!这事儿得从一个叫“Sleepless Historian”的YouTube账号说起。
今年4月,这哥们儿上传了一条2小时的视频,标题贼拉夸张《为啥在中世纪一天都活不下去》。
结果你猜咋着?播放量直接飙到388万,评论破万条!更神的是,账号靠这条视频一个月狂揽35万粉丝,如今粉丝数已突破62万。
背后有啥玄机?全是AI一手包办!脚本靠GPT-4生成,配音用Elevenlabs调成温柔低音炮,画面直接丢给Pictory自动剪辑。全程不用露脸、不用拍摄,成本压到50美元以内。
为啥专攻历史题材?因为枯燥冷知识自带催眠效果啊!观众一听中世纪的跳蚤床垫、维多利亚育儿怪谈,配上柴火哔啵声,立马眼皮打架,比数羊管用十倍。
这类视频能火,说白了是精准拿捏现代人两大痛点:一是失眠成灾,二是想学知识却没时间。评论区清一色“听着听着就梦见穿越了”“感谢古人,让我更珍惜我的席梦思”。
甚至有人故意把视频当背景音循环一晚上,就为蹭YouTube算法的观看时长红利,毕竟长视频广告分成更高,睡个觉都能躺赚!
好日子没过多久,YouTube今年7月突然更新了分成计划,直接给那些“AI流水线视频”泼了盆冷水!新规明令禁止低质AI内容批量捞金,消息一出,不少靠复制粘贴吃饭的小创作者当场腿软。
可奇怪的是,像“Sleepless Historian”这种头部账号居然纹丝不动,广告照拿、流量照涨。
为啥?平台悄悄留了后门:只要视频有知识性或娱乐价值,评论区有真人互动,就能豁免!
说白了,YouTube精着呢,长视频能插的广告多,用户睡前一点就是几小时,平台躺着分钱,哪会真断自己财路?
据业内测算,一条百万播放的AI历史长视频,收益最高能冲到4000美元。
有个21岁的大学生Leo,靠这招月入4.8万美元,抵得上普通白领干半年!
但如今狼多肉少,同类账号扎堆冒出来,名字都快分不清了:“Historian Sleepy”“梦真侍郎”,内容全是中世纪育儿、维多利亚养生,观众看多了难免审美疲劳。
要想长远干,得学“大圆镜科普”的精品路线。
画面不用百分百真实,但脚本得扎实,甚至加入AI互动彩蛋,比如让观众投票决定下一个历史话题。
更关键的是,监管迟早会收紧:以后可能强制标注“AI生成”,冒充名人说话还可能吃官司!这行当正从“躺赚”变成“技术活”,只会Ctrl+C、Ctrl+V的迟早出局。
AI长视频这阵风,刮得快也散得急。早期玩家靠信息差捞了一票,但往后走,拼的是内容深度和合规智慧。
平台不是傻子,迟早把漏洞堵死。创作者要是还想着随便丢个脚本让AI糊弄,迟早被算法踢出局。说到底,技术是刀,能切菜也能伤人,用对了给观众解压涨知识,用歪了就成了网络垃圾。
咱普通人看个热闹,但想入场的得琢磨透:挣快钱的时代过去了,细水长流才是正道。
来源:南破青丝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