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是2025年9月22日,傍晚时分,我正走在下班的路上,脑子里还在回想着下午读到的一篇文章——《做你有生理反应的事情》。这个标题一下子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内容虽然谈不上多么深刻,但语言流畅、结构清晰,把一些我们早就听过无数遍的道理重新梳理了一遍。核心意思其实很
今天是2025年9月22日,傍晚时分,我正走在下班的路上,脑子里还在回想着下午读到的一篇文章——《做你有生理反应的事情》。这个标题一下子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内容虽然谈不上多么深刻,但语言流畅、结构清晰,把一些我们早就听过无数遍的道理重新梳理了一遍。核心意思其实很简单:去做你真正感兴趣的事,因为只有当你热爱一件事时,才容易进入心流状态,才能在投入的过程中忘记疲惫,感受到内在的动力。。
我也曾动过念头,模仿这样的主题写一篇类似的文章,但最后还是放弃了。不是写不出来,而是觉得与其复制别人的表达,不如用自己的方式去坚持输出。写作这条路,贵在持续,哪怕有时候感觉像是在“水”内容,但只要不停笔,就是在积累。
最近一两个月,工作确实让我感到有些乏味,甚至冒出过辞职的冲动。可冷静下来想想,现实不允许我轻易做出这样的决定。首先,收入是绕不开的问题,至少在未来两年内,经济压力依然存在;其次,更关键的是,就算离开了现在的工作,我也不能让自己陷入无事可做的状态。按照目前的政策趋势,我们80后大概率要到65岁才能退休,这意味着还有将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要走。这二十年里,不可能指望一份工作从头干到尾,尤其是看到像房地产行业这样曾经辉煌的领域,短短几年就急剧萎缩,连带着无数从业者失业,令人唏嘘。
我父亲今年七十多岁,不识字,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我在城里做生意那会儿,他来帮忙;如今我不做了,他又回到老家,依旧闲不住。家里的几分菜地他坚持打理,连那七八亩农田也不肯荒废。尽管现在收割靠机器,但他仍要操心播种、施肥、晾晒等环节。我知道,现代农业正朝着规模化、机械化、工业化方向发展,未来的土地终将集中到大型农场手中,小农经济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也许再过几年,父亲也种不动了,而我们这一代人,恐怕连种地的机会都没有。
时代变化太快,AI的发展正在重塑各行各业。谁又能保证,五年或十年后,我们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依然存在?与其焦虑未来,不如踏实走好当下的每一步。工作继续做,同时也要坚持写作,把它当作另一条腿走路的方式。哪怕今天的内容不够精彩,只要不停下,就是在向前。
来源:晓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