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实质解纷典型案例(十四) | 耐心破僵局 温情化纠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13:36 1

摘要:法安天下,崇法方能守正;德润人心,尚德遂以求和。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深刻领悟并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要求全院干警锚定“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职责使命,时刻坚守底线思维和职业道德,在执法办案中推崇“以和为贵”,通过同向发力做加法共筑“同心

法安天下,崇法方能守正;德润人心,尚德遂以求和。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深刻领悟并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要求全院干警锚定“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职责使命,时刻坚守底线思维和职业道德,在执法办案中推崇“以和为贵”,通过同向发力做加法共筑“同心圆”,努力形塑富有新时代法治意蕴的“崇法守正,尚德求和”的法院解纷文化品牌。以此为阵地,本院推出“和·正”有为青年说、“和·正”解纷论坛、“和·正”实质解纷典型案例三个宣传栏目。通过打造“和·正”系列宣传模块,充分展示法官干警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担当作为和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精神风貌。

耐心破僵局 温情化纠纷

——王某诉宁某装饰装修合同纠纷案

装修本是为了给生活添彩,可谁想到预期的温馨竟变成了争执的导火索。近日,汽开法院审理的一起装饰装修合同纠纷案中,承办法官用心、用情、用力为双方当事人架起了一座和解桥梁,让剑拔弩张的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基本案情

2025年4月,王某与女友柳某为新房装修做准备期间,通过抖音平台看到了宁某的装修直播,随后与宁某经营的装修公司签订了合同,约定总价为6.5万元,工期76天。王某按约定预付了合同金额40%的款项作为工程前期款。然而装修进行不到一半,王某便与宁某因为装修标准认知不一致、施工效果不符合预期及材料选用等问题产生争执。虽经多次沟通,问题仍未能解决,双方争执不下,王某遂诉至法院请求解除装修合同,并要求被告返还已支付款项,同时支付相应的资金占用利息。

案件受理后,法官第一时间联系双方当事人。起初宁某表示愿意调解,提出需先与装修工人核对已完成工程量,再协商后续事宜,但在关键沟通阶段,宁某却突然“失联”。王某、柳某认为宁某故意逃避,情绪激动下向工商管理部门投诉。

化解过程及效果

宁某失联后,法官积极尝试多种方式联系被告,同时耐心劝导原告撤销投诉以缓和双方对立情绪,并依法推进诉讼程序。然而,开庭前三日,法院收到宁某附带医院诊断证明的书面申请,称其因外出摔伤需住院治疗,申请延期开庭。原告王某对此强烈不满,质疑被告故意拖延,案件一时陷入僵局。法官深知,装修纠纷关乎小两口的“安居梦”,若单纯判决,不仅激化矛盾,后续执行也易产生新问题,因此坚持以调解为主要方向,努力寻找突破口。

法官总结了争议的焦点,认为双方均无继续履约意愿,在解除合同的前提下,适当兼顾双方利益诉求才能达成和解。随后,法官分别与双方开展沟通调解。一方面,对宁某从企业声誉与长远经营角度出发,指出诉讼耗时耗力,还可能影响公司信用,建议其与原告共同协商合理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对王某从时间成本与实际需求出发分析利弊,说明诉讼周期长会耽误装修,建议其与被告协商合适的退款金额,以便另选装修公司,不过多影响其个人生活。

经法官多次释法明理,双方态度逐渐缓和,并确定了“解除合同+合理结算款项”的解决方案。被告方同意将未完成的工程款项19740元退还给原告,原告表示满意,在收到款项后撤回起诉。

典型意义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装饰装修合同纠纷。双方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因装修标准、施工效果及材料选用等问题产生争议,情绪对立明显,一度陷入僵局。法官在处理过程中始终坚持“调解优先、实质化解”的工作思路,即便在被告一度失联、开庭延期、当事人质疑不断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放弃沟通的可能。最终,案件以和解方式圆满解决,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本案的成功化解表明,在涉民生案件审理中,不应简单追求一判了之,而应积极主动作为,秉持耐心与温情,聚焦纠纷背后的实际诉求,引导当事人从“对抗”转向“对话”,才能真正实现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

来源: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