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平时看家里长辈老了,要么总坐在那儿发呆,要么翻着老照片念叨以前的事儿,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他们心里藏着好多话,没好意思跟咱细说?其实不用猜,唐、宋、明、清的老祖宗早把晚年的心思写成诗了!我特意挑了7首七律,没选那些绕来绕去的,全是像拉家常一样的实在话,有愁
咱平时看家里长辈老了,要么总坐在那儿发呆,要么翻着老照片念叨以前的事儿,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他们心里藏着好多话,没好意思跟咱细说?其实不用猜,唐、宋、明、清的老祖宗早把晚年的心思写成诗了!我特意挑了7首七律,没选那些绕来绕去的,全是像拉家常一样的实在话,有愁的、有不服的、有念旧的,你读两句就知道,这哪是写诗啊,分明是长辈在跟咱掏心窝子。
7首暮年七律:老祖宗把晚年的心里话,全写在诗里了。
1. 唐·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赏析:杜甫这时候都56岁了,搁唐朝那时候算妥妥的“暮年”,还飘在外面没个安稳窝。你看他登高望远,风又急,猿猴叫得人心慌,树叶哗哗往下掉,长江水没完没了地流——这不就像他一辈子的苦吗?“万里悲秋常作客”,漂了万里,还老生病,连喝酒都得停(因为身体不行了),霜白的头发里全是愁。但你说他光哭穷吗?不是,“艰难苦恨”里还装着国家的事儿,老了心里也没放下天下,这点真让人佩服。
2. 宋·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赏析:陆游这老头,一辈子就盼着收复北方失地,到老了还没忘。年轻的时候觉得“天下事有啥难的”,望着中原就浑身是劲儿;后来打了几场仗,雪夜里坐船、秋风里骑马的日子还记着呢。可转头一看镜子,头发都白了,自己当年说要像“塞上长城”一样保家,根本没做到——“空自许”这三个字,全是不甘心。最后提诸葛亮的《出师表》,其实是说“我到死都想干这事儿啊”,老得不服输的劲儿,特戳人。
3. 宋·苏轼《和子由蚕市》
蜀人衣食常苦艰,蜀人游乐不知还。
千人耕种万人食,一年辛苦一春闲。
闲时尚以蚕为市,共忘辛苦逐欣欢。
去年霜降斫秋荻,今年箔积如连山。
破瓢为轮土为釜,争买不翅金与纨。
忆昔与子皆童丱,年年废书走市观。
市人争夸斗巧智,野人暗掷都卢缘。
此虽小人世所笑,胸怀磊落存故山。
今来县斋寡尘事,亦与俗客时往还。
蚕市笙歌晓角哀,暮江沙岸名园开。
卧龙故有无穷意,千载谁能更赏来。
赏析:苏轼这时候也老了,回想起小时候跟弟弟苏辙(子由)去“蚕市”的事儿。蜀地老百姓平时苦,就春天蚕市的时候能乐呵乐呵,他记得小时候跟弟弟扔下书就去逛,看人家斗巧、玩杂耍,虽然那时候是小孩,却觉得心里敞亮。现在老了,在县里当官没那么多破事,偶尔也跟人来往,但再看蚕市,想起当年的日子,还有诸葛亮(卧龙)的旧事,就有点感慨——老了最念想的,还是小时候那些没心没肺的时光,特真实。
4.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文天祥写这首的时候,都42岁了,在宋朝那时候不算特别老,但已经是他人生最后阶段(后来就被俘了),也算“暮年”的绝唱。他一辈子靠读书当官,结果赶上战乱,打了四年仗,国家破了,自己也像雨打浮萍一样飘着。惶恐滩、零丁洋这两个地方,都藏着他的害怕和孤独。但最后两句一下子提起来了——“谁不死啊?但我得留个好名声在史书上”。老了面临生死,不怂,反而更硬气,这股劲儿太让人佩服了。
5. 明·于谦《观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赏析:于谦这时候也到晚年了,还特爱读书。他说“书就像老朋友一样,不管早上晚上,开心难过都陪着我”,一看书就停不下来,心里的烦心事全没了——“胸次全无一点尘”,这话太真实了,爱读书的人都懂。后面说读书就像有活水流进来,心里总新鲜,不像那些骑着好马去寻花的人,不知道我这书屋里的“春天”有多好。老了不追外面的热闹,就跟书过日子,这份踏实劲儿,让人觉得“老了能有个爱好,真幸福”。
6. 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赏析:林则徐这时候57岁,被贬到伊犁,算暮年遭贬,但他没抱怨。开头说“我能力小却挑重担,早就累了,再折腾肯定扛不住”,说实话不逞强。但后面一句“只要对国家有利,就算死也愿意,哪能因为有福就来、有祸就躲?”,一下子就显出骨气了。然后还安慰家人“被贬其实是皇上恩厚,让我这老骨头去戍边养着”,最后跟老婆开玩笑说“咱唠唠以前的故事,我这老头皮还能折腾几天”。老了遇着坎儿,不颓不怨,还能开玩笑,这份豁达太难得。
7. 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赏析:黄庭坚老了,想念老朋友黄几复,就写了这首诗。开头说“我在北边,你在南边,想让大雁带信,大雁都不愿意”,多实在的想念啊。然后回忆“当年春天跟你喝着酒,多开心;这十年啊,我在江湖上漂泊,夜里就对着灯想你”,一回忆一现实,对比得让人心里发酸。又想“你家里肯定穷得只剩四面墙,看病也没经验(三折肱指老医生)”,最后想“你肯定还在读书,头发都白了,隔着小溪,只能听见猿猴叫”。老了想念老朋友,连对方的样子都想得清清楚楚,这份牵挂,读着让人心里暖暖的。
读完这7首诗,是不是突然觉得“老”不是啥遥远的事儿?老祖宗们也怕头发变白、怕事儿没做成,但更有跟日子较劲的劲儿、惦记老朋友的暖、看透后不折腾的通透——就像咱爸妈、爷爷奶奶,可能不会说“桑榆非晚”,但会把菜热了一遍又一遍等咱回家。要是你想起家里老人常说的某句话,刚好跟哪首诗对得上,咱还能接着唠,这些藏在诗里的心里话,越聊越有温度~
来源:柠檬不檬也不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