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瓦屋山停车五小时收费两千万?景区最新回应来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05:07 1

摘要:国庆假期前的9月28日,一则"瓦屋山天价停车费"的视频突然在网上传开,驾驶川A牌照的游客对着手机支付界面拍视频吐槽,画面里清晰显示停车4小时54分,应付金额竟然是21474836.47元,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还是用了5元停车券减免后的价格。

停车五小时,收费两千多万?

国庆假期前的9月28日,一则"瓦屋山天价停车费"的视频突然在网上传开,驾驶川A牌照的游客对着手机支付界面拍视频吐槽,画面里清晰显示停车4小时54分,应付金额竟然是21474836.47元,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还是用了5元停车券减免后的价格。

"我都被震惊到了,目前还不敢取车",车主的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支付界面还贴心地弹出"金额过大,缴费前请确认"的提示,仿佛在提醒他这不是真的。

这段视频很快引发了网友热议,有人调侃"停的是航母吗?这价格够买几辆车了",也有去过瓦屋山的游客站出来说实情:"正常情况下12小时停车场收费也就20元,我之前自驾去,景区停车场一天才20块,过夜也就多收15块,总共35元"。

不少网友凭着经验判断,这肯定是收费系统出了问题,纷纷建议车主赶紧联系停车场经营者问清楚情况,毕竟2000多万的停车费,别说普通游客,就算是企业家也未必能当场结清。

就在大家都在讨论"景区是不是想趁假期宰客"的时候,瓦屋山景区的工作人员在当天下午回应了记者的询问,直接澄清了这件事。

"我们已经看到那个抖音视频了,但没办法干预,因为那不是我们景区的停车场,我们管不到人家",工作人员的话把责任划分得很清楚,反复强调涉事停车场是景区外面的,和景区没有关系,还推测应该是系统出现了故障,景区也是出于负责的态度才出来辟谣。

为了让大家更明白情况,工作人员还详细说了景区自营停车场的收费标准:早上7点到晚上7点收费20元,如果需要过夜,总共是35元。这个价格和之前游客反馈的完全一致,也从侧面印证了2000多万收费的离谱程度。

工作人员还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他怎么可能付2000多万停车费?他就是点开了手机支付界面而已,而且车已经开出去了",言下之意是车主并没有真的被索要这笔费用,甚至猜测"他发视频估计是为博关注吧"。

从这些信息能梳理出事情的完整脉络:9月28日上午,这位四川游客自驾到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景区游玩,把车停在了景区外的某个停车场。待了不到5小时准备取车时,手机扫码显示要交21474836.47元,减免5元后仍需支付两千多万。

他拍下视频发到网上吐槽,引发网友关注。当天下午景区回应,称涉事停车场非景区所有,收费异常是系统问题,车主已驾车离开,发布视频可能是为了吸引关注。

截至目前,并没有后续消息显示车主真的缴纳了费用,也没有停车场经营者出来解释系统故障的具体原因。

其实稍微懂点技术的人看到21474836.47这个数字,可能会立刻反应过来不对劲。这个数字在计算机领域其实是个很常见的"梗",它是32位单精度浮点数能表示的最大正数值,简单说就是系统计数超过了上限,就会出现这种"溢出"情况,有点像老式计算器算不过来的时候会显示一堆乱码。

之前网上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比如有车主遇到过停车5分钟收费4950元,后来发现是系统把几个月前的逃单费用和滞纳金叠加了,但这次的数字明显更夸张,一看就是系统故障导致的数值异常,不太可能是真实收费。

再结合眉山市关于停车场管理的规定来看,事情就更清晰了。根据《眉山市停车场管理办法》,景区配套的停车场属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停车场,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不能擅自提价,这也是瓦屋山景区能给出明确且合理收费标准的原因。而景区外的停车场大概率属于实行市场调节价的类型,虽然定价更灵活,但也绝不可能出现几千万元的收费,显然是系统问题导致的异常。

不过这件事能引发这么大关注,也反映出大家对景区周边消费的普遍担忧。国庆假期临近,很多人都有自驾出游的计划,停车场收费是高频遇到的问题,之前就有游客在其他景区遇到过7小时停车费217.5元的情况,虽然和这次的2000多万比起来不算夸张,但也足够让游客闹心。还有人吐槽过"上了个32分钟的厕所,被收10块停车费",这些经历让大家对停车收费格外敏感,也难怪这次的天价停车费能迅速引发共鸣。

瓦屋山本身是热门景区,很多游客从成都自驾过去要3个小时,高速费就要64元,停车场收费虽然不算高,但也是游客出行成本的一部分。如果真的被误会成"宰客景区",很可能会影响假期的客流量,所以景区工作人员不仅澄清了停车场归属,还主动推荐大家停在景区专属停车场,强调"有人现场值守",其实也是在提升游客的信任感。

现在回头看这件事,虽然大概率是一场由系统故障引发的乌龙,但也给即将出游的人们提了个醒。自驾去景区的时候,最好优先选择景区自营的停车场,这类停车场收费标准明确,还有人工值守,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如果实在没办法停到景区外的停车场,最好先问清楚收费方式,遇到异常情况可以像网友建议的那样,第一时间联系停车场经营者,必要时保留证据,避免后续产生纠纷。

最后想和大家探讨的是,在信息传播越来越快的今天,这样的"天价"事件很容易引发恐慌,但我们也需要多一点理性判断。看到类似消息时,不妨先想想数字是否合理,结合当地的收费标准和常识做个初步判断。同时,景区周边的配套服务也确实需要进一步规范,无论是实行政府定价还是市场调节价的停车场,都应该有清晰的收费公示和完善的售后响应机制,这样才能真正让游客玩得放心。

来源:顾茜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