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消息!高校教师辞世呈现年轻化趋势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10:28 1

摘要:根据中国医师协会2023年《职业健康白皮书》数据,高校教师年均猝死率为52.7/10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5/10万)。这一数据反映出高校教师群体面临的健康风险较高,尤其集中在40-55岁年龄段,心血管疾病是主要诱因。

其实,关于高校教师早死率比较高的话题并不新鲜,尽管缺乏具体早死率数据,但高校教师的健康危机已成社会共识。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2023年《职业健康白皮书》数据,高校教师年均猝死率为52.7/10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5/10万)。这一数据反映出高校教师群体面临的健康风险较高,尤其集中在40-55岁年龄段,心血管疾病是主要诱因。

2025年已有近70位中青年高校教师因病或猝死离世,年龄多在30-50岁。这些案例集中在教学、科研压力较大的学科和经济发达地区。

有分析指出:主要原因是制度与压力因素,含“非升即走”制度、科研考核压力、行政事务繁杂等,加剧了教师的心理和身体负担。部分教师为满足考核要求,长期处于焦虑、疲惫状态。

根据观察,最近几年,高校教师早死现象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2025年以来,因病去世的中青年高校教师就多达125位。

1月3日,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崇俊因突发疾病去世,年仅42岁;

2月22日,辽宁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祝志川因突发疾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44岁;

3月9日,48岁的浙江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刘永锋因三个月前在会议现场突发脑溢血最终不治离世;

4月9日,曾入选“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的宁夏大学41岁教授李海波因突发疾病去世;

5月16日,浙江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学院传播系副教授刘曦因病医治无效,离世,年仅44岁;同一天,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创作与实践处处长尹悟铭因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逝世,年仅45岁。

......

8月4日,浙江大学一名博导(姓杜)坠楼身亡,年仅35岁。(据极目新闻报道)

8月12日,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教授黄恺在校内坠楼,年仅41岁。(据封面新闻报道)报道中提及,黄凯的博士导师是诺贝尔奖得主John Polanyi(198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8月28日,极目新闻报道,南京大学33岁青年女教师东思嘉不久前离世,有知情人是主动离世。东思嘉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之后回到南京大学担任研究员、博士导师。她的去世一度成为热搜。

9月21日,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胡大乔在授课期间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于合肥逝世,年仅43岁。事发时正在课堂上为百余名学生授课,送医抢救无效离世。胡1982年生于安徽桐城,2003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大学后留校任教,201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2017年晋升副教授,2024年12月晋升教授,曾赴美国圣母大学访学。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培养20余名研究生,连续8年教学考核优秀,主讲的《分离工程》等课程广受好评。胡育有两名年幼儿子,逝世消息引发广泛惋惜,网友及校方均对其突然离世表示痛心。

9月22日,浙江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朱大星同志因病治疗无效在杭州逝世,享年53岁。朱大星同志1972年1月出生于江西省莲花县。1995年7月参加工作,在江西省莲花县坪里中学任教,1999年9月考入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先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00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6月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007年1月至2017年3月,担任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教工党支部书记,2007年12月晋升副教授。

9月25日,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丁海涛同志因突发疾病,不幸逝世,年仅43岁。近年来,他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乡村振兴战略中甘宁青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8BKS115),另外2025年申请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西北地区乡村全面振兴中的农民风险认知与思想政治教育干预研究”),已公示结束。

同日,华东师范大学发布讣告,该校历史学系副教授游览去世,年仅39岁。中国共产党党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历史学系游览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9月25日11时13分在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逝世,终年39岁。据介绍,游览主要从事在现当代越南史、印支地区国际关系史研究。先后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印支战争背景下北越与巴特寮关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战后越南(北越)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政策演变研究(1945-1989)”和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子课题“冷战时期中国与越南经贸关系档案收集、整理与研究”等多项课题,在《冷战国际史研究》、《二十一世纪》、The China Review、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等刊物上先后发表论文多篇。

明眼人都知道,这种年轻化趋势意味着高校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迫切需要改革,作为个体高校教师或研究人员,自身需要注意避免竞争内卷化,要形成一手科研一手麻将的工作格局。

来源:天山箴言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