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都的九月天高云淡、桂子飘香,兴隆湖面泛起金色秋波,中国科幻迎来盛大的收获时节。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36届银河奖和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上,杨晚晴的《金桃》以其奇异瑰丽的色彩为星光熠熠的秋夜镀上了一层金黄。《金桃》接连斩获银河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最佳原创图
成都的九月天高云淡、桂子飘香,兴隆湖面泛起金色秋波,中国科幻迎来盛大的收获时节。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36届银河奖和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上,杨晚晴的《金桃》以其奇异瑰丽的色彩为星光熠熠的秋夜镀上了一层金黄。《金桃》接连斩获银河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最佳原创图书奖以及华语科幻星云奖年度长篇小说金奖,无疑成为今年最引人瞩目的科幻作品之一。同时,杨晚晴还凭借《来日方长》获得了银河奖最佳短篇小说奖,可以说是收获满满。接下来,让我们回顾《金桃》一路走来的高光时刻吧!
第36届银河奖评委评价
故事融合大唐气象与蒸汽科技,多线叙事铺展宏大世界观。小说角色鲜活,既显东方科幻的独特美学,又为中国科幻本土化添彩。
——评委 王红卫
这是一部魅力独特的小说,在观照中西文明冲突的同时,也关注其融合的无限可能。难得的忧世悯人情怀蔓延在故事底部,在历史和现实的残碎背景中,互鉴互通视野,带来了重新衡估文明阈值的深思与想象,跨种族的文化理想的未来形貌,得到了本原性与价值观的多重对接。
——评委 施战军
文本探讨了人在历史与时代中的被塑形与被定义,以及个体如何走出被限定命运的可能性。
——评委 郭艳
这是一部极具中国气质的小说。小说故事以盛唐时期为背景,用丝绸、瓷器、算学等中国古代的物质文化元素,替代了蒸汽、钢铁和代码等现代工业、科学,发展出独特而奇异的中国古代世界观。
——评委 李怡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与宏大的世界观,成功塑造了一个多文明交汇的科幻架空世界,兼具文化深度与普世共鸣。
——评委 何夕
将丝绸朋克与大唐美学进行融合,探索出一条中国科幻的新道路。
——评委 陈楸帆
(银河奖最佳长篇小说奖,颁奖嘉宾和获奖者合影)
(银河奖最佳短篇小说奖,颁奖嘉宾和获奖者合影)
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词
这是一段奇异瑰丽的旅程,一路充满了不可思议又丝丝入扣的风景:丝路风情与超越时空的科技交织,悠扬的驼铃与复古的机械共鸣。源于古老数学经典的超级算法驱动着整个文明的运转,构成了一个关于人、机器与历史的深刻寓言。杨晚晴将复杂的技术设定、波诡云谲的权力斗争与人物的命运熔于一炉。故事的推进并非仅仅依赖于奇观的展示,而是深入到每个角色的情感与思想之中,赋予了他们真实的血肉与灵魂。我们跟随主角的脚步,在历史的厚重与科技的奇诡中穿行,也体会着寄寓其中的、对人类未来的悲悯的情怀,用科幻触摸中国与世界的更多可能性。
这么好看的《金桃》讲的是什么故事呢?
公元八世纪的唐朝,黄沙万里的大漠如同金色织锦般编出《金桃》的开端。沙漠深处,一座神秘的学院掌握着当世最为先进的机械核心算法——金桃,它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人性的贪婪带来了战争,战火摧毁了知识的殿堂,异族少女、大唐士兵和影国使者结伴同行,被迫共同踏上前往盛唐的冒险之路。
一幅丝绸朋克画卷徐徐展现在众人眼前:以丝绸经纬编织的算帛、用“辨音瓷”为基础制成的算机、用镜面构成的镜塔网络、威风凛凛的智能机械傀儡、热力驱动的移动城市……这是一个不需要电力和现代材料,源于古老算学的超级算法驱动着这个由瓷片、振丝、透镜、丝帛构成的“高科技”世界。“金桃”究竟是什么?“金桃”的意义是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卷入到“金桃”的旋涡中,更多的人寻找到命运的答案,或许读者也能在《金桃》细腻绵长的世界里找到一方跻身之所。
《金桃》跳出了西方化的科幻叙事藩篱,将复杂的技术设定、波诡云谲的权力斗争与人物的命运熔于一炉,成功塑造了一个多文明交汇的科幻架空世界,彰显了极具特色的中国科幻气质,搭建起一种从美学体系到技术范式都完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幻范式。
值此庆贺之际,我们采访了作家杨晚晴、科幻世界影视总监王姗姗、《金桃》责编汪旭,看看他们如何谈及获奖的感受,以及展望《金桃》的未来。
作家杨晚晴
公元2025年9月19日—21日,成都的三天犹如梦境。在这三天里,我与旧友重聚,又结识新的朋友,聊很大的科幻,也聊更大的生活,而《金桃》摘得第36届银河奖最佳长篇小说奖、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2024年度长篇小说金奖,大概是我写作十年来最幸福、最梦幻的一刻了……说来有趣,《金桃》本身就源于一个梦,当然并非以梦境终结,而是抵达了它的高光一刻。科幻本身就是造梦的艺术,我们这些科幻作者创造了无数梦境,却是为了抵达真实——宇宙的真实,人类心灵的真实。也许这两份沉甸甸的荣誉就是对我依然在努力从梦境向真实跋涉的褒奖吧!幸福。不胜惶恐。
韩松老师说过,全世界的科幻迷要经常相聚,“围着篝火喝酒跳舞”。我理解、并享受这种微醺中的狂喜。篝火、喝酒、跳舞,这些元素本身就构成了超越日常生活的梦境,又成为科幻迷们共享的真实。
对我来说,这便是最大的真实。
科幻世界影视总监王姗姗
大家好,我是王姗姗。作为深度参与科幻IP开发的一员,我对《金桃》的未来抱有多维度的期待。
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名为“丝绸朋克”的视觉美学与世界观的大门。我们过去谈到科幻影视的视觉风格,常常会不自觉地滑向赛博朋克的霓虹灯与阴雨,太空歌剧的冰冷金属感,或是柴油朋克的粗粝机械,而《金桃》的丝绸朋克根植于我们自身辉煌、繁复的盛唐气象。它将机关术、生物改造与东方哲学、古典美学融为一体。这意味着,在影视化的道路上,《金桃》有潜力创造一种真正属于中国的科幻视觉语言。它不再是对西方的追赶,而是一次自信的“定义权”的争夺。我们可以想象,当那些基于《考工记》灵感打造的精密木构机关、充满织锦与釉彩质感的未来古都呈现在银幕上时,会给观众带来何等震撼的审美体验。
其次,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普世主题的完美结合,这构成了强大的跨文化叙事潜力。《金桃》探讨的其实是权力、知识、生命、欲望等普世议题。它既能牢牢抓住国内观众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又能为全球观众提供一个理解东方智慧与历史的全新视角。
我期待它能成为一部标杆之作,成为丝绸朋克这一美学流派在中国科幻影视领域的开山之作。它的成功,将激励更多创作者创造出更多元化的中国科幻故事。另外,这个故事充满了延展性,前传、后传,围绕其他奇物或不同角色的衍生故事,都有极大开发空间。它有可能成长为可持续发展的IP宇宙。
总而言之,《金桃》获奖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点。作为科幻影视从业者,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有决心与最优秀的伙伴们一起,谨慎而富有创造性地将这部杰作推向影像世界。这需要时间,更需要匠心。
《金桃》责任编辑汪旭
当《金桃》还是一个想法的时候,杨老师第一次跟我讲起它,那时我们正在北京的机场高速上飞驰,现在想来,那正是2021年的秋天。我被他描述的那个唐代西域诸城的故事吸引,又忍不住惊讶于他的野心已经促使他将写出一个长篇科幻故事作为现阶段的目标。我心里明白,只有对自己不断提出高要求的创作者才能比别人更进一步。
四年过去了,《金桃》以最圆满的形态与大家见面,收获了很多喜欢、建议和荣誉——这都是一本书要走的寻常路。这其中不寻常的是什么呢?是为写出这个故事阅读资料、潜心创作的杨老师,还是被我催促流程的出版社编辑、压线拿出完美设计的美编,或者因为装帧过于复杂反复比对工艺的印厂师傅?我好像一个项目经理,为了让项目顺利完成,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
于是,在2025年秋天,《金桃》收获了那么多的喜爱。这个发生在另一个唐朝的故事会让人忘记身处何处,不由自主地跟随女主角莫潘的脚步踏过沙漠、山路、朱雀大街,看过机械傀儡、会移动的碎叶城、机械与人的战争,和她一起思索算学和宇宙的终极答案,见证“金桃”拥有的毁天灭地的力量。可是,故事到这里远没有结束,杨老师已构思好《金桃》的后续故事,而我们也期待《金桃》的世界在大荧幕上绽放光彩。到那时,我们又会在另一个宇宙重聚。
讲这些是想告诉大家,闪闪发光的故事背后是闪闪发光的创作者,愿认真写故事的人不被辜负。
人生何处不相逢,我们盼望在科幻故事里常常相见。
来源:扒圈皇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