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5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首次正式双边互动,以灿烂笑容、红地毯与竖起大拇指的画面,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此次会晤中,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阿西姆・穆尼尔陆军元帅也一同出席,巴总理办公室随后表示会议氛围十分愉快。
9月25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首次正式双边互动,以灿烂笑容、红地毯与竖起大拇指的画面,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此次会晤中,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阿西姆・穆尼尔陆军元帅也一同出席,巴总理办公室随后表示会议氛围十分愉快。
不过,这场会晤却有着不同于特朗普一贯作风的安排——全程不对媒体开放,既没有出现特朗普常青睐的椭圆形办公室合影环节,也未举行新闻发布会。最终仅巴基斯坦方面发布声明,将美国总统形容为“和平人士”,并着重强调两国需加强在安全与情报领域的合作。
眼下,随着特朗普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巴美关系正呈现“逐渐升温”的态势,此次会晤也自然吸引了地缘政治领域鹰派人士与分析人士的密切目光,各方观点纷纷出炉。
作家兼记者Zahid Hussain认为,这次会晤对巴基斯坦而言“意义重大”。他提到,在过去四年巴美关系持续恶化的背景下,如今两国能呈现这样积极的互动,着实令人“相当意外”。“要知道,此前外界普遍认为特朗普政府与印度关系更为紧密,所以这次互动的走向很出人意料。”
在Zahid Hussain看来,巴美关系的积极转变始于今年3月——当时特朗普公开赞扬巴基斯坦在逮捕杀害13名美国军人凶手一事上的合作态度;到了5月,印度与巴基斯坦爆发四天冲突期间,美国的介入进一步推动了两国关系的改善。
更让Zahid Hussain关注的是,今年7月穆尼尔元帅与特朗普的会面堪称“史无前例”,“总统绕过了常规流程,这在此前并不常见。”他解释道,过去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虽也有与美国总统会面的情况,但多是在其同时担任国家总统等特殊身份下,而此次互动的形式明显不同。
“虽然能确定两国关系确实有所改善,但昨天会晤的具体细节我们知之甚少。”Zahid Hussain坦言,目前除了巴方一份简短声明外,没有更多公开信息,不过他也指出,会晤实际时长达到1小时20分钟,远超原定的45分钟,这从侧面反映出双方讨论内容的丰富性。
“尤其关键的一点是,除了总理,陆军参谋长也全程参与会晤。”Zahid Hussain分析,这一安排意味着当前美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安全与情报合作,“这也体现出美国对巴基斯坦军队实际影响力的认可,毕竟从盟友角度看,美国在军事领域对巴基斯坦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同时,Zahid Hussain也提到美巴关系历史上的“交易属性”,尤其是在特朗普任期内,“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美国此次主动释放友好信号,背后究竟有哪些具体诉求?目前这一点还不明确,显然双方的互动远不止表面看到的这些。”
曾担任巴基斯坦常驻联合国代表及前驻美大使的外交官Maleeha Lodhi,则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待此次关系变化。她表示,在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巴美关系在拜登政府时期跌至低谷,如今能呈现持续升温的态势,已是“显著的转变”。
“这次会晤为巴美关系的重置注入了更强动力。” Lodhi向《黎明报》透露,时隔六年美国再次邀请巴基斯坦总理到访白宫,这一动作本身就说明,在国际局势不断变化的当下,美国重新意识到巴基斯坦在南亚及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重要性。
不过, Lodhi也保持着理性态度:“要准确评估白宫这次会晤的分量,还得等双方讨论的具体内容,以及达成合作意向的领域细节公布后才能判断。”
她强调,回顾巴美关系过往,“过山车式”的起伏是常态,既有过几次高光时刻,也经历了不少低谷期,因此对待当前的关系升温,仍需保持谨慎。
相较于前两位的观点,《黎明报》高级记者Baqir Sajjad Syed则选择暂不表态。“目前关于会晤的公开信息太少,不足以支撑全面评价。”他表示,“我会先等待白宫或美国国务院发布相关解读,之后再形成自己的看法。”
而专注于华盛顿与南亚国家关系研究的专家Michael Kugelman,对“美巴此次达成重大协议”的说法提出了不同意见。他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直言“不认同这一观点”,并列举细节佐证:夏巴兹·谢里夫总理抵达时仅由一名美国军官迎接,代表团所获的车队规格也符合常规标准,“从礼仪来看,这次访问只是基础级别,并非国事访问。”
Michael Kugelman还回顾了2019年巴基斯坦前总理伊姆兰・汗访问白宫的场景——当时陪同出访的时任陆军总司令巴杰瓦将军“全程处于幕后,几乎没有公开露面”。
“对比来看,此次穆尼尔元帅在访问中的存在感明显更强,算是核心参与者之一。”他补充道,“不过从巴美互动的惯例来看,这种安排也在预期之中。”
来源:社会观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