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在联大演讲,多国代表离场,讲台下快走空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7 14:33 1

摘要:当地时间9月26日,联合国大会第80届一般性辩论现场上演震撼一幕: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刚走上发言台,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非洲国家及部分欧洲国家的代表便集体起身离席,从不同方向陆续退场,原本坐满的代表席瞬间变得空空荡荡,数名代表更径直从内塔尼亚胡面前走过,以

当地时间9月26日,联合国大会第80届一般性辩论现场上演震撼一幕: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刚走上发言台,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非洲国家及部分欧洲国家的代表便集体起身离席,从不同方向陆续退场,原本坐满的代表席瞬间变得空空荡荡,数名代表更径直从内塔尼亚胡面前走过,以最直接的方式表达抗议。这场被《耶路撒冷邮报》称为"以色列总理面对过的最不利联大场景",成为国际社会对以态度转变的鲜明注脚。

面对大片空席,内塔尼亚胡仍按既定议程发表45分钟强硬讲话,其内容进一步激化了争议。他不仅将反对巴勒斯坦建国明确为以色列"国策",直言允许巴勒斯坦建国等同于"民族自杀",还抨击近期法国、比利时、英国等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举动,称这些国家"向巴勒斯坦人传递了杀害犹太人有回报的信号"。为佐证军事行动合法性,他引用所谓专家言论宣称,以军在加沙的平民与战斗人员伤亡比例低于2比1,"比历史上任何军队都更注重减少平民伤亡",并否认"种族灭绝"指控为"虚假言论"。

演讲中,内塔尼亚胡还抛出多个争议性噱头:衣领佩戴印有哈马斯暴行视频的二维码,呼吁现场听众扫码观看以证明"作战正当性";宣称已通过加沙边境的高音喇叭转播其联大发言,既向被扣押人员传递"不会放弃"的信号,也向哈马斯发出"不释放人质就追捕到底"的威胁。他更试图将地区矛盾扩大化,把哈马斯、真主党、伊朗等列为"西方共同敌人",直言以色列是在"替美国和欧洲打击极端势力",并特别感谢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果断行动"。

这些言论与现场抗议形成尖锐对比,而会场内外的反对声浪早已连成一片。旁听席上,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巴尔·库珀斯坦的父亲两次冲上台前抗议喊叫,最终被安保人员带走;联合国总部外,数百名被扣押人员家属举行示威,指责内塔尼亚胡政府忽视亲人安危,另有数千名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者从纽约时报广场游行至联合国总部,高喊"逮捕内塔尼亚胡"的口号,要求美国停止对以援助。哈马斯随即发表声明,直指内塔尼亚胡的发言充斥"公然谎言与矛盾",多国代表退场正是以色列遭国际社会抵制的明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集体退场发生在全球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浪潮之下。9月22日,法国、比利时等6国刚在联大期间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此前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已率先表态,目前全球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数量已过半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此前明确指出,"两国方案是实现中东和平的唯一选项",而内塔尼亚胡的"反两国方案"立场,显然与国际共识形成直接对抗。

即便是以色列内部,对这场演讲的评价也充满负面声音。反对党"拥有未来"党领导人、前总理拉皮德在社交媒体发文批评,发言"满腹牢骚、充斥令人厌倦的噱头",既未提出释放被扣人员的具体方案,也未给出结束战争的路径,反而让以色列处境更加恶化。而以军在加沙转播联大演讲的举动,更引发前线士兵母亲团体与被扣人员家属的共同愤怒。

面对空前孤立,以色列代表团与内塔尼亚胡请来的亲友团试图以全体起立鼓掌转移视线,但稀疏的掌声与大片空席形成的强烈反差,更凸显其尴尬处境。分析指出,从代表集体退场到巴勒斯坦国"承认潮",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态度已发生结构性转变,内塔尼亚胡的强硬姿态虽能暂时凝聚国内右翼支持,却让以色列在外交上陷入自1948年建国以来的罕见孤立。

当联大讲台下的空席成为国际舆论焦点,这场抗议早已超越单一演讲事件的范畴。它既是对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的集体发声,也是对"两国方案"共识的明确捍卫,更预示着中东和平进程的破局点,正越来越清晰地指向对以色列强硬政策的纠正。正如巴勒斯坦方面所言,这些空着的座位,恰恰代表着被忽视的正义与良知。

来源:阿峰故事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