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负债约五十万的男人,就这样开始了他的“山顶洞人”生活,然而,当你以为这是一个关于逃避的落魄故事时,一根网线却彻底颠覆了所有人的想象,这个洞穴,既是他的庇护所,也成了他的直播间。
[吐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年轻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闵先生被公司裁员,无力偿还贷款,生活的压力瞬间将他击垮。
然而,闵先生没有选择继续在城市里挣扎,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决定——回到老家,躲进山里。
这个决定给他带来了什么?这个庇护所又能庇护他多久?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亲手打造的堡垒他把自己仅剩的两万块钱,全部投进了这个疯狂的计划里,他用一块面积很大的自留地,跟同村的村民换来了这片崖壁的使用权,这里,成了他重建人生的起点。
一个负债约五十万的男人,就这样开始了他的“山顶洞人”生活,然而,当你以为这是一个关于逃避的落魄故事时,一根网线却彻底颠覆了所有人的想象,这个洞穴,既是他的庇护所,也成了他的直播间。
他的洞穴,绝非人们想象中那种阴暗潮湿的藏身之所,这更像是一座倾注了他全部心血和个人意志的堡垒,是他对高昂城市生活成本的一次极端反抗,整个洞穴的总面积约有四五百平方米,他亲手开凿和改造的部分,形成了一个大约五十平方米的“三室一厅”住宅。
这个改造过程充满了艰辛,光是砌墙,他就独自干了二十多天,每一块石板铺成的地面,都凝聚着他的汗水,他甚至还在墙上留下了充满诗意的设计,窗户被精心砌成了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形状,仿佛在提醒自己,即使身处洞穴,也要仰望星空。
洞府内部的陈设,更是让人惊叹,洗衣机、冰箱、热水器一应俱全,沙发、床、摇椅和摆满书籍的书架,营造出一种安逸闲适的氛围,这里的功能性远超一个简单的避难所,更像一个功能齐全的家,他用一种最朴素的方式,解决了生存的所有基本问题。
电力,来自一台2020V的太阳能锂电一体机,环保且独立,饮用水,取自一口清澈的井水,甘甜纯粹,最关键的网络,是从不远处的哥哥家牵过来的,WIFI信号稳定,将他与外面的世界紧密相连。
这个洞穴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天然的恒温属性,当外面是四十多度的酷暑时,洞内始终维持在二十七度左右的凉爽,而在室外零下几度的严冬,洞里也能保持大约十五度的温暖,这种“冬暖夏凉”的特性,让他几乎不用为取暖和降温支付任何能源费用。
为了实现最大程度的自给自足,他还在洞口开辟了一块十多平方米的菜地,每天的饮食,多是自己种的素菜,清淡而健康,只有朋友来访时,他才会特意加几个菜,偶尔吃上一顿肉,这种极简的生活方式,让他的每月开销被压缩到了惊人的三到五百元。
要知道,他曾经在江苏开网约车,月薪一度过万,但依然入不敷出,如今,他每月不仅能维持生活,甚至还能攒下几百块钱,这种巨大的反差,本身就是对他过去那种高消耗、高压力生活方式的彻底颠覆和无声嘲讽。
尽管物理上与世隔绝,但那根纤细的网线,却让他的洞穴变成了一个面向公众的窗口,他并没有像古代隐士那样彻底断绝与外界的联系,反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选择性地拥抱了这个世界。
他将自己的隐居生活,变成了一种可以被围观、被讨论,甚至可以变现的“内容”,他开始拍摄短视频,记录自己在洞穴里的日常,从建造洞穴的点滴,到每天逛山、看书、玩手机的悠闲生活,都成了他视频里的素材。
他不再是那个在不同行业间辗转腾挪、换过三十八份工作的打工者,也不是那个屡战屡败的创业者。
在网络世界里,他重塑了自己的身份,他成了一个拥有几万粉丝的“洞穴网红”,这个新身份,让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也让他陷入了巨大的舆论漩涡,他的收入来源,也从过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彻底转变为依赖网络流量的每月几百元。
支持者们羡慕他的生活,认为他“活明白了”,逃离了“996”的压迫,找到了真正的宁静,而在反对者眼中,他不过是一个逃避责任的“老赖”,用一种看似超脱的方式,掩盖自己极度自私的本质。
网络上的质疑声从未停止,很多人怀疑,他这种高调的“隐居”,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表演,目的就是博取眼球,为日后的直播带货铺路。
他在洞口写下“独善其身”四个大字,仿佛在宣告自己的人生选择,他对外宣称,“美色不值得浪费时间和金钱”,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看破红尘的智者,这种姿态,让他的行为看起来更像是一种主动的人生追求,而非被动的逃避。
他坎坷的过往,似乎也为这种选择提供了注脚,十岁丧父,母亲带他改嫁,继父家条件也一般,从小就是留守儿童,十四岁便辍学打工,摆过摊、修过自行车,当过程序员,也开过网约车,三十八份工作,六十四次搬家,三次创业失败,这些经历足以磨灭一个人的所有锐气。
面对“如何偿还约几十万债务”这个核心问题时,他的回应显得有些轻飘飘:“还不了,就只能躺平了。”他更愿意谈论的,是“先把身体养好,身体好了什么都会有”。这种“佛系”的态度,在债权人和许多网友看来,是极不负责任的托辞。
他的存在,也让当地的管理者感到头疼,镇上的干部曾多次上门,劝他搬离,担心山体滑坡等安全隐患,但他都置若罔闻,村里的副主任也坦言,他的行为属于法律法规的空白地带,不好定性。
因为他的居住地经过了村民小组的同意,产权问题模糊,这使得他的“避世”在现实层面得以延续,他的故事也折射出很多当代人心中的矛盾和挣扎,他或许躲过了高昂的债务,却也没有逃过网络的口诛笔伐,他的洞穴慢慢的也不再是他的“庇护所”。
小编认为,他赢得的只是暂时的身体平静,但真正的内心安宁,从来都不来自于一个物理上的洞穴,而在于敢于正视并着手解决那些现实中的问题。
信息来源:
来源:陌上史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