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上的蝴蝶”从上海来山东!“藏书票文化的艺术世界”亮相孔子博物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7 14:03 1

摘要:藏书票,被称为“书上的蝴蝶”,是书籍持有权的微型艺术标识,源自15世纪的欧洲,于清末民初传入中国。它犹如一枚枚时光的邮票,印刻着书籍流转的印记,也承载着人类对知识与美的永恒追求。

藏书票,被称为“书上的蝴蝶”,是书籍持有权的微型艺术标识,源自15世纪的欧洲,于清末民初传入中国。它犹如一枚枚时光的邮票,印刻着书籍流转的印记,也承载着人类对知识与美的永恒追求。

在孔子诞辰2576周年之际,633张珍贵的藏书票从上海“飞”来山东,在2025年山东省藏书大会暨中华传统晒书活动上亮相。未来一个月,公众可以在孔子博物馆,通过“阅读的风景——藏书票文化的艺术世界”展览看到这些珍贵的藏品。

展览上的部分藏书票(按上下左右顺序,分别为叶灵凤、冰心、臧克家、贺敬之、刘心武藏书票)

“阅读的风景——藏书票文化的艺术世界”展览,以“书·人·阅读·文化”为主线,以五大单元策展,系统梳理藏书票的艺术历程与文化内涵。

“书与藏书票”追溯图书生产、收藏的历史脉络,比较中西藏书标志(藏书票与藏书印)之异同,展现书籍载体演变如何催生藏书文化。

“阅读与藏书票”呈现中外艺术家如何捕捉不同年龄、身份、情境下的阅读瞬间,从世界读书日到中国读书诗,从儿童、女性、老人到共读之乐,方寸之间尽现阅读百态。

“人与藏书票”聚焦藏书票的灵魂——票主。您将透过诗人、作家、翻译家、藏书家、学者、艺术家乃至文体名人的专有藏书票,一窥其精神世界与身份标识。

“藏书票文化”展现藏书票承载的多元文化图景,从中国文化的京剧、敦煌、江南水乡、民俗生肖,到世界性的文学名著、神话传说、自然主题,乃至各类纪念性藏书票,堪称一部微型的文化百科全书。

“藏书票文献”关注藏书票艺术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历史见证。

本次展览的藏书票由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副会长黄显功提供。他介绍,藏书票一般贴在书的内封页,表示了书籍持有者的权属标志。最初,藏书票只在少数人当中使用,80年代以后在文化界人士中得到推广,许多画家、版画艺术家都进行了藏书票的艺术创作。藏品中,既有最早传入中国的图书馆藏书票,也有当代艺术家为中外名人创作的定制作品,从读书意境到民俗风情,从名人风采到神话传说,满足当下的多元审美与文化探求。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