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去县城农资市场转了转,碰到不少拉着农资店老板问政策、选设备的农户,一聊才知道,大家都在偷偷做准备——备钱、查行情、规划明年种什么。为啥?因为眼看11月就要到了,农业圈那几个藏不住的趋势,马上就要明明白白落地了,这些不是随口猜的,全是从农业农村部最新的政策文
最近去县城农资市场转了转,碰到不少拉着农资店老板问政策、选设备的农户,一聊才知道,大家都在偷偷做准备——备钱、查行情、规划明年种什么。为啥?因为眼看11月就要到了,农业圈那几个藏不住的趋势,马上就要明明白白落地了,这些不是随口猜的,全是从农业农村部最新的政策文件、9月全国农产品市场报表里扒出来的实底,跟咱们每个农民的钱袋子都绑在一起。
现在种田早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埋头干就有收成”的老路子了。国家今年往乡村振兴划了1593亿专项资金,华为、阿里这些大企业都扎进了智慧农业,连咱们隔壁乡镇的种粮大户,去年就用上了无人机打药。从现在的苗头看,11月后有四个趋势会越走越明显:一是智能设备不再是“稀罕物”,小农户买个简易土壤传感器、租无人机打药会更普遍;二是农产品价格分清楚了“热冷”,蔬菜、牛羊肉价格稳着涨,玉米、普通猪肉可能要绷着点;三是政策补贴“精准砸钱”,买智能农机、搞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建家庭农场,补贴细则比往年更细;四是“抱团种田”更吃香,村里几户合起来租大型农机、统一卖粮,能比单干多赚不少。这些趋势不是飘着的,是从河南、山东那些早试点的村子里摸出来的实底,11月后只会往更多地方铺,你早摸清一步,明年就能少走一步弯路。
说实在的,现在搞农业真得“睁大眼睛看路”,再守着“别人种啥我种啥,老办法用到老”的想法,真要被甩在后面了。这四个趋势看着是“变化”,其实全是给咱们农民留的机会,就看你敢不敢伸手抓、会不会提前备。
先说说智能设备这事儿,肯定有人会嘀咕:“那玩意儿贵,我几亩地犯不着买”。但你算笔细账就知道值不值:以前浇水凭感觉,要么浇多了烂根,要么浇少了枯苗,买个几十块的土壤湿度传感器,手机上就能看地里缺不缺水,一季下来能省三分之一的水钱;以前打药背着药桶跑,一亩地累半天,现在租无人机打药,一亩才15块钱,10亩地一小时就完,你腾出时间去镇上打零工,半天还能赚百八十块。去年我去河南兰考,有个种20亩大棚的农户,装了个简易的温控器,冬天不用半夜爬起来开风口,手机上一点就能调温度,辣椒比往年早熟10天,一斤多卖5毛钱,20亩地多赚了近万块。11月后天气冷了,大棚种植、冬小麦管理更需要精准,你现在备点钱买个便宜的智能小设备,或者跟村里几户合着租无人机,这笔钱不是“花出去”,是“投进来”,开春就能见回头钱。别觉得“科技离小农户远”,现在农资店都开始卖简易智能设备了,连老板都帮着教怎么用,你再犹豫,隔壁老王都用上了,你家的庄稼就比别人慢了一拍。
再讲价格这事儿,这可是直接揣进兜里的钱,更得盯紧。农业农村部9月的报表写得明明白白:青椒、西红柿这些家常菜,价格连着涨了4周,比去年同期高了两成;牛羊肉因为养殖户没怎么扩栏,年底需求一上来,价格还能稳着;但玉米不一样,今年主产区收成好,11月后新粮集中上市,价格可能要比去年低个几分钱一斤;普通猪肉呢,现在养殖户补栏的多,年底出栏量上来,价格可能要绷着。这不是让你“慌神”,是让你“提前调”:要是种蔬菜,别盯着大家都种的白菜萝卜,选点耐寒的菠菜、香菜,错开12月的集中上市期,能多卖钱;要是种玉米,现在就去镇上粮站问问,能不能提前订个储存仓位,等年后价格涨点再卖,别扎堆在11月新粮下来时贱卖;要是养猪,别再养那些长得慢的土猪,选政策推的瘦肉型品种,饲料成本能省点,卖的时候收购商也愿意多给价。以前咱们是“种出来再找销路”,现在得“看着销路种”,手机上装个“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的小程序,每天花5分钟看价格,比你瞎琢磨强十倍。你别觉得“价格是老天爷定的”,其实是你没提前看路,等别人都调完了,你再动就晚了。
政策补贴这事儿,更别“嫌麻烦不伸手”,那可是国家给咱们农民的“实在钱”。今年的补贴细则比往年细多了:买一台中型智能插秧机,补贴能占总价的30%,要是你是种粮大户,还能额外多补5%;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一亩地补200块,连种两年还能申请有机肥补贴;建家庭农场,只要流转土地30亩以上、合同签5年,一次性就能补5000到1万块。11月是村里统计明年种植计划、申报补贴的关键时候,你现在备点钱,比如先交个农机定金,等补贴下来了再补尾款,压力能小一半。去年我老家村里有个农户,申报了家庭农场补贴,买农机省了8000块,年底卖粮又因为“家庭农场”的牌子,被收购商多给了2分钱一斤,20亩地多赚了近3000块。你别觉得“申报补贴要跑手续”,现在村里干部都帮着整理材料,你只要提前备好身份证、土地流转合同,跑一两趟镇政府就能办。国家的钱不是“大水漫灌”,是盯着那些“肯干事、早准备”的农户,你不伸手,这钱就落不到你兜里。
最后说“抱团种田”,这两年越来越多村子在搞,真能帮咱们小农户“省力气、多赚钱”。以前单户种5亩地,租大型播种机没人愿意来,因为机子跑一趟不够油钱;现在村里10户合起来种50亩,一起租播种机、一起买化肥,播种机一亩便宜5块,化肥一吨能省200块。去年山东有个村子,几户合起来搞“统一卖粮”,把玉米晒干扬净后一起卖给大型粮库,比单户卖给粮贩子,一斤多卖3分钱,50亩地多赚了3000多块。11月后是冬小麦播种、明年种植计划定调子的时候,你要是觉得单干费劲,就去跟村里相熟的农户聊聊,合着租农机、合着找销路,哪怕先从“一起买化肥”开始,也能省不少钱。别觉得“抱团麻烦、怕闹矛盾”,提前把怎么分钱、怎么分工说清楚,比你单干扛着强,现在国家也在推“农户合作社”,村里建合作社还能拿补贴,你跟着凑份子,风险小还能多赚钱。
其实说到底,11月后的这四个趋势,不是“逼着咱们改”,是帮咱们“往轻松里干、往多里赚”。以前种田靠“力气和运气”,现在靠“脑子和准备”——你提前备点钱买个智能设备,是帮力气省点劲;你盯着价格调品种,是帮运气多几分准头;你跟着政策拿补贴,是帮钱包多添点底;你跟着大伙抱团干,是帮自己少扛点压。农业早不是“闷头干就行”的年代了,那些早摸着趋势的农户,去年要么多赚了几千,要么少累了不少,这都是实打实的例子。
你想想,要是11月后别人都用上了智能设备,你还背着药桶打药,别人能省时间赚钱,你只能累着;要是别人跟着政策拿了补贴买农机,你还自己掏钱买贵的,别人成本低,你卖粮就没优势。机会不是等出来的,是你提前备钱、提前打听、提前动手抓出来的。
大家不妨聊聊:你家准备好买智能设备的钱了吗?明年打算种点啥跟着价格走?我是好运相伴,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
来源:好运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