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何振梁、蔡振华、葛菲、李菊……即便你不太关注体育,这些名字也称得上如雷贯耳,他们都是蜚声中外体坛的南通籍和无锡籍体育名人。半个世纪以来,南通和无锡两地体育名角联袂献演的大片精彩纷呈。
今晚
“苏超”第十三轮
南通队客场挑战无锡队
此背景下
通锡两地的体育故事
自然成为热门话题
何振梁、蔡振华、葛菲、李菊……即便你不太关注体育,这些名字也称得上如雷贯耳,他们都是蜚声中外体坛的南通籍和无锡籍体育名人。半个世纪以来,南通和无锡两地体育名角联袂献演的大片精彩纷呈。
中国申奥之父 赞誉南通体育
百年奥运,群星璀璨。在国际奥委会这个世界体坛中心舞台,何振梁无疑是来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体育领导人,他是土生土长的无锡人,曾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顾问、执委。
何振梁是新中国体育先行者、新中国体育历史的见证者。1979年11月,中国回到奥林匹克大家庭。当时50岁的何振梁是国家体委外事干部,外语能力突出,外交经验丰富,拥有这些特点的他被中国奥委会决策层推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从此,这位翻译出身的江南文人,在新领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何振梁,来源:视觉中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国际奥委会这个大家庭,何振梁以中国体育“外交家”的诚心、智慧和专业团结一切力量,出色能力让他逐渐跻身国际奥委会决策层,先后担任执委、副主席。北京两次申办奥运会,作为申办核心成员之一的何振梁充分发挥了主心骨作用,尤其是2001年夏的那次申办,老人家饱含热情的陈述打动了在场国际奥委会委员的心弦,成功助力第二次申奥的北京“笑到最后”。
作为中国体坛重量级人才何振梁,生前和“世界冠军摇篮”南通至少有过两次交集。
本世纪初,南通的奥运冠军人数、夺金次数和夺金项目数在全省各设区市匹马领先。当时的南通,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在城市建设中更好地增添体育元素已是必然。在此背景下,2002年8月中旬何老应邀来通视察。
那次视察,何老亮出“金点子”:在濠河之畔建一座体育博物馆,更好地展示传播南通厚重的体育底蕴。两年后,中国体育博物馆第一个地方馆落户南通,成为环濠河博物馆群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次来通,何老还为即将落成的“南通体育公园”欣然题字。
2004年8月,由崇川区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和崇川区教体局联合编辑的书籍《巅峰》正式出版,该书以人物通讯的形式展示了该区13名南通体育健儿冲击体坛巅峰的曲折而又精彩的历程,书名“巅峰”两字正是何振梁题写的。
本周赴无锡看球的南通球迷,若时间允许,不妨去探访一下无锡运河艺术公园内的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这是全国第一家地方创办的奥林匹克纪念场所,到此参观,一定会收获满满。
中外乒乓大赛 通锡联手建功
乒乓球是国球,也是南通、无锡两地的传统优势项目。江苏第一、第二个乒乓球世界冠军都出自无锡,他俩是蔡振华、惠钧。在蔡振华等前辈的大力提携帮助之下,南通乒乓球涌现过两位奥运冠军:李菊、陈玘。
在记者的记忆中,锡通两地好手联袂献技,发生在1979年的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当年的江苏队的蔡振华、乔晓卫联手夺得乒乓球混双亚军。他俩退役后都做了教练,两人有一个共同的南通弟子——李菊。
李菊,来源:视觉中国
李菊在省队训练时就是乔晓卫手下的队员,乔晓卫的悉心指导把她和徐州新秀杨影托举到国手高度,她本人也成长为国家队教练,在国乒这个光荣团队培养了郭焱、牛剑峰、曹臻等世界冠军,指导过王楠等顶尖选手。李菊成为国家一队主力时,蔡振华已经晋升为国乒总教练兼男队主教练,他对李菊积极凶狠的打法相当欣赏,提倡国家女队要向男子化方向发展,在世界乒坛保持领先地位。
蔡振华,来源:视觉中国
2001年,李菊因伤病等原因淡出乒坛。一年后,中国女乒兵败釜山亚运会,蔡振华力邀李菊回归国乒,让李菊实现二次攀登乒坛世界高峰的奇迹。
平日关注乒乓球赛事的,对德国选手邱党的名字不会感到陌生,他的父亲邱建新是南通籍前国手,当年和蔡振华、惠钧都是国家队和江苏队队友。陈玘也是蔡振华执掌国乒期间进入国家队的。
值得一提的是,蔡振华和南通的交集不只是上述三人,还有南京体院65届学子,后留校任教的原副院长李宗汉。李宗汉是南通县人(现南通市通州区),他一直关心蔡振华的成长发展。如今位于通州区开沙岛上的中国乒协乒乓球运动学校,由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与通州区人民政府共同兴办、管理,也是国内第一所乒乓球项目“体教结合”试点学校,诸多名将走这里走出。乒校建设和落成之时,蔡振华是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乒协主席。
最强羽球女双 通锡缔造传奇
25年前,葛菲、顾俊就是羽毛球女双冠军的代名词,她俩分别是南通、无锡培养输送的运动员,1995年至2000年两人在国际赛场保持全胜战绩,堪称奇迹。
1995年春,普遍被认为是国羽史上第二个辉煌期的起步期,那年四五月间举行的第四届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由一拨二十岁出头新秀组成的中国队以全胜战绩捧得苏迪曼杯,这批新秀中就有葛菲和顾俊。中国和印尼之间进行的决赛,她俩在第一盘女子双打比赛出场,比赛中分别司职前场、后场的葛菲、顾俊配合默契,葛菲妙到毫巅的网前技术,屡屡为顾俊创造后场劈杀良机,她俩以2:0完胜对手,为中国队拔得头筹,在属于国羽的首个苏迪曼杯夺冠战立下头功。
登上苏杯赛最高领奖台,葛菲、顾俊这对新秀自信心大增,此后5年多她俩在国际赛场战无不胜,夺得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年度总决赛、全英公开赛、亚运会、全运会等国内外所有重大赛事女双金牌,还为国羽实现苏杯三连冠、两夺尤伯杯(注:女子团体世锦赛)建立功勋。
葛菲(左)、顾俊夺得悉尼奥运会羽毛球女双比赛冠军。来源:视觉中国
葛菲、顾俊有多厉害?记者用3个“第一”来概括:第一次也是第一对夺得奥运冠军的中国羽毛球运动员,第一对蝉联奥运冠军的羽毛球运动员,国际羽坛第一对女双全满贯得主。
20多年前的葛菲,是中国羽毛球史上夺得世界冠军最多的3名运动员之一,她先后13次摘取三大赛冠军荣誉,除了与顾俊合作的11金,另2金来自混双——1997年世锦赛、世界杯混双冠军得主。《新体育》杂志评选1997年“世界十佳运动员”,葛菲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江苏运动员。
属于葛菲、顾俊共同的辉煌,已是往事,淡出羽坛20多年的这对组合的名字,至今仍常被球迷和媒体提及,因为前后5年国际比赛全胜是一个穿越历史的奇迹,她俩被公认为羽毛球史上的最强女双。
采写:南通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全立
编辑:陈晓雷
来源:南通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