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智库资讯|量子计算实用化瓶颈待突破,当前可分层推进标准体系建设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7 09:27 1

摘要: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力量,量子计算正逐步探索在网络信息安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化学生物制药、金融工程、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成为全球科技强国投资布局的重点方向。

川观智库研究员 朱炜琳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力量,量子计算正逐步探索在网络信息安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化学生物制药、金融工程、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成为全球科技强国投资布局的重点方向。

根据市场机构预测,到2031年,我国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9月25日,中国信通院与中移软件技等联合发布《量子计算发展态势研究报告(2025年)》,也表明量子计算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且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投融资市场保持活跃,产业初具雏形。

《报告》显示,当前,量子计算正处于从理论研究向应用落地探索转化的关键阶段。在量子计算应用探索中,跨域融合渐成趋势,比如量子计算在金融领域、化工领域、生物领域、交通领域等多个行业进行应用探索。这一过程中,量子计算云平台正逐渐发展为量子计算领域的核心基础设施,有效降低了量子计算机的实际使用门槛。

尽管前景明朗,技术研发进展迅速,量子计算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实用化瓶颈仍待突破,距离商业化落地还有一段距离。例如,实现大规模可容错量子计算的核心基础的量子纠错技术,仍处于理论研究与实验验证的初期阶段,尚未达到极低错误率等实用化要求。此外,量子计算软件研发和生态培育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软件工具呈现明显碎片化和多元化特点,如超导、光量子等路线测控标准不统一,增加系统兼容成本。在商业建设方面,多数企业处于研发投入期,还需通过政府采购、联合实验室等方式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

针对实用化落地问题,《报告》认为,量子-经典融合计算可能成为实用化落地突破口。比如与通算、超算、智算等资源融合,组成融合架构体系,构成更多层次、适应能力更强的算力生态体系。未来,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协同创新是重要方向,量子人工智能有望作为一种共性技术,为不同行业领域提供新型解决方案。

而对于技术路线繁多标准不统一问题,建议采取渐进式标准化策略,采取分层推进、动态调整的标准体系建设策略。优先构建术语定义与功能指标等基础规范,为不同技术路线保留创新空间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