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投资人郭涛:微信关闭京东入口重塑微信电商格局 呈现两极分化态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6 11:35 1

摘要:9月30日,一个持续了十年的电商入口神话将在微信生态中终结。据"京东购物"公众号最新通知,微信"发现-购物"一级入口将于当日正式关闭,这一入口曾为京东带来数亿用户和可观的GMV增长。

9月30日,一个持续了十年的电商入口神话将在微信生态中终结。据"京东购物"公众号最新通知,微信"发现-购物"一级入口将于当日正式关闭,这一入口曾为京东带来数亿用户和可观的GMV增长。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互联网两大巨头战略合作的阶段性结束,也折射出中国电商行业正经历从流量依赖到生态重构的转折

对此,京东方面回应称,为持续优化用户体验,京东将对微信生态内的服务进行升级:原微信【发现-购物】入口的京东页面将进行调整,微信【服务-京东购物】入口仍然保留,同时“京东购物”微信小程序也将一起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基于过往与腾讯10多年的战略合作关系,京东将持续加码微信生态,除了在原有的广告、会员、流量、数据等领域深化合作外,京东还将携手腾讯进一步探索新的合作领域,与合作伙伴共建更高效的零售生态。

就此,数字经济新媒体&智库网经社组织行业专家,并发布《微信京东十年“联姻”走向何方?——网经社独家解读报告》。

以下为天使投资人、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郭涛接受网经社专访。

1、京东与腾讯微信十年流量合作终止,核心在于双方战略重心偏移与利益分配失衡。

腾讯为巩固“去中心化”生态,将流量更多导向视频号、小程序等自营场景,弱化外部导流。京东则加速“去依附化”进程,凭借自建物流与会员体系实现自主发展。从监管角度,《平台经济反垄断指南》限制了巨头间的数据互通,加上双方在下沉市场竞争加剧,使得续约边际效益不断降低。同时,京东通过京喜、特价版等完成下沉市场布局,对微信入口依赖减弱,主动切割符合其全渠道战略,这本质上是腾讯“收权”和京东“自立”的必然结果。

2、从京东视角看,不再续约有一定好处。

一方面,能摆脱高额佣金支出,优化利润模型;另一方面,可倒逼私域运营能力升级,强化PLUS会员与企业微信联动,还能灵活调配预算至抖音本地生活、线下门店等新场景。然而,弊端也不容忽视,短期内高客单价品类如家电的转化效率可能下滑,中小商户存在流失风险。在短期,第四季度大促时京东需加大补贴力度稳定用户,GMV增速会承受压力;长期来看,这会推动京东进行供应链数字化改造,聚焦“小时达”“即时零售”等差异化服务,逐步降低对单一渠道的依赖,形成多极增长格局。

3、腾讯终止合作是“拆墙行动”的关键举措。

其一,腾讯集中资源孵化视频号电商,打造“社交+内容+交易”闭环,以此削弱传统货架电商的话语权;其二,通过“千帆计划”吸引品牌自建小程序,构建去中心化的商业网络;其三,避免反垄断风险,防止因独家导流引发监管关注。更深层次的布局是打通微信支付—企业微信—社群裂变链条,将电商融入产业互联网版图,服务B端商家全生命周期管理,最终实现“交易在场,服务在线”的生态闭环。

4、微信关闭京东入口重塑了微信电商格局,呈现两极分化态势。

像拼多多这样的头部平台,凭借算法匹配能力和低价优势仍能留住用户,但用户拉新成本会大幅提高;尾部玩家则被迫转向朋友圈分销、群接龙等非标场景。微信小程序将成为公平竞争的关键场所,各平台组织动员能力将受到考验,能否激活团长、KOC等分布式节点,将决定其在微信生态内的生存空间。长远来看,这将推动微信电商从单纯的“流量收割”向“价值共创”转变,促使平台提升履约效率与用户体验。

5、当前电商平台流量获取策略出现三大转变。

一是从公域竞价转向私域深耕,企业微信+SCRM成为标准配置,通过社群运营提高复购率;二是内容化改造加速,短视频种草、直播间转化成为新的增长引擎,例如淘系“逛逛”、小红书商城;三是跨平台联动常态化,抖音快手外链开放促使电商企业具备多栖作战能力。其底层逻辑是,流量红利枯竭背景下,复购率与LTV(用户终身价值)取代UV成本成为核心竞争力,迫使平台从“流量贩子”转型为“用户运营商”。

6.未来互联网巨头间的协作将呈现“竞合交织”的特点。

在基础层,保持API接口级的互联互通,如地图定位、支付分账等;在应用层,围绕具体场景展开模块化合作,比如阿里云向抖音开放云计算能力,美团接入支付宝生活服务频道。这种松散耦合模式既能规避监管风险,又保留创新弹性。最终形态可能是共建行业标准协议,让数据交换像HTTP协议一样规范化,彻底打破壁垒,进入“可插拔式”生态协同阶段,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

专家介绍:郭涛,天使投资人、互联网专家、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来源:网经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