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期传统植物染研修班学员实操作品集锦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07:00 1

摘要:六天的时光,在指尖与染液的交织中悄然流逝。第60期传统植物染研修班的学员们,从对传统染色技艺的一无所知,到能够独立完成从设计到染色的完整流程,这段浓缩的学习旅程,不仅是对技艺的掌握,更是一场与自然对话的沉浸式体验。

六天的时光,在指尖与染液的交织中悄然流逝。第60期传统植物染研修班的学员们,从对传统染色技艺的一无所知,到能够独立完成从设计到染色的完整流程,这段浓缩的学习旅程,不仅是对技艺的掌握,更是一场与自然对话的沉浸式体验。

在研修班的最后两天,课程进入了最具挑战性也最富成就感的环节——绞缬实操与成品染色。绞缬,这门古老的防染技艺,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其魅力在于结果的不可完全预知性,每一处褶皱、每一道捆扎,都在染液中沉淀出独一无二的纹理。在经验丰富的授课老师——高级工程师、非遗传承人黄荣华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学员们从最初的生涩摸索,逐渐变得大胆自信。黄老师不仅演示了经典的绞缬技法,更强调了“心手合一”的创作理念,鼓励学员们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尝试。助教吕晶老师则穿梭于学员之间,耐心协助解决操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从布料的预处理到染液的浓度控制,事无巨细,确保了实操的顺利进行。

学员们的创作热情在实操环节得到了充分释放。工作台上,各式白坯布料经过巧手扎结,变成形态各异的“期待之物”,而后被投入由天然植物熬制的染缸中。当最终解开束缚,展开作品的瞬间,如同开启盲盒,总是伴随着阵阵惊喜的赞叹。此次产出的作品种类丰富,既有用于练习不同绞缬技法的布样小样,这些布样如同视觉笔记,清晰记录下每种技法的肌理效果;也有完成了染色工序的实用成品,包括素雅的长衫、飘逸的围巾、温暖的袜子以及大段的备用布料,展现了植物染技艺应用于现代生活的无限可能。

色彩是此次作品最动人的语言。学员们的作品并非局限于单一色调,而是巧妙运用所学,呈现出六大色系的丰富谱系:从苏木染就的温润红色,到黄栌、石榴皮赋予的沉稳黄色;从茶叶、五倍子沉淀的朴素大地色,到葡萄皮带来的神秘紫调,色彩层次分明,韵味古朴典雅。在染色方法上,除了核心的绞缬创造出变幻无穷的纹样外,学员们还尝试了单色浸染的纯粹、多色套染的层次叠加以及渐变染色的柔和过渡,显示出对色彩掌控能力的初步建立。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所使用的染料,全部源自大自然。据不完全统计,使用的植物及矿物染料达二十余种,除了上述提及的,还有如紫胶红、柘木等传统名品。这些原本生长于山野田间的植物,通过萃取其色素,在布料上获得了新生,传递着环保、可持续的生活美学理念。

对于大部分学员而言,这几乎是他们第一次系统接触植物染,可谓从“一张白纸”开始。然而,短短六天的高强度训练,从理论认知到反复实践,他们不仅快速掌握了基本流程,更创作出如此数量可观、品质可喜的作品,其间的努力与进步,令人感佩。每一件作品背后,都凝聚着学员的专注、老师的付出,以及与传统智慧碰撞出的火花。

本期研修班虽已落幕,但学员们手中这些浸润着自然气息、承载着手工温度的作品,正是传统植物染技艺生生不息的最佳证明。它们不仅是学习的成果,更是一颗颗被播撒下的种子,预示着这门古老技艺在未来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大量读者还没有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顺手点亮“在看”,你的每一个“在看”,我都当成了动力!

原创真的很不容易,不仅是文字,图片里的植物染实物都是实际做出来的,多次想放弃。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2025年“传统染色培训班”将于十月中旬开班.需学习者,可报名参加由非遗传承人亲自授课的第61期班,十人小班教学,报名开始,欲报从速!

专业师资,专业教材,专业培训,等待欲成为专业人士的你!

来源:黄荣华的天然染色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