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采收后清园的意义及关键措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6 06:55 1

摘要:梨树采收后至落叶休眠前,是树体恢复元气、积蓄养分的关键阶段,而清园工作作为这一阶段果园管理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次年梨树的长势、产量与果实品质。做好清园工作,不仅能为树体营造清洁健康的生长环境,更能从源头降低病虫害基数,为来年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梨树采收后至落叶休眠前,是树体恢复元气、积蓄养分的关键阶段,而清园工作作为这一阶段果园管理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次年梨树的长势、产量与果实品质。做好清园工作,不仅能为树体营造清洁健康的生长环境,更能从源头降低病虫害基数,为来年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一、梨树采收后清园的核心意义

1. 切断病虫害传播链条:采收后,枯枝落叶、落果残袋及树体老皮缝隙中,藏匿着大量蚜虫、红蜘蛛、梨木虱、黑星病、腐烂病等病虫害的卵、蛹、菌丝体或孢子。这些越冬病原物和害虫是次年病虫害爆发的“源头”,清园可直接清除其滋生场所,大幅降低越冬基数,减少次年防治压力。

2. 助力树体养分积累:采收后树体消耗巨大,急需补充养分以恢复树势。清园过程中结合土壤管理,能减少杂草与树体争夺水分、养分的竞争,同时清除的病残体经合理处理(如腐熟还田)可转化为有机养分,提升土壤肥力,为树体花芽分化和安全越冬提供保障。

3. 改善果园生态环境:长期残留的病果、落袋、杂草等会导致果园通风透光性下降,增加田间湿度,为病虫害滋生创造有利条件。清园能清理果园“杂物”,优化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营造不利于病虫害生存的生态环境。

二、梨树采收后清园的关键措施

(一)彻底清理果园杂物

采收结束后,需对果园进行全面“大扫除”。首先清除地面的枯枝落叶、落果、僵果、病果及废弃的果袋、地膜等杂物,这些是病虫害的主要藏匿处,需集中带出果园烧毁或深埋(深度不低于50厘米),切忌随意堆放。其次,清除果园内及周边的杂草,尤其是恶性杂草,可采用人工拔除或机械割除的方式,避免杂草成为病虫害的中间寄主。

(二)科学开展树体整理与防护

1. 修剪病弱枝梢:结合秋季修剪,重点剪除树上的病枝、虫枝、枯枝、交叉枝、重叠枝及细弱枝。修剪过程中,若发现腐烂病、干腐病等枝干病害病斑,需及时刮除,刮至健康组织后,用杀菌剂涂抹伤口进行消毒保护,防止病菌扩散。修剪下的枝条需集中带出果园销毁,不可留在园内。

2. 刮除老皮与涂白:对于树龄较大、树皮粗糙的梨树,可人工刮除树干及主枝上的老翘皮、粗皮,这些部位是害虫越冬的重要场所。刮皮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韧皮部。刮皮后,对树干和主枝进行涂白处理,涂白剂可选用生石灰、硫磺粉、食盐和水按比例配制,既能杀灭残留的病菌和害虫,又能反射阳光、降低昼夜温差,防止冻害和日灼。

(三)强化土壤处理与消毒

1. 深翻土壤:清园后对果园土壤进行深翻,深度以20-30厘米为宜。深翻可将土壤表层的病虫害翻入深层土壤使其窒息死亡,同时将深层土壤翻至表层接受阳光暴晒,利用紫外线杀灭部分病原物。此外,深翻还能疏松土壤,改善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

2. 土壤消毒与施肥:深翻后可结合施肥进行土壤消毒,每亩可撒施适量的生石灰或生物菌剂,抑制土壤中病原物的繁殖。同时,施入足量的腐熟有机肥,如羊粪、牛粪、堆肥等,配合少量复合肥,补充土壤养分,增强树体抗逆性。施肥后及时浇水,促进养分吸收。

(四)合理喷施药剂防治

清园最后一环需进行全园药剂喷施,实现“立体消毒”。药剂选择需兼顾病害和虫害,可选用广谱性杀菌剂(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与杀虫剂(如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混合喷施。喷施时要全面均匀,重点喷洒树干、主枝、枝梢、叶片正反面及地面,确保无死角。注意药剂浓度需严格按照说明书配制,避免药害,同时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喷施,提高防治效果。

梨树采收后清园是果园管理中“防重于治”理念的重要体现,虽看似简单,却对次年生产影响深远。只有严格落实各项清园措施,才能有效降低病虫害风险,培育健壮树体,为实现梨树优质高产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淇泉老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