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镇多元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5 21:35 1

摘要:9月23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汉滨主场活动热烈启幕。活动现场,汉滨区对全区11个在粮油生产领域表现突出的镇(街道)予以表扬,紫荆镇凭借扎实的种植成效与显著的提升成果,成功跻身表扬名单,成为全区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

本报讯(通讯员 龚甲庆) 9月23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汉滨主场活动热烈启幕。活动现场,汉滨区对全区11个在粮油生产领域表现突出的镇(街道)予以表扬,紫荆镇凭借扎实的种植成效与显著的提升成果,成功跻身表扬名单,成为全区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紫荆镇始终将粮油生产作为保障民生、推动乡村发展的核心抓手,以精准施策筑牢粮食安全防线。数据初步统计显示,全镇当前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万余亩,年产量达4000余吨,夏粮、秋粮种植布局合理,产能稳步提升;油料作物种植面积4900余亩,年产量700多吨,仅油菜一项预计实现4200亩种植面积、600余吨产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在特色种植方面,该镇不仅圆满完成2000余亩大豆种植任务,更创新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900余亩复合种植田实现“一地双收”,为粮油增产探索出高效路径。 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紫荆镇在产业多元化发展上持续发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富民”的新路子。依托辖区野生魔芋自然分布的独特条件,该镇大力推广生态种植模式,目前林下魔芋种植面积已突破4000亩,盆栽魔芋规模达11万余盆,年产值预计超400万元,真正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生态经济双赢目标。 同时,紫荆镇深挖林区80余种野生中药材资源潜力,以“保护+开发”并重的思路引导产业发展。通过扶持7家中药材种植经营主体,推动天麻、黄精等品种仿野生种植,既保护了野生资源,又形成规模化特色产业。截至目前,全镇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1100余亩,其中2025年新增100余亩,同比增长10%;种植类型涵盖700余亩林下种植(黄精、猪苓、天麻、重楼、茯苓、连翘、五味子等)与400余亩大田种植(白芨、绞股蓝等),品种丰富、布局科学,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此外,紫荆镇还持续巩固传统林下种养模式,深化“林+禽”“林+作物”循环发展路径,年出栏禽类不少于2万羽,间作套种粮油作物1500余亩,在守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以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绘就出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来源:西北信息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