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9日,央视《中国经济引力场》将镜头对准敦煌。敦煌文保中心副主任张春生、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与主持人李京京,从玉门关的苍茫遗址,谈到莫高窟的斑斓壁画,再到汉长城的沉默坚守,展开一场关于文明、责任与未来的精神共振。
2025年9月19日,央视《中国经济引力场》将镜头对准敦煌。敦煌文保中心副主任张春生、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与主持人李京京,从玉门关的苍茫遗址,谈到莫高窟的斑斓壁画,再到汉长城的沉默坚守,展开一场关于文明、责任与未来的精神共振。
敦煌,一座被风沙与驼铃浸润千年的城市,是丝路上不曾熄灭的光。它见证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沉淀下探索的精神密码。长城汽车和敦煌展开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敦煌,是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丝路文明交汇的地理符号。两千年前,无数人从这里出发,徒步或骑驼,穿越沙海,走向未知的西方。没有导航,没有后援,只有一腔探索的勇气。
魏建军说:“我们来玉门关,是寻根。”“长城”二字,不仅是品牌的名字,更是一份使命。从发动机、变速器到电池全链路自研,从布局“七国十地”研发网络,到打破外资技术壁垒——长城汽车用35年时间,把“地理的长城”延伸为“技术的长城”。
莫高窟,是一座跨越千年的美学宝库。飞天衣袂飘飘,雷公鼓声仿佛犹在耳边,壁画中的青绿山水,不仅是艺术的巅峰,更是文化自信的无声宣言。而长城汽车,选择将这种美“开进现实”。坦克500“敦煌绿”,色彩灵感源自莫高窟第217窟的青绿山水。它不仅是车漆,更是一次跨越千年的美学接力——沉稳中带着生机,如同沙漠中的绿洲,隐喻着永不停歇的探索精神。美的背后,是无数守护者的坚持。正如一代代治沙人、文保工作者默默守护着敦煌,长城汽车也以“守护精神”为内核,致敬那些让文明不被风沙掩埋的人。
“长城2500多年,莫高窟1600多年,长城汽车35年,显得很短。”魏建军的这句话,透着敬畏,也道出决心。在他看来,企业如文明,不能只追逐短期利益,而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探索、自信、坚守、传承、融合——敦煌的“万里精神”,被长城汽车拆解为五个企业行动。
探索,正如长城自研三电系统、智能驾驶,把车卖到全球,像当年的驼队一样敢闯敢试。坚守,则是35年不发飘、不投机,坚持技术长期主义。自信。是能够大胆让敦煌绿成为国潮色,也让中国技术成为全球竞争力。传承,则通过产品、文化活动,让敦煌美学与越野精神深度融合。最后就是融合共生,在巴西建厂、本地化运营,与全球伙伴共创价值。
魏建军曾说:“长城代表着中国,产品出海,压力越大,使命感越强。”这句话,或许正是这场“敦煌对话”的注脚。从大漠到海洋,从玉门关到地球另一端,长城汽车正在用轮胎印,续写新时代的“丝路故事”。如果说敦煌是历史的明珠,那么长城汽车希望成为现代工业中的“精神灯塔”——不为一时风光,而为百年屹立。就像魏建军所言:“要把长城汽车做得像万里长城一样,永久不倒。”
来源:秋小晨开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