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自治区司法厅联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公安厅、农牧厅以及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共同开办的《“八五”普法在乡村》融媒体访谈节目,于9月25日上午10时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法律援助主题园区播出。
孙凤岩、赵永胜做客
《“八五”普法在乡村(十四)》
访谈节目
由自治区司法厅联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公安厅、农牧厅以及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共同开办的《“八五”普法在乡村》融媒体访谈节目,于9月25日上午10时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法律援助主题园区播出。
本期节目邀请兴安盟律师协会副会长孙凤岩、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察尔森镇联合嘎查人民调解员赵永胜做客节目,介绍农村牧区普法宣传工作,交流推介基层干部群众学法用法的具体实践和创新尝试,分享用乡音讲案例、用案例讲法律、用法律解难题的故事,实现精准普法,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兴安盟律师协会副会长孙凤岩)
作为法治宣传员,我们选派“律师挂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副站长”,探索提升乡村普法精度与深度。我们深入田间地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帮群众解维权困境。
作为矛盾纠纷调解员,我们组建了白桦女律师法律服务团,依托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宅基地、婚姻家庭、土地承包等常见矛盾调处。女律师们发挥专业优势,用女性特有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传递法律温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维护乡村和谐稳定。
作为权益守护者,在“万名律师进乡村”活动中,我们与兴安盟1005个嘎查村(居)签订服务协议,为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审查提供专业意见,协助乡村依法治理,并为村民提供法律援助,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筑牢法治根基。
(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察尔森镇联合嘎查人民调解员赵永胜)
“八五”普法期间,我们结合嘎查生产生活实际,通过普法讲堂、田间地头微宣讲等形式,向农牧民普及民法典、草原法、土地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婚姻家庭、邻里纠纷、草畜平衡等与农牧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典型法治案例,提升群众法治素养。我们定期排查草场耕地界限、草畜群归属、宅基地等易发的矛盾隐患,调解矛盾纠纷时引用相关法律规定,并融入村规民约,积极引导双方依法维权。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