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爷爷为我打月饼》到全民“爆改月饼”,中秋节味儿为何变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18:16 1

摘要:在网红经济火爆的今天,“爆改月饼” 火爆实属正常。让张爷爷怀念的,是热闹背后有没有人会问一嘴:我们在追着月饼花样翻新的同时,还能否找回那年中秋节的味道?还能否记得曾经的那些人和事?

凌晨两点,秋日的风,贼凉飕飕。

在北京百子湾的直播间里,网红主播喊着 “藤椒牛肉馅红月饼,最后 300 单”;

在不远处的老胡同里,72 岁的张爷爷拿着老照片,凝视着,眼圈都红了 。

今年 “爆改月饼” 在全国火得一塌糊涂:螺蛳粉馅嗦得出红油,黑松露款标价上百,老字号也跟风做 “星空流心”,包装带灯光特效……

电商数据更扎眼:“猎奇月饼” 搜索量涨 320%,相关话题阅读破 10 亿,朋友圈一半晒打卡、一半吵 “五仁该不该淘汰”。

在网红经济火爆的今天,“爆改月饼” 火爆实属正常。让张爷爷怀念的,是热闹背后有没有人会问一嘴:我们在追着月饼花样翻新的同时,还能否找回那年中秋节的味道?还能否记得曾经的那些人和事?

01 爆改月饼,不是用来吃的

有人说,“爆改月饼”之所以火,是因为 “年轻人爱尝鲜”。事实并非如此。

上周,同事小周抢了麻辣小龙虾月饼,坦言 “不是好那口,辣得烧心,很难吃,但拍照很好看 —— 中秋一个人在出租屋,朋友圈里发新奇的东西,才能拉近亲友的点赞和问候,才有存在感”。

这话我和其他同事说了,都感慨很久,这是他们的心声呀。

现在的中秋早没了 “围坐分月饼、听爷爷讲嫦娥” 的那味儿。年轻人跨省打工,三成能回家就不错;就算聚了,也是各刷手机,没人聊 “偷吃月饼被外婆骂” 的旧事。月饼成了社交道具,要新奇、要好看,却没人想 “中秋该有的味道”。

曾经儿时唱着的《爷爷为我打月饼》,歌声带我们找到了中秋味,那是因为歌声带着爷爷回到我们身边,带着对爷爷和那些回忆回到了我们身边,那是幸福的过节味道。现在的“爆改月饼”满足的新奇特的刺激和存在感,是热闹背后的阑珊,是精神失落中的挣扎,当然不一样。

所以说,爆改月饼的火,本质是在找仪式感和存在感 —— 团圆淡了、故事没了,只能靠网红口味给节日 “刷存在感”。

可这种仪式感是飘的:网红味过俩月就忘,包装扔了就没,真正扎心的,是那些回不去的中秋节,以及渐行渐远的长辈记忆,那些人那些事,我们如何才能挽留住?

02 淡忘的节味,淡忘的那些人和事

你还记得小时候,妈妈提前半个月就为中秋忙开的场景吗?我记得,那是因为我妈妈总给我念叨着她那时的中秋。

中秋将至,外婆提前十天就准备上了,泡红豆,蹲柴火灶前熬豆沙,蓝布围裙映着火星,糖浆起泡时满院甜香。月饼是瓷碗底压的,边缘不齐却埋着蜜枣,“吃了甜,全家日子甜”。

那晚她和舅舅抢月饼,外公就说:“你太爷爷当年把月饼切四瓣,自己一口舍不得吃,说看我们吃就甜。”

现在外婆不在了,妈妈连熬糖浆放多少糖都记不清;外公的故事,只剩 “太爷爷舍不得吃月饼” 这一个家族传了很多辈的梗。

原来,现在变淡的不仅仅是节味,更是我们父母和家族长辈的那些故事,都在渐渐淡忘了。怎么样才能对抗遗忘?

这让我想起,去年我们胡同里张爷爷的事,他找到专门为全国百姓写家史和回忆录的银河家史,手里攥着老照片回忆满满,忆及往事,如数家珍:“我妈烤月饼要盯灶火,我爸添柴哼老歌,弟弟偷吃被轻拍手背 —— 这些带着家族烟火气的事如果忘了,咱家中秋节也就没味了。”

银河家史的编修官耐心倾听、专业引导,从张爷爷的家族传承到小时候成长的故事、从上学到参加工作的故事、从搬家到买车买房的事、从退休后的旅游交友到买保健品被坑,从这一生坑坑洼洼的经历和反思到人生的心路历程和智慧……想着想着,张爷爷眼圈都红了。银河家史的老师从专业角度,帮张爷爷整理回忆录,抢救了那些珍贵的人生回忆和家族记忆。

我终于明白,现在物质已经非常丰富,我们为什么走着走着,却那样地孤独。

我终于明白,记忆在,人就一直在,家族的精神和爱,就会一直陪伴着我。如果没有了记忆,一切就真的将随风飘散,一辈辈人,就得继续从零摸索,探索新奇特,又在新奇特中迷失。

03 中秋唠唠嗑,唠完怎样才不会回头就忘

前几天在超市,见小姑娘嫌五仁 “老土”,就像我们总觉得长辈的记忆过时,等长辈不在了才懂,那些 “老土” 里藏着最暖的牵挂、最真的温暖、最朴素的智慧和最美的回忆。

这个中秋在尝鲜“新奇特”的同时,我们也别忘了拉着长辈唠唠嗑,问问奶奶是如何做月饼的,听听爷爷偷吃月饼的趣事,问问长辈过去的那些事,找找长辈过去的老照片问问里边的故事。千万记得,别聊了就忘了,不妨写下来,为长辈写一份回忆录,记下他们美好的回忆、把一生的心路历程和坎坷不易写到家史里 —— 记下来,就是精神传家宝。

要敢于去写,别让那些记忆遗忘了,别太在意文笔好与不好。如果担心记不全,或者精力不够,或者想写得更专业一些,让回忆更有立体感,您找银河家史就好。

就像帮张爷爷那样,他们会陪着长辈慢慢回忆,用“四维定位法”和记忆辅助工具帮助长辈慢慢梳理,把那些珍贵的记忆写进回忆录,配上老照片,印成代代相传的书。这书是你的念想,想外婆了翻到熬豆沙的段落,就像闻见甜香;是孩子的礼物,让他们知道家族的中秋不只有网红味;更是家族的根,能一代代传下去。

爆改月饼是当下的火爆,可回忆录里的故事会温暖我们一辈子,家史里的智慧会滋润数代人。

这个中秋,坐下来听听长辈的故事吧 —— 那些家常话里,藏着最珍贵的团圆。

来源:银河家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