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用好文物资源,讲好抗战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人类的浩劫——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永恒的记忆——南京大屠杀文献展”引入我省,举办为期2个月的展览。此次展览填补了我省在抗战主题宣传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用好文物资源,讲好抗战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人类的浩劫——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永恒的记忆——南京大屠杀文献展”引入我省,举办为期2个月的展览。此次展览填补了我省在抗战主题宣传教育方面的空白,使更多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得以直面历史真相,感受和平的来之不易,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激发全省各族群众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热情。
历史不仅定格于88年前的寒冬,更深深回响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自9月5日开展以来,两大展览已吸引数千余名观众走进展厅,全省各市州宣传部门、省直单位、大中小学师生、中央驻青及省内国有企业职工、驻青部队指战员、旅游从业人员及社会各界群众踊跃参观,累计接待观众5000余人,已预约观展人数2000余人,单日最高参观量达700人次。这场跨越时空的凝视,已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溯,更演变为一场关于和平、人性与未来的公共思考。
二十余天来,感动持续升温。展厅中,众多年轻面孔在史料前驻足凝望,情绪从震惊、悲痛渐入沉思——历史的重量,让他们对今日的和平倍感珍惜。不少家庭携子同来,父母低声讲解的身影,构成传承历史记忆最动人的课堂。“铭记历史,吾辈自强”“愿世界和平”……留言簿上一笔一画写下的感言,成为历史与当下最直接的情感连结。本次展览也引起媒体广泛关注,今日头条、中国新闻网、中国文物报、青海日报、青海电视台、西海都市报、西宁晚报、西宁广播电视台等41家媒体通过新闻报道、随机采访等形式进行多角度传播,累计发稿140余篇,阅读量达百万次。
展览已成为大中小学生重要的社会实践课堂,它并非简单的仇恨教育,而是基于史实的生命教育、人权教育与和平教育。青海省博物馆结合“永恒的记忆——南京大屠杀文献展”,将西宁市虎台中学初二年级的历史课堂搬进展厅,创新采用PBL项目式学习模式,将学生分为“暴行证据组”“人道之光组”“战后审判组”与“和平传承组”,通过观展、史料搜集与实证分析,揭露侵华日军暴行真相,打造出一堂沉浸式思政教育示范课,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与国际视野。
“人类的浩劫——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分为八个部分,客观呈现1937年12月13日后日军侵占南京期间实施的烧杀淫掠暴行,深刻揭示这场人类文明史上的浩劫,呼吁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永恒的记忆——南京大屠杀文献展”则汇集来自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等地的珍贵档案,展出受害方、加害方与第三方文献近300件,涵盖研究著作、普及读物、论文集、智库报告、公祭主题出版物及多语种翻译成果,真正让历史说话,以史实发声,激励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我们诚挚邀请您,在繁忙中抽身前来,于凝固的历史与流动的思想间,铭记历史,凝聚力量,共同守护历史的真相与永恒的和平。
展览时间
2025年9月5日至11月20日
(9:00—17:00)
展览地点
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一楼展厅(西宁市城北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经二路21号)
来源: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