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句“禁止关注是账号问题”,这是张雪峰轻描淡写地带过了他在全网遭遇的集体禁言。这位曾让无数家长疯狂刷屏“求补货”的网红导师,其多平台账号同时被限制关注的背后,应该远非简单的技术问题那么简单!
一句“禁止关注是账号问题”,这是张雪峰轻描淡写地带过了他在全网遭遇的集体禁言。这位曾让无数家长疯狂刷屏“求补货”的网红导师,其多平台账号同时被限制关注的背后,应该远非简单的技术问题那么简单!
9月24日,张雪峰在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的账号同时被禁止关注。平台给出的理由大同小异:“因违反法律法规或社区公约”。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账号并未被封禁,历史内容依然可看只是不能再增加新粉丝。
张雪峰抖音号最后一次更新视频是在9月19日,内容依然是为家长解答专业选择问题。而早在今年5月31日的直播中,他含泪鞠躬告别的画面,如今看来更像是一场预兆。
当网友在9月24日发现无法关注张雪峰的各平台账号时,记者转向张雪峰团队寻求答案,客服人员的回应同样模糊不清:“不清楚呢,这里反馈下,您后续看下。” 与此同时,尽管张雪峰本人账号异常,但其旗下“张雪峰讲升学规划”等关联账号仍在正常直播带货。
之前有网友就在讨论,张雪峰天价课程与撕裂的教育现实的相关问题。还引起不小的热议。其实,张雪峰的商业版图远不止免费内容。2024年高考季,他团队推出的志愿填报课程高达17999元,仍有家长趋之若鹜。甚至有18999元的“圆梦卡”在10分钟内售罄,引发家长疯狂刷屏“求补货”。
在这些天价课程背后,是当代家长对教育信息差的焦虑。一位河南周口的陈女士坦言:“这笔钱是我们全家五个月的菜金,可儿子的未来不能赌。”很多家长报志愿困难的痛点背后,是教育信息差的缺失。
据教育部《2023高考志愿填报现状白皮书》显示,全国78.6%的家庭在填报志愿时存在决策困难。
张雪峰的厉害之处在于,他用“说人话”击穿了教育官僚体系的专业术语壁垒。他诸如“金融专业?家里没矿别碰!”“生物专业?赶紧跑!” 这类直言不讳的建议,虽然粗糙,却直击家长痛点。
张雪峰为什么能受家长喜欢?又为什么能引发巨大共鸣,在于他撕开了教育公平的幻觉。他直白地告诉学生:不同阶层有不同的路。对于想学金融的普通家庭孩子,他会直接问“家里有没有资源”。没资源?那就别走这条路。这种实用主义哲学,实质上是中国教育分流现实的一面镜子。张雪峰推荐的路线往往基于家庭资源禀赋,农村家庭成绩一般的学生,他会建议考虑村医等稳定职业。这不是理想主义,而是赤裸裸的现实主义。
有网友认为,张雪峰讲的其实是教育分流的核心真相——真正分流的不只是成绩,更是家庭条件。当他在直播中眼含热泪地说出“我尽力了”时,那些花高价购买其课程的家长,似乎找到了对抗教育焦虑的救命稻草。
也有网友指出,张雪峰“越界”,教育是国之大事,不是教育出现问题,而是监管不到位。总之,张雪峰的争议从未停止。2023年,他关于“新闻无用论”的言论引发轩然大波。随后,“文科都是服务业”的论断又冲上热搜。这些言论虽然迎合了部分人的实用主义心态,却被批评为片面和误导。
他直言不讳的风格虽受欢迎,却也可能触及了红线。当他说自己“动了太多人的蛋糕”时,或许已预感到可能到来的监管。教育领域作为社会流动的重要通道,其敏感性不言而喻。
在当今经济环境下,教育系统承担着双重使命:既要传授知识,又要通过“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延缓就业压力。张雪峰式的指导,虽然满足了个体家庭的短期需求,却可能与整体社会需求产生偏差。
来源:俺们村儿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