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莲有大用?医生坦言:榴莲对这几种慢性病有好处,建议多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10:51 1

摘要:“血糖高,别吃榴莲!”“胆固醇高,榴莲是炸弹!”在很多人印象中,榴莲几乎是慢性病患者的“禁果”。但你知道吗?近几年在营养代谢领域的研究中,榴莲却悄悄“翻身”了。看似油腻、甜腻、热量高的它,居然对几种常见慢性病有潜在益处

“血糖高,别吃榴莲!”“胆固醇高,榴莲是炸弹!”
在很多人印象中,榴莲几乎是慢性病患者的“禁果”。但你知道吗?近几年在营养代谢领域的研究中,榴莲却悄悄“翻身”了。看似油腻、甜腻、热量高的它,居然对几种常见慢性病有潜在益处

甚至一些医生开始在门诊中建议患者“适量吃点榴莲”。这是误传,还是颠覆性的发现?

先别急着扔掉手里的榴莲。我们得先弄清楚:榴莲到底是不是营养“炸弹”?它的热量真的高得离谱吗?慢性病患者究竟能不能吃?哪些人吃了反而对身体更好?

这个让人又爱又怕的水果,或许,比你想象得“靠谱”。

榴莲确实属于高热量水果,每100克果肉大约含有147千卡,几乎是苹果的3倍。但热量高≠危险,关键在于它的营养密度

榴莲的糖分以果糖葡萄糖为主,升糖速度相对温和。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钾元素、维生素C、植物甾醇和多种天然抗氧化物,营养价值非常高。

榴莲中的短链脂肪酸比例较高,这类脂肪不像动物脂肪那样容易引发动脉硬化,甚至可能改善某些代谢状态

听起来像笑话,但研究真的发现——适量摄入榴莲,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2023年《营养与代谢研究》期刊发布的一项马来西亚临床研究中,科研人员让一组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小量榴莲果肉(约80克),持续6周。

结果显示:他们的餐后血糖波动更小,空腹胰岛素水平略有下降

这背后的机制可能跟榴莲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和膳食纤维有关,它们能够延缓肠道对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糖尿病患者不能“放开吃”,但在总碳水控制前提下,用榴莲替代部分精制甜食,是一种更优选择

在控制血压的饮食原则中,有一个核心关键词是“钠钾平衡”。现代人普遍钠摄入过多,而钾摄入严重不足,增加了血压波动和心血管风险。

榴莲是少数高钾水果之一,每100克果肉含钾约436毫克,远高于香蕉、橙子等常见水果。

钾能帮助扩张血管、促进钠排出、调节心率,对高血压患者尤其重要。对一些服用利尿剂的患者而言,适量补钾更是必须的。

患有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高钾食物,但对于轻中度高血压人群来说,榴莲可以成为饮食中的“稳压助手”。

很多人担心:榴莲吃起来那么“油”,是不是含有很多胆固醇?榴莲本身不含胆固醇,因为它是植物。

榴莲中含有一种天然成分——植物甾醇,这是一类结构类似胆固醇的物质,它可以竞争性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LDL水平)。

2022年《亚洲临床营养杂志》的一项人群观察研究结果也指出,常食用榴莲的人群,其血脂水平总体优于不食用者,尤其在“好胆固醇”(HDL)水平上有明显差异。

别再被口感骗了。榴莲虽然香浓,但它的脂肪结构和动物脂肪完全不同,对心血管健康反而可能是加分项。

便秘不是小事,背后往往是肠道菌群失衡。榴莲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很高,尤其是果胶,能为肠道有益菌提供“食物”,促进益生菌生长。

近年来研究也发现,榴莲中的膳食纤维经过肠道发酵后会产生丁酸盐,这是一种对结肠有保护作用的短链脂肪酸,有助于修复肠道屏障、抑制炎症反应

对于那些因久坐、饮水少、压力大引起的功能性便秘人群来说,适量吃榴莲可能比吃泻药更温和有效

榴莲虽好,也不是人人适合。

肾功能减退者,尤其是透析患者,应严格控制钾摄入;严重肥胖或代谢综合征者,需控制总热量;胃肠功能弱者,吃太多榴莲可能胀气或腹泻。

榴莲属于“温热性”水果,本身体质偏热或在炎热季节大量摄入,可能引发口腔溃疡、上火症状

“适量”是关键。建议每次食用控制在100克以内,大约是三四瓣果肉,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

榴莲虽不能“包治百病”,但若用得巧,它完全可以成为慢性病饮食管理中的一个“加分项”

· 用榴莲果肉代替甜点、奶油或高糖加工类零食,不仅减少添加糖,也增加营养密度;

· 搭配高纤维食物(如粗粮、坚果)一起吃,有助于延缓血糖上升;

· 榴莲可与酸奶混合制作健康布丁,兼顾口感与益生菌补充;

· 吃榴莲前后注意补水,避免“上火”;

· 有基础疾病者,建议在空腹血糖或血压稳定时食用,避免剧烈波动。

榴莲不是神药,也不是毒药。它是一种营养高度集中的天然食物,关键在于认清它的成分、作用和适量原则。

在慢性病管理日益强调“个体营养干预”的今天,我们需要的不只是限制,而是找到与身体“和解”的方式。榴莲,恰恰是一个典型例子:看似“危险”,实则可用。

别再让刻板印象阻挡了你与好食物的缘分。下一次,当你在水果摊前看到那一颗颗“带刺的黄金炸弹”,或许可以不再犹豫。

让榴莲,成为你饮食中既享受又健康的一环

参考文献

Mohamad,M.I.,etal.(2023).Effectsofdurianfruitintakeonglycemiccontrolin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Arandomizedcontrolledpilotstudy.《营养与代谢研究》,45(3),178-185.

Tan,Y.L.,etal.(2022).AssociationbetweendurianconsumptionandlipidprofileamongMalaysianadults.《亚洲临床营养杂志》,34(2),95-102.

声明: 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急救健康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