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超第24轮上海申花与山东泰山的对决落幕多日后,马纳法的手球争议终于迎来官方定论。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在20250923期评议中明确表示,参考国际足联裁判专家意见后,无法证实马纳法存在手球犯规,最终支持当值主裁的原判 。
中超第24轮上海申花与山东泰山的对决落幕多日后,马纳法的手球争议终于迎来官方定论。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在20250923期评议中明确表示,参考国际足联裁判专家意见后,无法证实马纳法存在手球犯规,最终支持当值主裁的原判 。
这场争议始于比赛第7分钟,山东泰山球员传中时,皮球疑似接触到禁区内申花球员马纳法的手臂。但主裁麦麦提江未做判罚,VAR裁判顾春含也未介入,这一处理当即引发泰山方面强烈不满,赛后俱乐部正式申诉,认为马纳法手球阻止了有效进攻,应判点球并出示黄牌 。慢镜头显示球确有触碰,但接触部位是大臂还是小臂、是否在规则界定的“腋窝以下”范围,成为争议核心。
足协评议组的最终结论聚焦于证据局限性:尽管马纳法存在“跳向球路、张开手臂扩大身体范围”的动作,但现有视频无法清晰证实接触点处于规则规定的手球判定区域。同时评议组澄清,转播画面中主裁指向耳机的动作仅是常规沟通,不代表VAR介入,进一步坐实了原判的合规性 。这一结果让当值主裁麦麦提江摆脱了舆论压力,避免了职业生涯受影响的风险。
然而官方定论并未平息所有争议。有球迷对比同期赛事发现,类似手球场景曾出现点球判罚,质疑判罚标准不一。更有声音指出,高清转播画面可捕捉到触球细节,足协提交的证据却“失效”,且主裁与VAR的沟通录音未公开,透明度引发质疑。国际足联“无法证实”的表述也被解读为并非绝对否定手球,只是证据不足,为争议留下了延续空间。
从赛场争议到官方评议,马纳法手球事件折射出足球判罚中证据与规则的复杂博弈。足协虽以国际足联意见为依据给出结论,但判罚标准的统一性与评议过程的透明度,仍需在未来的赛事管理中持续完善。
来源:体育见析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