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曼昱回来了,可名单里偏偏没有林高远”——这条热搜下的评论区,短短两小时就冲了七万条,有人拍桌子说教练组赌命,有人冷哼“周启豪是谁”,更多人盯着那行小字:去年女团决赛,国乒被日本三比一掀翻,创下五十年来最惨一败。
“王曼昱回来了,可名单里偏偏没有林高远”——这条热搜下的评论区,短短两小时就冲了七万条,有人拍桌子说教练组赌命,有人冷哼“周启豪是谁”,更多人盯着那行小字:去年女团决赛,国乒被日本三比一掀翻,创下五十年来最惨一败。
那场球很多人没敢二刷。
王艺迪被张本美和连穿两分,孙颖莎也崩了,镜头扫过马琳,他双手抱头,指甲盖掐得发白。
第二天训练馆里,王曼昱把护腰勒到最紧,一声不吭打了三筐球,腰伤裂了也继续蹲,那场景队医后来回忆“像看锯木头,咔咔响”。
于是今年名单一出,大家秒懂:女队四个主力,三个是去年输球的当事人,唯一新增的是王曼昱——官方话术叫“补齐短板”,翻译过来就是“找日本人算账”。
她最近确实杀疯了。
WTT新加坡站,她遇见早田希娜,直接轰出11:3,赛后技术统计写得很直白:前三板得分率88%,对手接发球冒高率42%。
更关键的是,她对日本主力已七连胜,队内给她起的外号从“鳗鱼”升级成“清道夫”。
但复仇剧本不是单线任务。
朝鲜金琴英的长胶怪球,去年把孙颖莎逼到决胜局9:9,最后靠一个才过关;这次亚锦赛球台是印度当地品牌,弹性比国内训练台低7%,球一掉就往下栽,最怕长胶卸力。
教练组已经让陪练把胶皮换成同款长胶,每天加练半小时“摸飘球”,就为了让孙颖莎适应那种“像踢到湿棉花”的触感。
男队那边争议更大。
周启豪世界排名33,却挤掉第11的林高远,微博下面高赞评论只有四个字:“他凭啥?”
凭的是教练组手里一张A4纸:过去六个月,周启豪两碰松岛辉空,全部拿下,第二局还打出11:1;队内模拟赛他又把樊振东逼到第五局,最后靠一个逆旋转发球直接得分。
刘国梁在封闭集训总结会上只说一句:“我要的是能咬死日本的人,不是资历表。”
林高远落选原因也简单:外战七连败,输的还不全是高手,世界排名60的伊朗小哥也能把他拉下马。
教练组把数据往桌上一拍:关键分成功率38%,比队内平均低19个百分点,等于每十个关键球就丢六个,团体赛谁敢押?
可冒险就有风险。
周启豪上一次打洲际团体赛还是2019,上场后腿抖到裁判提醒他“站线内”,这次直接拉到亚锦赛,一旦失手,骂声会比当年“让二追三”还惨。
教练组也留后手:小组赛让向鹏打头阵,周启豪只排第三场,真扛不住还能换梁靖崑顶上。
赛程是另一只老虎。
北京大满贯9月30日刚打完决赛,10月7日亚锦赛就开拍,中间只隔六天,飞行距离五千公里,主力们要在飞机上倒时差。
队医的行李箱里塞了八条弹力绷带、两罐肌贴、一整盒助眠褪黑素,就怕老伤在异国复发。
更细的是伙食,印度赛区过去出过“黄油羊排事件”,队员吃完拉肚子,这回后勤组自带三十斤挂面、十箱榨菜、两电饭煲,酒店走廊天天飘着葱花味,被外国选手投诉“香味干扰”,国乒干脆回一句:“赢了我们就不煮了。”
说到底,名单就是一张赌桌。
女队押王曼昱的腰能撑住,押孙颖莎不再怕长胶;男队押周启豪的冲劲能盖过紧张,押“唯状态论”可以取代“论资排辈”。
赢了,四块金牌能把去年失利的照片永远压箱底;输了,热搜标题都想好了——“国乒史上最豪赌翻车现场”。
球台摆好,骰子已经掷下。
观众能做的就是盯直播,看王曼昱能不能继续当“清道夫”,看周启豪腿还抖不抖,看孙颖莎遇见金琴英时,能不能把那颗像湿棉花的球一把拍死。
竞技体育的残忍就在于此:名单可以开会讨论一千次,最终决定命运的,只是一颗在灯光下微微晃动的乒乓球。
来源:分秒必争钢琴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