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美国大使馆用中文“下战书”,因为载人登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18:48 1

摘要:2030年中国人登月”这条热搜刚挂上去,美国那边就把阿尔忒弥斯III任务悄悄往后挪了一年。朋友圈里有人调侃:NASA的PPT比火箭先上天。听着像段子,但数据不会撒谎——猎户座飞船的热防护罩还在返工,星舰着陆器连在轨加注都没跑通,而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去年

2030年中国人登月”这条热搜刚挂上去,美国那边就把阿尔忒弥斯III任务悄悄往后挪了一年。朋友圈里有人调侃:NASA的PPT比火箭先上天。听着像段子,但数据不会撒谎——猎户座飞船的热防护罩还在返工,星舰着陆器连在轨加注都没跑通,而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去年已经稳稳落回地球。

一边是SpaceX第十次试飞刚把二级飞船扔进印度洋,一边是中国长征十号重型火箭的样机已经竖在厂房里。美国把登月押宝在一艘需要“空中加油”才能往返月球的星舰上,中国却选了更老派也更保险的两舱构型:飞船自己回家,着陆器留在月球。就像有人爱开特斯拉跑长途,有人宁愿高铁加打车——后者不一定酷,但准点。

最微妙的是舆论场。美国大使馆一句“中文战书”被群嘲后,NASA局长转头在听证会上说“不能让中国先插旗”。听起来像冷战剧本,可预算单暴露了底气:阿尔忒弥斯计划已经烧掉420亿美元,超支部分够中国再发二十次嫦娥。而中国航天局的发言人每次被问到登月时间表,回答永远是“按计划推进”——翻译过来就是:我们没空打嘴仗,在干活。

当然,星舰要是真能搞定在轨加注,确实能把100吨物资一口气送上月球,这相当于直接运过去一座小基地。但就像六代机竞赛里F-X项目卡在发动机一样,星舰卡在了“怎么在太空加油不爆炸”这种基础问题上。中国这边没急着炫技,先把月面着陆器的热试车做了三遍,每次都在戈壁滩上烧到燃料见底——稳得像个老会计。

说到底,这场竞赛比的从来不是谁的PPT更科幻,而是谁能在爆炸预算和爆炸火箭之间找到平衡。美国选择了马斯克这条鲶鱼,赌的是技术跃迁;中国继续用国家队模式,赌的是系统工程不犯错。两种路线,两种性格,就像有人熬夜追星舰直播等爆炸,有人第二天醒来直接看官方通稿——反正月亮不会跑,先上去的,一定是把风险算清楚的那个。

来源:热情的远山xt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