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正变得越来越矮?勉强冲到一米七,难道真是基因缺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4 18:03 1

摘要:最近几十年,全球大多数国家的人都在长高,可日本却走上另一条路——他们的身高不光停止增长,还开始往回缩。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文/红墨

编辑/世界

最近几十年,全球大多数国家的人都在长高,可日本却走上另一条路——他们的身高不光停止增长,还开始往回缩。

日本自己的调查数字显示,90年代末出生的年轻男女,平均身高比他们的父母那一代要矮,男的少了0.6厘米,女的少了0.2厘米。

跟中国和韩国比,日本的身高排名也掉得厉害,以前在东亚数一数二,现在倒成了垫底。

日本年轻男性的平均身高,已经比中国同龄人整整矮了3厘米。

日本列岛上最早的居民是绳文人,他们生活在资源有限的岛屿上,为了适应环境,身材长得比较矮小。

考古发现告诉我们,那时候的成年男性,平均身高大概只有155厘米。

这种体型其实是一种生存策略,在食物不够充足的环境里,身体小一点,需要的能量就少一点,更容易活下去。

后来,从东亚大陆来了一批移民,他们改变了日本的人口结构。

这些中国人不仅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带来了新的基因。

这次人口融合让日本人的身高有了明显提升,平均涨到了165厘米左右。

大陆移民的到来,就像给日本人口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们种田、织布、造工具,生活条件改善了,营养跟上了,个子自然就高了。

到了唐朝,佛教传进日本,很快流行开来。

天皇一道命令,全国开始禁止吃肉,这一禁就是1200多年。

长期吃素,营养跟不上,再加上皇室喜欢近亲结婚,日本人的身高又掉回去了,降到155厘米左右。

那时候,外面的人都叫日本“倭国”,这么长时间的素食习惯,对整个民族的体质影响特别大。

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孩子们生长发育受影响,一代代人就这样矮了下去。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终于解除吃肉禁令,那时候经济还不发达,普通人能吃到的肉和奶制品很有限。

直到二战时期,日本军人的平均身高还只有156厘米,整个民族的身材还是偏矮小。

政策放开了,但习惯和经济条件限制,肉食并没有马上成为日常。

老百姓的餐桌上,主食还是米饭和咸菜。

1950到1980年这三十年,日本经济飞速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吃得好了,蛋白质摄入多了,日本男性的平均身高猛增8厘米,从163厘米左右涨到171.46厘米,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那时候的日本家庭,餐桌上开始经常出现肉、蛋、奶。

学校给孩子们提供营养午餐,牛奶成了标配。

这一代孩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所以他们能长得比父母高很多,另外一个原因,也影响着日本人的身高。

混血人口的影响

二战结束后,美军在日本驻扎,留下不少美日混血儿。

这些混血孩子一般个子都比较高,他们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日本人的平均身高。

不过混血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算大,对整体身高的影响主要还是靠本土居民营养改善。

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之后,经济就一直不太好。

2021年的统计数字显示,日本人平均一年吃的谷物还不到100公斤,肉类消费大概50公斤,比中国人的70公斤少了一大截,营养状况确实令人担心。

经济不好,老百姓在吃上的开销就会收紧。

便宜的碳水化合物吃得多了,贵的蛋白质食物吃得少了,这对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影响最大。

日本经济崛起的时候,美国感觉自己的产业受到了冲击,就想办法应对。

1985年签了《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升值,日本的经济泡沫越吹越大,最后破掉了。

美国还通过文化输出影响日本,他们悄悄推广“矮小审美”,让日本人觉得个子矮一点反而好看。

他们推广“低体重新生儿更健康”的理论,被日本接受后,就对孕妇体重控制特别严格。

结果就是,日本出现了大量低出生体重的婴儿。

《朝日新闻》曾经报道过,日本医院普遍要求孕妇增重不超过8公斤,这直接导致了新生儿体重偏轻。

这些孩子从小底子就弱,长大后身高自然受影响。

在媒体宣传上,美国通过电影、电视剧和广告,塑造“娇小=可爱”的审美标准。

日本社会慢慢接受了,女性理想身高在150-155厘米的观念。

很多日本女孩为了不长高,在青春期故意少吃东西。

学校老师经常发现,有些女生午餐只吃一点点,问起来就说“怕长太高没人喜欢”。

这种审美观念,已经深入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

走在东京涩谷的街头,随处可见广告牌上的模特都是娇小可爱的类型。

百货商店里,最大码的女装也只相当于中国的中码,有意思的是,这种“身高干预”不光发生在日本。

身高政治

最近几年,国际上也有一些针对中国人饮食习惯的舆论。

2014年,英国《经济学人》发了篇文章叫《猪的帝国》,说全球变暖要怪中国人吃太多猪肉。

2018年,美国《大西洋月刊》说中国人爱吃肉威胁环保。

2020年,《时代周刊》又呼吁中国人少吃肉。

这些文章背后有个数据很说明问题:从1985年到2019年,中国男性平均身高长了将近9厘米,涨幅世界第一;女性身高涨幅世界第三,已经是东亚最高。

这种身体素质的提升,显然让有些国家坐不住了。

日本《读卖新闻》曾经做过一个系列报道,跟踪调查了东京一所小学学生三十年的身高变化。

报道发现,90年代后期出生的孩子,身高增长明显放缓,甚至出现了下降趋势。

记者走访这些家庭发现,他们的饮食结构确实发生了变化——肉类和奶制品的消费量比上一代人在同龄时期要少。

日本的身高问题,表面上看着是营养和遗传的事,其实背后藏着经济、文化和国际政治的复杂博弈。

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国民的身体素质已经不光是健康问题,更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面对外来的文化影响和舆论压力,得保持清醒头脑,坚持科学发展的路子,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民族的健康和我们国家的未来。

来源:云蘅不姓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