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丰登高台”系列活动在高台县西部辣椒产业园启幕。现场庆丰收文艺演出精彩纷呈,农业科技新成果集中亮相,特色农产品、地道乡土美食琳琅满目、香气四溢,既展现了高台农业的蓬勃生机,更激发了农民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与干劲。
9月23日,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丰登高台”系列活动在高台县西部辣椒产业园启幕。现场庆丰收文艺演出精彩纷呈,农业科技新成果集中亮相,特色农产品、地道乡土美食琳琅满目、香气四溢,既展现了高台农业的蓬勃生机,更激发了农民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与干劲。
欢庆的氛围中,记者深入高台千亩辣椒基地、现代化蜜瓜产业园等地,记录了丰收与乡村振兴的生动画面。
科技赋能 绘就丰收画卷
金秋时节,高台县南华镇胜利村千亩辣椒示范基地里,辣椒挂满枝头,村民们忙碌采摘。相邻的成号村千座钢架大棚内,“耀农小蜜”“祁汁果”等品牌蜜瓜通过“云仓+电商”发往北上广高端市场,价格不菲但供不应求。合作社负责人赵海介绍,大棚规避自然风险,滴灌技术提升蜜瓜糖度,叠加昼夜温差,使糖度稳定在16%以上。同时,错峰上市让批发价显著提升。据介绍,该模式已复制到黑番茄、串收番茄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平均溢价30%。预计2025年全县蜜瓜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4.3万吨,产值1.6亿元,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
高台县合黎镇北滩马八50万只优质肉羊育肥基地,创下了“30天出栏”的高台速度——羔羊进场30天至35天体重净增10公斤,日交易700只,年交易额达5000万元。“高效率源于标准化管理、订单农业与科技赋能。”该基地实行统一供羔、供料、防疫、销售,农户“代养”收益稳定、风险低。同时,与科研机构合作,为种羊植入电子耳标,实时上传分析生长数据,大幅提升了出栏率。
六坝滩的甘肃燕塘传祁牧业,则为奶牛配备了智能化管理:自动挤奶机高效作业,“智能项链”实时监测健康数据,产出的鲜奶关键指标达到先进水平。牧场还实现了生态循环,牛粪处理后反哺周边青贮玉米地,实现了减施化肥、增产增收。2025年上半年,高台县奶牛存栏量、牛奶产量稳步增长,带动了产业链发展与农民增收。
电商助力 拓宽增收渠道
好产品需好销路。在高台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内,主播们热情地推介本地特产,一位知名主播单场可售出大量辣椒面。近年来,高台县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成果,推广“丰登高台”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多款适销对路的网货产品;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破解了以往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价格波动大的难题,为优质农产品打开广阔市场。
目前,该中心已服务众多网商和企业,培育了一批本土网红与活跃直播账号,模式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中心注重人才培养,建立数据库、开展专业培训,助力“流量”转“销量”。同时,推动“电商+数字农业”融合,引导企业入驻主流电商平台、孵化网商,打造“祁连葡萄酒”“大漠紫光黑番茄”等高辨识度网货品牌,显著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与市场影响力。截至今年8月底,高台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显著。
农民幸福 共享丰收成果
高台的丰收,既在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也在乡村环境美化与农民收入增长。宣化镇田园风光成网红打卡地,上庄村古韵新貌吸引游客,巷道镇东联村“田园+工业”旅游线路特色鲜明。2024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次、综合收入喜人,乡村游贡献显著。
东联村的共享模式,让农民增收更可持续。通过农村“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村民变股民,享可观分红;村集体还利用收益提供福利,为老人发牛奶、补医保,为学生发奖学金,切实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让农民最大程度分享了产业增值收益。
站在丰收的高台眺望,不仅有绚烂的秋色,更有清晰的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从特色种植到健康养殖,从线下生产到线上销售,从单一农业到农旅融合,高台县正将资源优势、科技动能,转化为农民增收的实实在在动力。(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祁玉洁)
来源:高台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