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9月22日18时51分许,孙某驾驶小型普通客车,载着黄某到一面馆吃饭,喝了大量白酒和啤酒。
消息来源,来自头条热榜第8名,极目新闻9月23日报道。
对这一报道的简介:
2024年9月22日18时51分许,孙某驾驶小型普通客车,载着黄某到一面馆吃饭,喝了大量白酒和啤酒。
当天22时26分许,黄某向孙某索要车钥匙,独自驾车追尾董某驾驶的电动两轮摩托车。
车上载有董某3岁侄女,女友保某。
3人当场死亡。
黄某受伤。
认定书显示,黄某车速174公里/时,血液酒精含量203mg/100m1,属醉驾,认定黄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遇难者家属称,车主及肇事司机没有道歉。
2025年9月23日中院一审,择期宣判。
我是企业退休82岁老头,仅以上述报道为素材予以评论。
我免责声明,不构成侵权和传播不实信息。
1.车主孙某对这起事故是否承担民事责任?
黄某发生事故是借用孙某的车。
公安交管部门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属于黄某一方责任,根据《民法典》第1209条,由黄某承担赔偿责任。
赔偿3人的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恤金及家属处理丧事的误工费,交通费,住宿费。
车主孙某因明知黄某醉酒,还把车借给他酿成大祸,孙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过错,对这起事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如果黄某不赔或者赔不起,遇难者家属提起民事诉讼,法院以刑事带民事一并审理。
有可能法院判决,肇事车辆依法扣押,先行从孙某的交强险赔一部分,不足部分由孙某的商业险赔偿。
孙某赔偿后,向黄某追偿。
2.车主和肇事司机对遇难者没有道歉,可能会影响到黄某的刑事处罚。
肇事司机黄某和车主孙某,对遇难者没有赔偿的报道,说明黄某的犯罪不仅极为严重,而且拒不认罪认罚,态度恶劣。
没有从轻,减轻刑事处罚的情节,法院依照法定刑处罚。
3.此案为什么中级法院一审?
《刑事诉讼法》规定,四级法院两审制。
基层法院一审审理有期徒刑的案件,10年以上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最高判25年的也是在基层法院一审。
中级法院一审可能会判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从这起撞亡案由中级法院一审,说明黄某有可能被判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如果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不会在中级法院一审。
那么,黄某涉嫌什么罪名呢?
是因为醉驾,危险驾驶罪吗?
《刑法》第133条之一,醉酒驾驶机动车,危险驾驶罪是没有发生重伤,死亡重大事故的。
黄某已造成3人当场死亡,危险驾驶罪罪名对他不适用。
是交通肇事罪吗?
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撞死人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黄某来说,这个罪名太轻了。
黄某涉嫌什么罪名对他适合呢?
有可能“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他合适。
《刑法》第115条,犯这条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前面已经说了,既然中院一审,黄某不可能仅判10年有期徒刑。
中院一审没有宣判,黄某能否会被死刑?
有可能。
也许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最低判无期徒刑。
对一审判决,黄某上诉,暂不生效。
由省高院终审判决。
如果不上诉,或者检方未抗诉,过了上诉期一审生效。
来源:凡人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