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10月,辽宁省委一声令下,省监委专案组直扑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这一查,就捅了马蜂窝。原校长王彤被拿下,接着一串校领导、中层干部被留置。场面一度十分“刺激”,堪称高校版《狂飙》现实版。
2024年10月,辽宁省委一声令下,省监委专案组直扑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这一查,就捅了马蜂窝。原校长王彤被拿下,接着一串校领导、中层干部被留置。场面一度十分“刺激”,堪称高校版《狂飙》现实版。
王彤这个人,从2013年到2024年,十一年间把学校当成了自家后花园。企业主请吃饭,他来者不拒;逢年过节、女儿结婚,礼金、消费卡、白酒收到手软。更离谱的是,干部提拔、职工录用,他一手遮天,谁给钱谁上。套取资金发补贴、违规核销费用,这些操作在他眼里简直是“常规操作”。最骚的是,十八大之后还不收手,简直是在反腐高压线上“蹦迪”。
2024年3月21日,王彤被开除公职,违法所得全部没收,涉嫌犯罪的问题直接移送检察院。这一刀下去,大快人心。但细想之下,这事儿远没那么简单。一个高校校长,能腐败十一年,牵扯那么多人,说明整个系统早就烂透了。人事、财务、招标,处处是漏洞,监督形同虚设。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是整个生态出了问题。
5月15日,学校开了警示教育大会,播放了王彤等7人的腐败案例警示片。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毕竟台上台下,可能都“认识”。这种“自己人查自己人”的戏码,看得人心里发凉。高校本该是教书育人的净土,结果成了某些人捞钱的工具。教育公平?在他们眼里,就是个笑话。
纪委监委这次出手,确实够狠。风腐同查同治,不管你是吃拿卡要,还是权钱交易,一锅端。这种“刮骨疗毒”的力度,让人看到了希望。但问题来了,抓一个王彤容易,怎么防止下一个王彤出现?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今天抓了张三,明天可能冒出李四。反腐不能只靠“运动式”执法,得靠长效机制。否则,这场反腐大戏,可能只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最后说句大实话,王彤的落马,只是冰山一角。高校腐败,不是新鲜事。权力不受监督,必然滋生腐败。这次辽宁交专的案子,给所有高校敲响了警钟。但警钟能不能真正唤醒那些装睡的人,还得看后续的整改力度。毕竟,反腐不是请客吃饭,是要动真格的。希望这次,别又是“雷声大雨点小”。
来源:大事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