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盯着卫星图看了半天,一百万发炮弹整整齐齐码在俄边境仓库,朝鲜工兵连帐篷都支好了,这哪是传闻,是肉眼可见的插队。
朝鲜兵真的在乌克兰帮俄罗斯挖战壕?
我盯着卫星图看了半天,一百万发炮弹整整齐齐码在俄边境仓库,朝鲜工兵连帐篷都支好了,这哪是传闻,是肉眼可见的插队。
首尔的朋友半夜发消息,说家里电视突然插播紧急新闻,把朝鲜定性成“直接军事威胁”。
他奶奶吓得把冰箱又塞满,说万一炮声往南挪几十公里,至少家里还有泡菜配米饭。
老百姓的反应永远比外交部快。
华盛顿那边也没闲着,新制裁名单连夜打印,朝鲜几家银行直接断网。
可制裁刚落地,俄罗斯货轮已经掉头驶向清津港,每月四班,像公交一样准点,运的除了粮食还有升级军工厂的扳手。
扳手比宣言硬,能拧开生产线,也能拧松制裁。
更离谱的是,朝鲜兵在库尔斯克轮换三批,回来的人悄悄跟亲戚说:原来夜视仪这么轻,原来无人机不是神话。
话传开,平壤青年报名率蹭蹭涨,兵役局门口排队的男孩把头发剃得精光,生怕体检不过。
打仗成了出国进修,谁还怕苦。
最郁闷的是韩国情报院,他们刚把朝鲜威胁等级调高,前线美军就递话:兄弟,别光盯着三八线,俄乌那边朝鲜炮管已经发烫。
一句话,战场变课堂,朝鲜士兵刷经验,我们刷夜值班。
有人算过账,五十万吨粮食够朝鲜多撑两个月,一百万发炮弹够俄军轰三周。
两边各取所需,时间换空间,空间换话语权。
至于联合国吵成什么样,平壤根本懒得听,夜里火车照样往俄国开,汽笛声盖过谴责。
说到底,金家这次押注押的是“被需要”。
西方越封锁,俄国越伸手,手与手之间,朝鲜把自己从边缘拉到牌桌。
牌桌旁的人再嫌弃,也得承认多了一副新牌。
来源:自在原野6Vdi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