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最美医务工作者”万延永:用微光温暖童心39载,做儿科诊室永不熄灭的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10:06 1

摘要:近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首届江苏省“最美医务工作者”推选结果正式出炉,20位来自不同医疗机构和专业领域的医务工作者获得殊荣。

近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首届江苏省“最美医务工作者”推选结果正式出炉,20位来自不同医疗机构和专业领域的医务工作者获得殊荣。

作为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坚守在护佑人民健康的工作一线,用仁心守护生命、以拼搏书写担当。江苏省卫生健康委、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系列报道,进一步展现这些获奖者的动人风采与先进事迹,让医者之光点亮更多人心中的希望。

今天,我们走进连云港市赣榆区妇幼保健院,了解儿科副主任医师万延永的故事。

在连云港市赣榆区妇幼保健院的儿科诊室里,总有一道略显蹒跚却格外坚定的身影穿梭在患儿之间,他就是儿科副主任医师万延永。身患小儿麻痹症的他,在儿科岗位上工作了39年,他的诊室承载着无数家长的希望和孩子的健康。

上午不到8点,万延永的诊室门口已坐满等候的家长和孩子。不到2岁的小宇被家长抱进诊室时,小脸烧得通红,家长急切地询问:“孩子发了三天烧,白天还好好的,一到晚上就烧到三十九度,现在能挂水吗?”万延永探了探孩子的额头,耐心地回复:“能吃药的话,尽量不挂水,先吃药观察。如果反复高烧不退,要注意是不是高热惊厥或者肺炎。一旦出现头疼、呕吐或咳嗽加重,一定要及时来医院。”

这样的叮嘱,几乎每天都在这里上演。一位姓陈的家长说,她的儿子从小到大看病就认准万医生,“第一次来找他看病体验感非常好,我们就特别信任他。现在我侄子侄女生病也都来找他,周围亲戚朋友问起,都会推荐来这看。”

这份信任,源于无数细微之处的关怀。不久前的一个傍晚,临近下班,一对家长抱着发烧呕吐的孩子匆忙赶来。孩子难受得吐了万延永一身,他却顾不上擦拭,先为孩子进行检查、开化验单。家长事后十分感激,“等我们检查完再回来找医生时,已经超过下班时间四十多分钟,整个过程万医生都非常耐心,没有一点不耐烦,很感动。”

“他就是个‘不顾自己只顾病人’的人。”同事陈婕谈起万延永,语气里满是敬佩。万延永自己身体并不好,曾患甲状腺癌和肺部结节,都经历过手术治疗。“我们都以为他会多休息一段时间,可他很快又回到了诊室。”陈婕和同事们都劝万延永多休息,而他说自己不忍心,“在家里总是接到电话,就坐不住。回到医院,我踏实,他们也踏实。”

陈婕还透露,每年冬季流感高发期,儿科病人扎堆,走廊里都挤满了人,万延永每天都要接诊超过百名患儿。他每天早上七点半之前到岗,常常忙到晚上,吃饭都是匆匆吃完,就立马投入工作。

常年连轴转,身体早已发出“警报”。“现在有慢性咽炎,喷雾随身带着。”万延永看病间隙总要拿出咽喉喷雾喷两下,缓解喉咙干哑。前段时间,因长期用嗓过度、喝水不及时、饮食不规律,他患上食管反流,引发声带肉芽肿,声音沙哑到患者听不清,才去做了手术。

即便自己身体不适,他也从没耽误过病人。做甲状腺癌手术的前一天,他仍如常坐诊,神情平静如往日。不少病人家长事后得知实情,都红了眼眶。

万延永常说,自己从小身体不好,所以选择学医,既能帮助自己,也能帮助他人。谈及从医初心,他的眼神依然坚定。在他看来,医生和病人之间,“共情”很重要,“当病人复诊时开心地告诉你‘我基本都好了’,当下的心情无法形容,是很幸福、很快乐的。在门诊中我们需要共情,用爱心去交流,患者就会更信任你。”

从医39年,万延永的初心从未改变,也从未想过停下。“只要还有需要,只要我脑子反应还够灵敏,就会继续做下去,尽自己所能发挥余热。”

傍晚六点,诊室外的最后一位家长带着孩子离开。万延永站起身,慢慢舒展了一下僵硬的腰,又拿起咽喉喷雾喷了喷。诊室里的灯依旧亮着,映着他蹒跚却坚定的背影。明天清晨七点半,这盏灯还会准时亮起。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