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3日讯无棣县海丰街道电气装备产业起步于上世纪 90 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电气装备生产、销售、施工企业1200多家、1000多种产品、全国市场份额达40%的产业集群。如今,这个小镇正经历从贴牌加工到自主研发,从低端扎堆到高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3日讯无棣县海丰街道电气装备产业起步于上世纪 90 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电气装备生产、销售、施工企业1200多家、1000多种产品、全国市场份额达40%的产业集群。如今,这个小镇正经历从贴牌加工到自主研发,从低端扎堆到高端突围 ,一场关乎“立”与“破”的新旧动能转换。一边是传统电气产业的转型升级之困,一边是高端智能装备集群的崛起之势,当地如何在“破”旧局中“立”新篇,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走进海丰街道的山东国棣电力器材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围绕变压器、箱式变电站等产品加紧赶工。这批发往辽宁的1000万元订单,标志着企业成功突破低端市场,跻身电力器材高端领域。山东国棣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秀国告诉记者:“这边生产的变压器、柜子、箱式变电站、充电桩,算是比较高端的,技术含量也比较高。”
海丰街道的电气装备产业,曾一度陷入“低小散”的困境。上世纪90年代起步时,企业多以生产刻章、印章、铁件等简单产品为主,工艺落后、产品单一,还存在同质化竞争严重的问题。随着行业发展,传统模式难以为继,“破局”迫在眉睫。
转机,始于一次“走出去”的学习。为了打破企业的固有思维,海丰街道组织园区数十家电气企业,专程赴南方先进产业集群考察。“带领他们走出去,也是为他们树立一种打破传统思维的 方式,让他们树立 转型升级的想法和思维,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破除他们 同质化竞争和低端发展的 旧思想。”无棣县海丰街道帮包企业干部孙振福说。
看到南方企业高端产品占据市场主导,不少像孙秀国这样的企业负责人深受触动,考察归来,孙秀国转型意愿空前强烈,可扩大生产、引入高端设备,初步估算需要30亩建设用地,这成了制约企业升级的“拦路虎”。“通过我们积极地向上申报市重点项目,解决了一部分土地指标的问题。”孙振福说。
与此同时,当地规划产业园区扩园——规划建设无棣县智能电气装备特色产业园,投资4.5亿元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推进总投资35.5亿元的西城智能电气装备科技产业园报批。孙秀国的问题迎刃而解,并迅速启动新厂区建设,还搭建了小型研发实验室。“我们的规划就是在新的园区,上一些高端的,附加值高的 产品,让企业开辟新的赛道,而不是照搬照抄,将现有的园区直接搬过去,只有这样我们的产业才能走得更稳,经济发展才能更有韧劲。” 无棣县海丰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韩静说。
“破”的是低端产能和落后思维,“立”的是高端产品与创新模式。当地不仅搭建园区平台、解决企业难题,更聘请省直电气科研院所专家编制《无棣智能电气装备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培育龙头企业和细分领域领军者。在“立”与“破”的统筹中,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家省级“专精特新”、1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应运而生,先后获评国家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山东省智能电气装备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我们产业的发展原则就是先立后破,立起来的是高端的、附加值高的产品,让它们成为我们街道乃至全县的支柱产业,破的是同质化竞争的思维,当然我们所说的破不是全部都否定,而是立破并举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和产业结构。”韩静表示。
如今,随着鲁北(滨州)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等规划落地,海丰街道又迎来新机遇——依托新能源产业发展,推动电气装备与风电、光伏等领域深度融合。从“电气小镇”到“智能装备产业高地”,无棣县海丰街道的“立”与“破”仍在继续,而这条新旧动能转换之路,正为传统产业转型提供着生动范本。
闪电新闻记者 周建辉 无棣台 武学聪 赵延顺 吴云峰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