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交拒载背篓老人:监控画面曝光,官方回应,司机已被开除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3 20:18 2

摘要:录像中显示在关坝开明宾馆门前的公交站台,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早早来到站台候车。

谁看了不心疼!

重庆背篓老人弯腰提背篓的劲儿还没缓过来,公交就“嗖”地开走了。

网友气得直骂,谁家没个要搭车的老人?这司机心真狠!

如今官方通报,司机下场大快人心!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2025年9月17日,有人在社交平台上上传了一段监控录像。

录像中显示在关坝开明宾馆门前的公交站台,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早早来到站台候车。

他的装束很典型,拐杖斜靠在腿边,脚下是一个鼓鼓囊囊的背篓,里面装着不知是山货还是日用品。

超市老板见他站得久了,特意搬出一张塑料凳让他歇脚。

老人道谢后坐下,背篓就搁在凳子旁,偶尔还要伸手扶一扶,生怕它倒了。

116路公交车缓缓进站,车身上的线路牌在阳光下反光。

老人见状立即撑着膝盖站起身,动作明显有些吃力。

他弯下腰,双手抓住背篓的带子,试图将这个沉甸甸的家伙背到肩上。

第一次没成功,背篓太重,他稍作调整又试了一次。

就在老人终于将背篓勉强提起,准备往背上送的时候,公交车的气动门“嘶”的一声关闭了。

老人急了,嘴里喊着“师傅,等一下!”

声音在车流声中显得有些微弱。

站台边,一位穿红色外套的中年妇女见状,赶忙朝着司机的方向挥手,嘴里也在喊着什么。

然而,公交车很快消失在街道尽头。

老人保持着半弯腰的姿势,手里还提着那个沉重的背篓,愣愣地望着远去的车影。

红衣大姐摇了摇头,走过去帮他把背篓放回地上。

事后,上传监控视频的店主回忆:“我当时在店里听到老人喊声,正准备出去帮忙,哪知道车这么快就开走了。”

这段不到一分钟的监控视频,很快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

“公交车拒载背篓老人”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评论区里群情激愤。

事件发酵后的第五天,9月22日,重庆万盛经开区相关部门做出回应。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民呼我为”平台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工作人员逐一核实了视频内容、事发时间、涉事车辆等关键信息。

万盛经开区交通运输局的调查结论明确而严厉:经查,116路公交车驾驶员确实存在拒载老年乘客的行为,且“性质比较恶劣”。

这六个字的定性,基本确定了事件的严重程度。

依据《重庆市公共汽车客运条例》第四十二条相关规定,交通执法部门对涉事司机开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

与此同时,负责运营116路的重庆交运万盛公交公司也迅速行动,按照企业内部管理规定,解除了与该驾驶员的劳动合同。

但处理并未就此结束。

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亲自约谈了公交公司管理层,要求立即开展全员教育培训。

据了解,该公司随后启动了“关爱特殊群体,提升服务质量”专项整顿活动。

所有驾驶员必须参加不少于8课时的服务规范再培训,重点学习如何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乘客提供帮助。

这起事件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反响,很大程度上源于它与重庆既有形象的巨大反差。

就在不久前,重庆地铁4号线还因“背篓专线”的暖心举措收获无数点赞。

每天清晨5点多,石船站就会迎来一批特殊的乘客。

他们大多是周边农村的老人,背着装满蔬菜瓜果的背篓,赶早班地铁进城售卖。

面对这些“背篓大军”,重庆轨道交通的做法堪称教科书级别:

不仅允许背篓上车,还专门将1到5号车厢设为“背篓专区”;

站台上增设了供老人休息的桌椅;工作人员会主动帮忙搬运背篓;

广播系统里特意加入了重庆方言版本的到站提醒;

甚至在农忙季节,还会提前开启闸机,方便老人们赶时间。

一位经常乘坐“背篓专线”的老人曾感慨:“城里人不嫌弃我们,还这么照顾,真的很感动。”

这种人情味,一度成为重庆城市文明的生动注脚。

然而,116路公交车司机的所作所为,却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人们心中的温暖。

同样是公共交通,同样面对背篓老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一个冷漠以对,这种强烈的对比让市民感到失望和愤怒。

有评论尖锐地指出:“这不是打了重庆的脸吗?刚树立起来的温情形象,就这样被一个司机给毁了。”

在一片谴责声中,也有一些理性的声音在探讨问题的深层原因。

一位自称曾在公交公司工作的网友透露,现在很多公交企业对司机的考核极其严格,准点率是硬性指标。

“晚点一分钟扣10块,晚点超过3分钟扣50块,一个月工资才多少?”

在这种高压管理下,司机们形成了“到点就走”的机械反应。

某公交公司的内部人士坦言,一名司机每天要跑6到8个来回,每个站点的停靠时间都被精确计算。

“说是人性化服务,但KPI摆在那里,完不成就要扣钱。时间长了,司机也变得麻木了。”

但这能成为拒载老人的理由吗?显然不能。

还有人提出了更深层的担忧:如果仅仅开除一个司机了事,而不改变背后的管理机制,那么类似的事情还会发生。

这起事件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城市发展中容易被忽视的角落。

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如何保持温度?在强调规则的同时,如何体现人性?

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结语

人们相信,经过这次事件,这里的每一辆公交车都会开得更有温度一些。毕竟,城市的文明程度,往往就体现在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里。

参考文献:

1.《重庆一背篓老人等公交被拒载,当地回应:属实,性质比较恶劣,涉事司机已被开除》大河报 2025-9-22

2.《重庆一背篓老人等公交被拒载,当地回应:属实,涉事司机已被开除》金羊网 2025-9-23

来源:后妃秘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