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百味 | 洁白美味的茭白,它的根茎还是一味清热除烦的良药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20:27 1

摘要:《芳草百味》由广东省中医院携手广州新闻资讯广播联合打造,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提供学术支持,在医院微信公众号、广州新闻电台FM962(逢周六日下午12:30分)《周末健康课堂》推送。

《芳草百味》由广东省中医院携手广州新闻资讯广播联合打造,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提供学术支持,在医院微信公众号、广州新闻电台FM962(逢周六日下午12:30分)《周末健康课堂》推送。

本期主讲人

主持人

黄裕鹏:在南方的菜市场上,常常可以见到一种洁白如玉、形似纺锤的蔬菜,这就是茭白。茭白以其质地鲜嫩、味道清甜而备受大家喜爱,是一种餐桌上的美味。而它深藏地下的根茎--苇根,还是一味医生手中的清热良药哦。本期的《芳草百味》鹏鹏请来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的张火儒药师,同大家介绍一下这种神奇的植物。

药师

张火儒:作为蔬菜的茭白和作为中药材的苇根,还有作为谷物的菰米,看起来没什么关系,实际上它们都来源于同一种植物——菰。菰又名茭笋、茭草等,是一种禾本科菰属植物,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生长于湖沼水中,在我国南北各地的湖沼都有栽培。

茭白是菰被真菌茭白黑粉感染后,花茎受刺激就会异常膨大,而形成纺锤形肥大的肉质茎。茭白口感好,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低热量、高膳食纤维的蔬菜,经常吃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和习惯性便秘等。可切片炒食,切块炖汤,或切丝凉拌,甚至可腌制为泡菜。而传统中医认为茭白性凉味甘,具有清热除烦、止渴、通乳、通利大便的作用,适用于热病烦渴、酒精中毒、二便不利、乳汁不通等症状 ,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形容茭白味甘,无毒,去烦热,止渴,除目黄, 利大小便,止热痢,解酒毒。值得注意的是,茭白含有较多草酸,建议焯水后再行烹饪;其性凉,在食用的时候应搭配温性的食材,以平衡其凉性。

在广东地区把菰的根茎入药,称为苇根,在《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第一册》单独收录。苇根性味甘,寒。归肺、肝、胃经,具有清热化痰,透表,除烦止渴的功效。用于久热不退,肺热咳嗽,烦渴,小儿隐疹不透,感冒发热,咳嗽。需要注意的是,除广东外,其余地区“苇根”多是作为“芦根”的异名出现。《中国药典》中记载: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根茎。性味甘,寒, 归肺、胃经。功能清热生津、清胃止呕,清肺排脓,利尿。因此,现今在广东省所用的苇根与芦根是两种药材,在其余地区则多将二者视为同一药物,应用时应加以辨别。

另外,菰未被感染,正常开花结的颖果,被称为菰米。菰米又称雕胡米、雕菰米,曾被列为"六谷”之一,是古代重要的粮食作物。唐代诗人李白曾写下"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的诗句,可见至少在唐代,菰米仍是受人珍视的粮食。然而,随着水稻和小麦的广泛栽培,菰米因其产量低、收获困难等缺点,逐渐退出主食行列。在今天,菰米仍然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健康食品。现代研究表明,菰米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多种微量元素,其氨基酸组成比普通大米更为均衡,尤其富含抗氧化物质。菰米的血糖生成指数较低,适合糖尿病患者作为主食补充。

总之,菰是一种拥有"三重身份"的神奇植物,它时而是餐桌上的美味蔬菜,时而是药方中的治病良药,时而又化身饥荒年代的救命粮食。要注意的是,茭白、苇根和菰米都性寒凉,凡脾胃虚寒者要少吃或不吃。

初审 | 张靓雯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

来源:彩虹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