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广州一所中英文学校的校门口,每天清晨都能看到一个身影,35岁的保安蔡小华。
在广州一所中英文学校的校门口,每天清晨都能看到一个身影,35岁的保安蔡小华。
他穿着整齐的制服,站姿挺拔,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迎接着每一位进校园的老师和学生。
蔡小华的老家在河南驻马店农村,家境贫困。
在他还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初中没读完,他就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想帮家里减轻负担。
这些年,他干过不少活,在工厂流水线上当过工人,也做过送货员,脏活累活都尝了个遍。
现在这份保安工作,虽然普通,却让他有了安稳的感觉,他很珍惜。
2007年,学校来了一位特别的新老师,是26岁的美国外教蒂芬妮。
她有着金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身材高挑,浑身都散发着青春活力。
蒂芬妮来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毕业于新泽西大学。
因为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怀着憧憬,她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教书。
刚到学校的蒂芬妮,对校园环境很陌生。
信息来源:河南小伙当保安 娶漂亮美国女大学生2016-12-13环球网
入职那天,她在校园里来回走,看起来很着急,蔡小华看到后,主动上前询问。
可两人语言不通,只能靠简单的手势和几句蹩脚的英语交流。
即便如此,蔡小华还是帮蒂芬妮找到了目的地,谁也没料到,这次偶然的相遇,会成为一段跨国恋情的开始。
从那以后,蒂芬妮每次进出校园,都会主动跟蔡小华打招呼。
她对中国文化充满好奇,经常向蔡小华请教日常中文说法。
蔡小华虽然学历不高,但脑子灵活,总能用有趣的方式解释,逗得蒂芬妮哈哈大笑。
一来二去,两人交流越来越多,从简单问候到分享生活小事,距离慢慢拉近。
蒂芬妮发现,蔡小华虽然只是个普通保安,却有颗努力向上的心。
工作之余,蔡小华总在自学英语,即便发音不标准,那份坚持也让蒂芬妮很感动。
于是,蒂芬妮主动提出教蔡小华英语,两人开始了“语言交换”。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彼此的背景和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
蒂芬妮被蔡小华坎坷却不放弃的经历打动,也佩服他在艰难日子里依旧乐观的心态。
蔡小华则喜欢蒂芬妮的纯真善良,在他眼里,蒂芬妮没有外国人的架子,很亲切,还愿意听他讲自己的故事。
随着交往增多,两人渐渐互生情愫。
可现实差距像一道鸿沟,让蔡小华很自卑。
他觉得自己初中辍学、家境差、工作普通,根本配不上优秀的蒂芬妮,不敢有进一步的想法。
于是,他开始有意疏远蒂芬妮,总说工作忙,减少和她见面的次数。
蒂芬妮察觉到蔡小华的变化,又困惑又失落,后来她鼓起勇气向蔡小华表白了。
突然听到告白,蔡小华慌了,结结巴巴地说自己配不上她,然后就跑开了。
之后,他还请了长假,说要回老家探亲,其实是想让蒂芬妮放弃这段他觉得不现实的感情。
但蒂芬妮没那么容易放弃。
蔡小华离开的日子里,她每天写日记,把对蔡小华的思念和爱意都写在里面。
蔡小华休假回来,蒂芬妮把日记交给了他。
看着日记,蔡小华心里受到很大触动,他意识到,爱情不该被世俗条件限制,只要两人真心相爱,没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于是,他放下顾虑,勇敢地回应了蒂芬妮的感情,这段跨越阶层和国界的恋情正式开始了。
两人恋爱的消息很快在学校传开,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有人祝福他们,觉得跨国恋很浪漫;但也有不少人质疑,觉得他们来自不同国家,文化差异大,感情长不了。
蔡小华的家人知道后也很担心。
在家人看来,蔡小华和蒂芬妮差距太大,根本不般配,面对外界的质疑和家人的担忧,蔡小华和蒂芬妮没有退缩。
他们知道走到一起不容易,决定用行动证明感情的坚定。
为了更好地沟通,蔡小华每天早起背英语单词、学语法,一有空就找蒂芬妮练口语。
蒂芬妮也不甘落后,买了很多中文教材,跟着广播学发音,还向学校的中国老师请教,努力了解中国的风俗文化。
2008年,恋爱一年多后,蔡小华和蒂芬妮决定结婚。
他们选择在河南办中式婚礼,让蒂芬妮感受中国传统婚礼的魅力。
婚后,为了有更好的发展,蔡小华和蒂芬妮搬到河南郑州定居。
蒂芬妮凭借专业优势,在当地一所大学当英语外教,她讲课生动有趣,很受学生喜欢和尊敬。
蔡小华则在一家公司找了份保安工作,虽然普通,但他工作认真负责,尽力做好每一件事。
日子过得平淡又幸福,没多久,蒂芬妮怀孕了。
家里即将添新成员,大家都很高兴,可问题也随之而来。
孕期的蒂芬妮反应很大,情绪也脆弱,经常想念美国的家人,蔡小华看着妻子憔悴的样子,心里很疼,就提议让蒂芬妮回美国待产,能在家人身边安心养胎。
蒂芬妮回美国后,蔡小华留在郑州,每天都很想念她,还担心她不回来了。
可他没想到,蒂芬妮根本受不了和他分开,没多久就回到了郑州。
她坚定地说:我是中国媳妇,孩子也是中国人,要在中国出生,这番话让蔡小华特别感动。
2009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了。
蔡小华第一次当爸爸,又紧张又兴奋,努力学着照顾孩子,换尿布、冲奶粉、哄睡,做得有模有样。
随着女儿长大,夫妻俩开始操心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环境,经过多次商量,2012年,他们做了个重大决定,全家搬到美国生活。
刚到美国,蔡小华遇到了很多困难。
语言不通,文化也不一样,他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感到很迷茫,听着别人说英语,都不知道人家在讲什么。
为了融入这里的生活,蔡小华拼命学习英语,一有机会就和邻居交流。
在蒂芬妮的帮助下,他的英语进步很快,慢慢能和当地人顺畅沟通了。
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和孩子,蔡小华辞掉工作,当起了全职奶爸。
有空的时候,他会带孩子去公园、博物馆、图书馆参加户外活动,一家人过得很开心。
2012年,他们的儿子出生了,一家四口的生活更热闹了。
如今,孩子们都长大了,女儿聪明成绩好,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儿子活泼可爱,是家里的开心果。
看着孩子们健康成长,蔡小华和蒂芬妮心里满是欣慰。
可谁也没想到,几年前,他们却决定分居。
原来,蔡小华的父亲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不好,经常生病,身边离不开人照顾。
而且,蔡小华和前妻的三个孩子正面临高考,这是人生的关键时期,也需要他的陪伴和支持。
一边是年迈的父亲,一边是要高考的孩子,蔡小华心里满是牵挂。
经过反复思考,他决定回国,承担起作为儿子和父亲的责任。
虽然心里舍不得,但蒂芬妮很理解蔡小华的决定,于是,她选择独自留在美国,继续工作,为家里的未来打拼。
从此,夫妻俩开始了跨国分居的生活。
虽然隔着遥远的距离,见面次数很少,但他们的感情丝毫没有变淡。
每天不管多忙,他们都会抽时间视频通话,分享彼此的生活。
蔡小华会跟蒂芬妮说父亲的病情有了好转,孩子们学习进步了,蒂芬妮也会告诉蔡小华自己工作上的趣事,还有孩子们在学校的生活。
他们就像没分开一样,互相倾听、互相安慰,给对方温暖和力量。
在蔡小华的照顾下,父亲的身体慢慢康复,虽然行动还不太方便,但精神好了很多。
蒂芬妮在美国工作也很出色,凭借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得到了同事和学生的高度认可。
蔡小华和蒂芬妮都相信,暂时的分离是为了以后更好地相聚。
他们期待着有一天,孩子们能顺利完成学业,开启自己的人生,父亲的身体能完全康复,安享晚年。
到那时,他们就能再次携手,一起过幸福的生活。
来源:栗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