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闭5万家的中国大酒楼,痛失“镇店之宝”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3 14:35 1

摘要:这几天,从麻六记到大米先生,不少餐厅集体开起了“后厨直播”,一个比一个争抢烟火气,生怕让预制菜耽误了自己的生意。

贾国龙罗永浩这场沸沸扬扬的大战,随着罗永浩一句“放弃追究”,目前似乎是到头了。

但餐饮同行们搅起的水花才刚刚开始。

最近,国务院公布组织多部门加快推进预制菜国家标准,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

这几天,从麻六记到大米先生,不少餐厅集体开起了“后厨直播”,一个比一个争抢烟火气,生怕让预制菜耽误了自己的生意。

谁也想不到,就在这些菜馆们争奇斗艳的时候,可谓是鼻祖的大酒楼,日子却过得越来越艰难。

在广州、深圳、佛山、天津、杭州等城市,一批老牌酒楼相继倒闭,甚至有10年乃至超过30年的老字号。

鸿星艺都海鲜酒家贴出告示,称门店将于2025年3月5日完全停业;香港的金钟名都酒楼同样宣布结业。

光是2025年上半年,香港就有至少八家知名酒楼关门大吉,哪怕还活着的也是艰难求生,就像同庆楼2024年净利润同比骤降67%,直接腰斩。

要知道,曾经的酒楼还完全不是如此。就在十几年前,大酒楼们还是公认的“躺赚”生意,到了节假日动辄座无虚席人山人海。

一些酒楼甚至成为当地的旅游地标,各地游客仰慕而来,老板们到哪去都是同行羡慕的对象。

昔日被认为“招财树”的大酒楼,为何沦落到倒闭的地步?

今年,除了价格战之外,还有一个更让无数餐饮小老板们闻风丧胆的概念:

“餐饮收尸人”。

这种人靠着回收餐饮店的各种设备赚钱,有的人一天就能回收20多家。做的越久就越赚钱,有的人能干一辈子。

其实“收尸人”并不是今年才有的,但却是从最近开始沸沸扬扬,一向不差规模的酒楼更是首当其冲的“攻占”对象。

如今“收尸人”一件件往外搬的,都是曾经大酒楼引以为傲的底气。

最早的大酒楼,可以说承载着无数人的童年回忆没有之一。在邮轮还没普及的年代,一个酒楼,几乎满足了当地人对豪华的幻想。

无论是县城还是大城市,大型酒楼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毕竟它从诞生开始就有一个重要作用——承包当地人的婚宴、生日宴、家宴、毕业宴等等,很多人的重要时刻几乎都是在酒楼度过。

很多人都有体验,以前想要预订高端酒楼,可能需要提前几个月甚至是大半年。

能做到如此地位,当然也离不开大酒楼们的发力。

一方面是排场够大。因为是涉及到宴请环节,动辄都是500平起步,1000多平都是基操,门店面积大,上下好几层,装修在当时也是相当豪华。名字个比个的霸气侧漏,什么杏花楼楼外楼、XX国宴XX宫,光听着就不明觉厉,主打一个高大上。

另一方面是一条龙服务。在一般的饭馆仅提供饭菜的时候,大酒楼直接“我全都要”,从饭厅到演出舞台、泳池、会议中心、健身房......不光是在服务员的体验上下功夫,用户想要的体验都能大包大揽,各种珍稀海味食材也是只有大酒楼专供,别的地都吃不到。

如此几招下来,别说普通人办宴会,连很多大公司团建首选都是大酒楼。

随着架子的狂飙,还有规模。巅峰时期,不少人开始做大酒楼,一条街上就有十几家酒楼高调开业,不少酒楼直接火成了当地的“地标”,很多人去城市旅游,第一站都是先来酒楼打卡。

但谁也想不到,火的有多快,凉的就有多惨。

仅仅几年后,曾经的“吸金”生意就看到了头。

传统酒楼闭店收缩的消息接连传来:在广州单是近几个月里,就有近10家老牌酒楼接连停业。广州老字号粤菜餐厅陶然轩二沙岛店结业;知名连锁稻香酒家多家门店撤店。

始创于1993年的顺德太和庄(龙江店)曾是当地最旺的酒楼之一,承载着几代人的结婚宴、生日宴等人生大事,却在今年2月突然宣布停业……

其他城市也是一样,有经营超十年的酒楼老板,800多平的店打包贱卖10余万元,却依旧无人接手。天眼查数据显示,2023年到2025年,经营异常的酒楼就有近5万家。

从白月光变成蚊子血,大酒楼的风光被扒了个精光。

现在在网上搜“大酒楼”,紧跟着就是“这年头谁还去大酒楼啊?

有人吐槽去大酒楼体验差的帖子,菜品质量有变差,性价比越来越低,跟来的是很多的共鸣和惋惜。很多人不是反感“大酒楼”,而是作为童年回忆,多少有些“怒其不争”。

谁能想到,大酒楼们曾经引以为傲的护城河,如今却变成了束手束脚的“短板”,让它离年轻人越来越远。

第一记重锤,就是宴请环境的变化。

曾经大酒楼赖以生存的业务就是宴请,然而这些年宴请市场肉眼可见的发生变化。

首当其冲就是婚宴市场遭遇断崖式下跌。结婚人数少了,自然婚宴市场也会遇冷。更扎心的是,哪怕办婚宴,酒楼也不再是很多年轻人的首选。

这些年,抢走酒楼生意的对手可太多了。小型精致婚礼、主题婚礼、户外婚礼等形式,甚至连麦当劳肯德基都能顺手做个“兼职”婚礼礼堂,还更符合年轻人的喜好。

此外,今年的“禁酒令”更是一记重锤,以商务宴请、高端聚会为生的传统酒楼,包括商务宴请、婚宴、满月宴等需求都在不断减弱,动摇了酒楼的基本盘。

除了环境“今时不同往日”,第二记重锤,是大酒楼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审美。

很多年轻人提起酒楼,第一个印象就是:土。

传统酒楼多沿用传统中式风格,什么鎏金圆桌、雕花屏风、红漆廊柱等元素,过去看起来庄重华贵,现在却成了年轻人眼里的“老气和俗”,与其追求的简约化、年轻化审美背道而驰。

与之相比的是,近两年涌现出一批宴会艺术中心,这些场所装修风格也更讨年轻人欢心,推出海洋系、森林系等多样化主题空间,也分走了传统酒楼的部分客源。

如果说宴请环境、跟不上年轻人需求加重了大酒楼的经营负担,那么预制菜就是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

几年前,“六千元婚宴七成预制菜"新闻突然上了热搜,舆论持续发酵,用户吐槽花高价买的婚宴,竟然大部分都是预制菜。

预制就算了,更讽刺的是,大酒楼的预制菜比便利店还难吃。

刀哥就深有感受,最近参加一场婚宴,一桌1200元,88元的招牌鹅和超市19.9元同款不说,羊排、牛肉、筋头巴脑的口感吃起来也是一股“科技狠活”味道。刀哥问了一圈同伴,几乎没人喜欢吃婚宴的东西。

不好吃又贵,就这么水灵灵地成了宴席刺客,顾客很生气,但酒楼们也很冤。

虽然婚宴套餐每桌动辄上万,但对于酒楼来说这点钱比起成本来可能还不算什么。

酒楼因需承接各式宴请,往往会配备宴会厅、包厢、客房、雅间、茶楼等多元功能区域,面积通常小则2000平方米,大则超过上万平方米,月租金也是直线上涨,有的店动辄百万。

更不用说人力成本,传统酒楼通常需要维持庞大的服务团队,从厨师、服务员到管理人员,人力成本逐年攀升,都让酒楼们有苦难言。

最后只能反映到菜单的价格上,但这也导致顾客越来越少、收入少了无法覆盖成本,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比如广州某酒楼的分店因拖欠租金超600万元,最终因租约到期被迫关停。

当消费者愈加务实和理性,传统酒楼的这些短板就会被无限倍放大。

如今,五星大酒店都开始“下跪求生”。

今年开始,各地不少的五星级酒店纷纷下场摆摊,传统酒楼也没闲着。徐记海鲜支起卤味摊,井榕大酒楼门口摊位前人山人海,艳阳天开起社区食堂。过去动辄数百元的招牌菜,正化身为几十块的快餐小食。

“活命比坚守更重要。”7月,福州文儒左公宴创始人郭九文曾一语道破行业的遮羞布。

不过,在刀哥看来,摆摊打价格战只是暂时的“止痛药”,想要真正救命,就像曾经抓住了宴请王牌,如今大酒楼们还需要找的新的“镇店之宝”。

要么是“狠心自宫”,聚焦产品走出第二曲线。

摒弃过去“大而空”的运营策略,砍掉一切不赚钱还无关紧要的业务,降低成本压力,静下心来好好做产品。

就像有酒楼将虾饺做成玉玺造型,奶黄包变身青铜器,照样能跟网红店掰手腕,吸引年轻人。

不要小看餐饮这块蛋糕。哪怕利润暴跌的同庆楼,在食品业务上2024年销售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85.52%,显然抓住这个机会也能重新翻身。

要么是在体验上下功夫,做更多的“全能者”。

有人已经尝试与文旅融合,打造特色主题门店,也是酒楼焕新的一种活法。就像有西安的酒楼开设陕菜文化体验博物馆,通过光影技术、研学活动,让年轻人沉浸式了解陕菜3000年历史;广州也有酒楼专门打造美食文化体验馆,融合岭南园林与西关风情,哪怕定价略高于常规门店,也不怕没人光顾。

还有的传统酒楼,瞄准老年人群体,联合周边游平台推出了“百元一日聚”模式,在酒楼吃饭,然后去周边的KTV和棋牌室,也能多一些生意。

大火的AI风口也不要畏惧。比如有的酒楼开始引入机器人,机器臂开始学习煲老火靓汤,当AI能精准复刻老师傅的颠勺力度,有濒临倒闭的30年老店,通过抖音直播"后厨透明化改造",让网友投票决定菜品去留,不仅起死回生,更孵化出了预制菜自有品牌。

不得不说,这些自救长期看效果不好说,但起码也是多了一个翻身的可能性。

传统酒楼的转型之路注定不会简单,但时代在变,消费需求在变,如此情势下,曾经风光的酒楼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要么奋力求生,要么狼狈退场。

毕竟,一个行业最大的悲哀,就是年轻人不跟你玩了。

来源:金错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