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分,又被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此时,秋收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启动。秋收作物进入成熟末期,南方的水稻,北方的玉米、大豆等纷纷迎来收割高峰期。田野乡村,呈现出乡谷满仓的金秋风光。
当北斗星柄指向西南,昼夜均分、寒暑相衡,秋分携着一季丰饶翩然而至。
秋分·农事
“白露过秋分,农事忙纷纷。”秋分,是气候与农事、收获与播种的“黄金交汇点”。
秋分,又被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此时,秋收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启动。秋收作物进入成熟末期,南方的水稻,北方的玉米、大豆等纷纷迎来收割高峰期。田野乡村,呈现出乡谷满仓的金秋风光。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也正值冬小麦等作物播种的节点。时间虽已渐入深秋,但丰收的成果为冬季储备了能量,也为来年的耕种带来了希望。
秋分·养生
秋分后,昼夜温差变大,空气也越来越干燥,“秋燥”容易找上门,养生就得跟着节气“顺时而动”。古人云:“秋分养生宜守衡,阴阳调和百病消。”
精神调养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可效仿古人重阳登高的习俗,“登高望远天地阔,纵横捭阖自从容”,登高远眺可使人心旷神怡,忧愁顿消。
在饮食调养上,应遵循“宜食麻以润其燥”的原则,适当多食甘润之品。如芝麻、核桃、糯米等,都可滋阴润肺。对于不同体质的人,也当有所区别,要切忌大补,做到食养有序,补泻有度。
秋分以后,气候渐凉,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谨记“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的谚语,适时增添衣物,预防受凉。
秋分·风光
忙乱的农耕之外,秋分的自然风光也格外“清透”。此时,正是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杜牧笔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意境,在这个时节最能体会。飒飒的秋风,绵绵的秋雨,橙黄橘绿,草木斑斓,处处都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诗情画意。
傍晚时分,夕阳把天空染成橙红色,余晖洒在田野上,稻茬、麦苗、果树都镀上了一层金边,农人扛着农具往家走,影子被拉得很长,这画面,比任何画都要温暖。
秋分是丰收的时节,亦是出游的佳期。让我们在“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美景中,品味丰收的喜悦,汲取前行的力量,不负这大好秋光。(张萌)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