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家长们纷纷抱怨餐饮难吃、油腻,甚至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投诉最多的供应商是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提供的午餐覆盖上海市的500多所学校,日供餐量超50万份。
2025年9月,上海校园午餐问题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
上海家长们纷纷抱怨餐饮难吃、油腻,甚至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投诉最多的供应商是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提供的午餐覆盖上海市的500多所学校,日供餐量超50万份。
上海家长们怒斥午餐“全是垃圾食品”、“狗都不吃”。
他们甚至呼吁,让西贝取代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来给上海孩子提供午餐,“西贝的预制菜要比绿捷好太多。”
工商资料显示,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是一家外资企业,唯一的股东是香港的GreenExpress Foods。
《时代周报》对此进行调查,发现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现任董事长陶煦,他的身份是新希望六和前总裁。
GreenExpress Foods的董事为王航、ALEX TIANLI ZHANG、陈云仪。
王航是新希望集团副董事长。ALEX TIANLI ZHANG是张天笠。
网上流传着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
微信公众号“元素elements”报道称,Kilcoy Global Foods最近为了在美股上市披露了资料。
Kilcoy Global Foods的董事会主席是张天笠,其他董事会成员还包括:王航,新希望集团副董事长;刘畅,新希望六和董事长、刘永好的女儿。
董事资料介绍当中,提到了王航和张天笠都是厚生投资的创始合伙人。
有大量的媒体曾经报道过厚生投资与新希望集团的关系。
2016年4月,《上海证券报》曾专访张天笠。张天笠称,作为新希望集团领衔设立的投资机构,厚生投资深耕农产品领域,尤其是食品类消费升级。
2016年8月,《中国企业报》报道称,新希望在澳大利亚并购第一单是 Kilcoy畜牧业公司(简称KPC)。2013年12月,新希望产业投资基金出资近5亿元控股了澳大利亚第四大牛肉加工商KPC。
2020年9月,四川省发改委官网的一篇文章显示,2013年澳大利亚老牌牛肉加工企业亚昆士兰州基尔科伊牧业公司(简称KPC)被新希望旗下的厚生投资收购。
F-1/A文件显示,Kilcoy Global Foods在澳大利亚、美国和中国有八家工厂,为全球4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美味、新鲜、天然、健康、便捷的食品。Kilcoy Global Foods的历史,要追溯到2013年至2015年整合了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初级和二级牛肉加工企业Kilcoy Pastoral Company(KPC)。此处的KPC与《中国企业报》中的KPC完全能够对应上。
Kilcoy Global Foods 2023年的营业收入是18.71亿美元,2024年的营业收入是21.95亿美元;2023年归母净利润是3.25亿美元,2024年归母净利润是5.74亿美元,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处于高速增长状态。
新希望集团官网曾在一篇文章中介绍,在某一届的进口博览会中,新希望集团携Kilcoy Global Foods、Real Pet Food Company、Australian NaturalCare三大品牌亮相食品及农产品展区8.2 A3-01展位,该文章后来被删除。
目前,上海家长们对这一种说法深信不疑——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背后站着的是四川首富刘永好。
刘永好的妻子李巍是新加坡籍,女儿刘畅也是新加坡籍。
许多上海家长愤怒地质问:“当你的孩子不在中国上学、不吃中国校餐,你怎么可能真正关心这些午餐的质量?”
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上海家长们的怒火。
网友“Mr.”:刘老板生意做的大,猪饲料,鸡饲料,鱼饲料,现在又整了上海小孩饲料。
网友“卫七七”:一个15亿的生意,把全上海的家长带回了旧社会…这吃人的社会…50万孩子每天在吃垃圾。
网友“浮光跃金”:对学生下手的企业一律退出市场,永远不得再踏入市场竞争。
网友“风火山林”:资本游戏,还拿国家补贴,最后牺牲的是国家的未来,简直是国家的蛀虫。
网友“丁琪2982”:当年喂猪的,现在在喂孩子。
网友“任医生”:大家可以全面抵制新希望产品了。一点企业社会责任都没有。
新希望曾经代表着最朴素的创业梦想——让老百姓吃得起肉、喝得起奶。但今天,当它通过层层股权安排,隐身在一家被家长痛骂的配餐公司背后时,这个梦想还剩什么?
42年前那个卖掉手表养鹌鹑的年轻人,一定想不到有一天自己的生意会建立在孩子们"难吃"的午餐上。这不只是刘永好的困境,而是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宿命——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初心就成了奢侈品。
历史会记住的不是他赚了多少钱,而是他让多少孩子吃不好午饭。
来源:沐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