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5日,哈佛大学校长艾伦·加伯的声明犹如一记惊雷——这所创办388年的常春藤盟校,正面临建校史上最严峻的政治施压。联邦政府要求提交2007年以来所有录取学生数据、对全校5000余名教职员工展开剽窃审查、禁止校园示威者佩戴面罩、关闭运行四十余年的多元化项目(
据中国新闻社报道,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公开声援哈佛大学,成为民主党反击特朗普政府的最新动作,这场政治博弈正演变为动摇美国社会根基的角力。
4月15日,哈佛大学校长艾伦·加伯的声明犹如一记惊雷——这所创办388年的常春藤盟校,正面临建校史上最严峻的政治施压。联邦政府要求提交2007年以来所有录取学生数据、对全校5000余名教职员工展开剽窃审查、禁止校园示威者佩戴面罩、关闭运行四十余年的多元化项目(DEI)。这些条款直接冲击着美国高等教育引以为傲的"学术自治"传统。
美国资料图
作为回应,哈佛董事会以全票通过拒绝令,代价是联邦政府当即冻结22亿美元年度拨款和6000万美元科研合同。这相当于砍掉该校年度预算的17%,直接影响医学、量子计算等关键领域研究。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将哈佛定性为"政治实体",威胁取消其免税资格,白宫发言人更要求校方就"反犹活动"公开致歉——矛头直指该校中东研究中心。
这场争端早有伏笔。三周前,联邦移民局突袭审查37名哈佛国际学生的签证记录,要求校方建立"思想审查"机制,将"支持恐怖主义"的申请人拒之门外。政府效率部(DOGE)更提议削减人文社科学院的财政权,将资源集中到"对国家竞争力有直接贡献"的STEM学科。
面对高压,4月15日成为转折点。哈佛校友奥巴马在社交平台发布两分钟视频,身后书架上《美国宪法》拓本清晰可见:"当政府试图规定课堂上教什么、实验室研究什么、图书馆收藏什么时,这个国家就不再是自由的灯塔。"数据显示,该视频24小时内播放量突破2800万次,远超特朗普同期帖文的三倍。
知识界的反抗迅速蔓延。耶鲁大学876名教授联署的公开信登上《纽约时报》整版,揭露政府要求审查中东研究课程大纲;哥伦比亚大学65名法学教授集体起诉联邦教育部,指控其违反《高等教育法》第117条款;芝加哥大学甚至重启冷战时期设立的"学术自由保卫基金",向受审查学者提供法律援助。
耶鲁大学资料图
民主党元老们正形成合围。拜登在芝加哥演讲中列举数据:联邦科研经费削减已导致12所大学暂停核能研究,8个生物实验室关闭。"他们想阉割的不仅是学术,更是美国的未来。"曾在哈佛法学院获得"最佳宪法论文奖"的奥巴马,4月初在汉密尔顿学院抛出灵魂拷问:"如果连常春藤都无法捍卫思想自由,普通州立大学还能坚持多久?"
知识界的抗争与民间怒火形成共振。4月5日,全美50个州1200场"HandsOff"示威吸引53.7万人参与,柏林勃兰登堡门前的抗议者高举"别让美国蒙羞"的英文标语。这场自2017年妇女大游行后最大规模的街头运动,核心诉求直指特朗普-马斯克联盟的"三把火":关税战波及的380万进出口从业者、政府裁员影响的21.4万个家庭、以及STEM专业国际学生签证通过率暴跌至43%的现实。
资本市场的反应更为暴烈。4月2日关税新政公布后,道琼斯指数两日蒸发8.2万亿美元市值,相当于抹去德国全年GDP。波音公司因对华订单取消裁员1.2万人,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缩减37%——这些数据在特朗普"历史性繁荣"的推文下形成辛辣讽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闭门会议中警告:若关税持续,2024年美国GDP增速或跌破1%,通胀可能飙升至6%。
政府内部同样暗流涌动。国税局裁员2万人导致退税延迟案件激增400%,卫生部削减1.8万个岗位后,亚特兰大爆发麻疹疫情却无足够流行病学专家应对。曾在特朗普政府任职的匿名官员向CNN透露:"DOGE的裁员算法纯粹按入职年限排序,根本不管岗位重要性。"
特朗普资料图
共和党内部裂痕正在显现。参议员克鲁兹的"血洗警告"获得28名共和党议员暗中支持,得克萨斯州农场主联盟因大豆出口暴跌宣布暂停政治献金。历史数据显示,当失业率超过5%时,执政党在中期选举平均丢失39个席位——而当前4.8%的失业率正逼近临界点。
这场较量早已超越普通政治斗争。当哈佛图书馆门楣上"真理即光明"的拉丁文校训蒙上政治阴影,当美联储利率决议开始考虑"推特风险溢价",当大学教授需要律师陪同参加学术会议——美国社会制度的根基正在接受压力测试。
历史学家克雷格·卡尔霍恩指出:"当前危机与1929年经济大萧条、1968年民权运动时期的制度性震颤属同一量级。"不同的是,这次对抗双方都握有核弹级的武器:一边是宪法赋予的行政权力,另一边是塑造国家灵魂两百年的学术资本。无论结局如何,这场角力注定在美利坚的土地上刻下深重烙印。
来源:总编辑老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