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7日,由中物智库与41家地方物业协会联合主办的“专业致胜——中物智库专家讲堂”系列第二十九期在“中物智库观察”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成功举办。本期的做客嘉宾是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宋志国,他分享的课题是《中国“十五五”碳中和发展与物业行业低碳转型》。
9月17日,由中物智库与41家地方物业协会联合主办的“专业致胜——中物智库专家讲堂”系列第二十九期在“中物智库观察”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成功举办。本期的做客嘉宾是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宋志国,他分享的课题是《中国“十五五”碳中和发展与物业行业低碳转型》。
在直播中,宋志国介绍了绿色低碳技术委员会,带领我们回顾了过去五年中国碳中和的整体推进情况。他指出,未来建筑运行作为碳排放重点领域,物业管理将面临新挑战与机遇,企业需积极拥抱变革,向“建筑低碳运营商”转型。
一、中国碳中和五年回顾与“十五五”展望
“十四五”期间,中国在碳中和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自2020年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以来,国家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已逐步构建起“1+N”政策体系,覆盖能源、工业、金融等多个领域,为碳中和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五年来,中国构建了由“发电端”“用能端”“固碳端”三端共同发力的碳中和全景图。当前非化石能源占比显著提高,绿电消费持续扩大,前沿吸碳固碳技术领域加快布局。高耗能行业如钢铁、水泥等工业领域率先纳入重点控排,出口型企业积极应对国际碳关税,上市公司、零碳园区、绿色工厂成为绿色转型的重要载体。全国碳市场平稳运行,企业减排意识不断增强。
政策、技术与金融被视为推动碳中和的三大支柱。国家设立“两重两新”专项支持资金,支持设备更新和绿色消费。同时,从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标志着减排路径更加科学精准。
宋志国指出,中国推进碳中和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要举措,更关乎国家发展权。未来,碳排放指标或成为取代GDP的核心指标之一。这意味着,中国将更加明确地将人民币与碳指标进行深度绑定,构建新的价值锚定体系。
未来,“十五五”将进一步加强碳排放总量与强度控制,推动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对中国企业而言,早布局、早适应,才能赢得新发展机遇。而对于物业等碳排放关键行业,推进节能改造、发展绿色能源、参与碳市场,将成为必然趋势。
二、碳中和与物业管理
从统计数据上看,建筑行业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占全社会总量的40%以上,其中运行阶段的能源消耗是主要来源。据估算,一栋公共建筑80%-85%的碳排放来自外购能源,因此节能降碳尤其是节电,已成为建筑运营管理的重中之重。
随着碳市场逐步成熟,建筑领域未来将面临三类对外交易:电力直购、碳排放权交易以及预期推出的排污权交易。例如,一栋十万平米的建筑若年获1.5万吨碳排放配额,实际排放若超出则需购买差额,若节余则可出售获益。当前碳价约每吨70元,这一机制可将碳排放管理转化为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固碳技术如CCUS、人工造林也将带来收益,进一步拓宽物业运营空间。
碳排放“双控”制度正在取代能耗“双控”,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绩效的核心考核指标。这意味着物业公司必须更精准地掌握楼宇的碳排放数据,并具备系统性减碳能力。建筑若无法完成碳指标,将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空间——因为当地政府需从建筑和交通等领域腾出碳配额以支持其它产业项目。
物业管理水平已成为实现建筑领域“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物业企业需在多个方面构建新型能力:
1、能源管理:
(1)可再生能源引入能力;
(2)跑冒滴漏管控能力;
(3)建筑能源柔性调度能力;
(4)能源梯级利用优化能力;
2、设施运行与改造
(1)设备运行策略优化能力;
(2)高能效设备更新能力;
(3)空间维度设备共享实施能力;
3、资源循环利用
(1)固废的分类及无害化处理;
(2)雨水回收;
(3)中水再利用;
(4)工业废气无害化处理。
宋志国指出,物业企业或将面临四重挑战:技术门槛的跨越、能源精细化运营障碍、客户引导难和改造成本压力。但碳中和也同时带来巨大机遇,淘汰落后产能是中国碳中和的战略目标目标之一。未来,政策层面每年投入数万亿元支持碳中和,覆盖建筑节能改造、城市更新等领域。物业企业可借助这些政策,通过技术升级和系统应用,实现AI能源精细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逐步从传统“四保一服”转型为“建筑低碳运营商”。
宋志国还指出,在“双碳”目标推动下,物业企业可重点从以下路径实现转型:
(1)转型能源服务商
通过与专业公司合作,为客户提供能源管理,购售电,绿电直供/连,虚拟电厂;民用微电网;
(2)转型冷链物流服务商
中国的冷链物流行业服务市场规模巨大,其设施设备、能源管理、车辆管理、环境管理、劳务需求均与物业行业相通;
(3)升级成零碳项目物业
中国拥有2500家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产业园15000多家,十五五之后,这些产业园大部分趋于零碳;
(4)标准制定
牵头制定绿色低碳技术相关团体标准,联合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
三、绿委会(GLTC)
直播中,宋志国还向我们介绍了绿色低碳技术委员会(绿委会)。
(一)组织概况
绿色低碳技术委员会(Green and Low-carbon Technology Committee 英文简称GLTC,中文简称绿委会)于近期正式成立。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的NGO组织,绿委会接受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工信部等部门的建议和指导,致力于成为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
(二)服务内容
政策咨询:绿委会拥有来自能源、碳资产管理、清洁供热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团队,为政府提供基于一线应用的建议和经验总结,助力政策制定与落地;技术转移:通过碳中和进程,涌现出大量新技术。绿委会致力于将新技术、先进理念低成本地转移到用户层,减少企业弯路和决策风险;园区与工厂咨询:为国家级、省级零碳园区和零碳工厂的转型与创建提供全过程咨询服务;搭建绿色金融:绿委会与亚投行、国开行等多家银行及投资机构合作,提供绿色能源整体解决方案;进出口企业支持:帮助出口型企业应对欧盟碳关税等国际规则,规避风险;政策研究:深入研究碳中和政策的演进,为政府提供政策制定、节奏把握、落地反馈及合理建议等,助力企业理解政策、享受优惠;行业咨询:为钢铁、国家级产业园等行业提供整体规划设计服务,打造国家级零碳园区标杆;交流与合作:通过“绿色低碳中国行”等活动,组织企业合作交流,推进国际化发展;认证服务:提供碳核查、碳足迹及国家级、省级认证服务,助力企业获得市场认可。碳中和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物业行业需把握机遇,主动拥抱碳中和、积极布局新技术、创新服务模式的企业,才能在“十五五”乃至更长的低碳转型进程中赢得先机。
(以上内容根据直播整理,不代表中物智库观点)
来源:中物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