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延安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传来消息——在疾控与监督机构改革深入推进深度融合之际,58名原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成功通过执法考试,获得卫生行政执法证件。这批新增执法人员将为延安市疾控与监督深度融合注入新动力,有效补齐卫生执法能力短板,为推动延安市疾控监督事业
导读:浏览行业最新资讯,看看你错过了哪些近期要闻?
一、延安市新增58位卫生行政执法人员
近日,延安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传来消息——在疾控与监督机构改革深入推进深度融合之际,58名原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成功通过执法考试,获得卫生行政执法证件。这批新增执法人员将为延安市疾控与监督深度融合注入新动力,有效补齐卫生执法能力短板,为推动延安市疾控监督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自疾控与监督机构整合以来,延安市始终以“强化执法能力、守护群众健康”为核心目标,着力解决合并过程中出现的执法力量薄弱、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并将执法证件考取作为提升疾控监督队伍整体战斗力的关键抓手。
为确保备考成效,司法、疾控监督等相关部门联合组织专项培训,课程涵盖卫生法律法规、执法程序规范、现场检查技巧等核心内容。通过卫生监督网络培训专家开展的案例教学,参训人员系统掌握执法要点;同时,借助模拟执法演练、集中刷题冲刺等多种形式,强化理论与实践融合,有效提升考试通过率。经过数月认真准备,58名考生通过考核,目前已正式取得卫生行政执法资格。
此次成功新增58位卫生行政执法人员,有力补充了卫生行政执法力量,标志着延安市疾控与监督融合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下一步,延安市将以这支“持证上岗”的专业执法队伍为骨干,进一步整合疾控监测预警与卫生监督执法资源,推动“预防+监管”高效协同,在传染病防控、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安全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强监管,切实提升卫生健康领域治理效能,为圣地百姓构建更加坚实的卫生健康安全屏障。
新闻来源:延安疾控
争上游有话要说:
近年来,随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的深入推进,为适应卫生监督职能整合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多地已明确要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考取行政执法资格,以充实卫生监督执法专业力量。执法需掌握调查取证、文书制作等技能,而原疾控人员缺乏现场执法经验,短期内仍存在“理论强、实践弱”问题,争上游科技创新研发了集成移动端智能设备的数据采集、实时传输、数据存储,监管平台的数据管理和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移动现场执法包。执法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可随时随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并且支持现场拍照、录像、录音等功能,确保执法证据的完整性和合法性。同时实现现场监督检查、当场行政处罚、执法监督信息上报,每个环节“处处留痕”、“实时录入”,做到执法全过程有据可查、责任可追。执法包预装多种标准文书模板及《传染病防治法》等法规数据库,输入违规行为关键词自动匹配处罚条款,同时高效配合不同快检设备(如空气、水质快检设备等)进行检验检测工作,能显著帮助不熟悉执法的疾控人员快速适应监督执法工作。执法包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执法效率和准确性,改善监督执法工作条件,也能帮助原疾控人员和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快速适应职能转型,为机构整合提供智慧工具。
二、江门:结合当前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
9月20日,江门市举行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江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佩珊介绍了全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的总体情况及防控措施。据发布会公布的信息,江门市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应急预案,结合当前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形势,依法依规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
据介绍,7月16日,江门发现首例基孔肯雅热病例,截至9月19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1714例。目前全市所有病例均为轻症,没有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
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强化指挥调度,统筹各方力量,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动员政府、部门、单位和群众落实“四方责任”,全力以赴开展疫情防控。
一是精准施策持续攻坚。严格落实疫点、所在村居、镇街“三大圈层”科学防控策略,分类开展孳生地清除、积水清理、成蚊灭杀等工作。
二是统筹整合医疗资源。准备充足的定点救治医院、床位和检测试剂,整合优势专家团队开展巡诊,对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及有基础性疾病的重点群体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护理方案。
三是深化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发动群众,人人动手、户户参与,落实防蚊灭蚊措施,筑牢群防群控防线,共建共享健康美好家园。
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处于关键时期,江门市正持续发力,以快制快遏制疫情,将各项防控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
江门市呼吁广大市民切实提高防护意识,用好防蚊灭蚊“七天七招”(包括家家户户点蚊香、家家户户挂蚊帐、家家户户装纱窗、家家户户倒积水、家家户户清垃圾、人人出门都喷涂驱蚊剂、立体式全方位防蚊子)。如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应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主动报告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积极配合治疗。
新闻来源:广州日报
争上游有话要说:
当前高温多雨气候显著提升蚊媒密度,基孔肯雅热在白纹伊蚊中传播效率极高,所有地区都不能掉以轻心,各地应该同步开展环境治理与化学防制,推动居民参与到以“三管四灭”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中来。争上游科技研发的卫生城市综合管理平台能帮助管理部门实时掌握城市各个位置卫生状况,督促各个单位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积水,做好灭蚊消杀、环境消毒工作,有效控制和降低蚊子密度,给广大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疾控部门也应该组建专业的疾控监督工作队,同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卫生执法检查,实现“一次入户、双重服务”,有效整合资源、提升防控成效。在疫情防控中,疾控监督员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深入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处置、预防干预及监测评估等工作,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为帮助疾控监督员更好地完成防疫任务,争上游科技创新研发了疾控监督员综合管理云平台,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了疾控监督工作的最大化效率提升。系统整合了疫情报告、医疗废物处理、智慧监测等多种功能板块,优化了疾控监督员的工作流程。疾控监督员可以通过系统实时上传和下达信息,确保报告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三、滕州市疾控中心持续推进现制现售水在线监管优化升级
为持续推进全市现制现售水在线监管平台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卫生监管效能,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与健康,9月18日,滕州市疾控中心组织召开现制现售饮用水监管平台应用工作推进会议。
会议围绕升级后监管平台的新功能模块和操作流程开展系统培训,全面提升了经营单位对平台的实际应用能力。此次优化升级依托“互联网+监管”模式,强化了对现制现售水设备的备案管理、实时信息公示、动态水质监测和远程监督执法等关键环节的智能管理,有效实现了从“源头”到“龙头”的全流程闭环监管。
升级后的平台显著提升了多项服务效能:一方面,经营单位可更加高效便捷地完成设备管理和水质自检,及时响应群众诉求;另一方面,监管机构能够实时掌握全市现制现售水卫生状况,实现精准预警和快速干预。最重要的是,广大居民可通过平台实时查询身边水机的备案信息、水质结果和运维状态,轻松识别放心水,投诉反馈渠道也更加畅通,真正让群众用水更安心、更便捷。
该平台的深入应用,初步形成了政府智能监管、企业高效运维、公众社会监督三方协同共治的新格局,进一步筑牢全市现制现售饮用水的健康安全防线。
新闻来源:滕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争上游有话要说:
现制现售水是指通过水处理设备现场制作并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饮用水,近年来在居民小区等人口密集区域广泛投放。传统监管方式依赖年度抽检,无法实现全时段覆盖,抽检后设备维护情况难以跟踪,存在监管盲区,为保障这一新兴行业的卫生安全,各地正大力推广在线监管。为了提升现制现售水的监管效率,争上游科技研发了现场制售水监管系统,为每台设备量身定做一个“二维码身份证”。监管人员和用水群众都只需要扫码进入“争上游水管家”小程序,就能看到制售水设备的具体信息公示,包括设备名称、所属单位、相关证件(营业执照、涉水证件、检测报告)、设备运维人员的健康证明、设备状态等,以及设备的运维记录,包括日常运维、水质快检及更换滤芯等信息记录。如果发现水质污染或人员维护不及时等卫生安全问题,群众可在小程序上进行投诉建议。
来源:卫生健康争上游